数学听课听什么

如题所述

对于数学概念课,一般出现在新知识、新章节的学习中,尤其是与上节课或者最近学的内容不同的课程,这样的话就需要导入、概念的背景、概念本身等,往往还会附上简单的判断题目或者选择题,而不会出现计算题。那么这样的课我们该怎么听呢?

首先:关注老师的导入部分,很多人觉得这个没有用,因为很多老师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甚至有的老师干脆没有导入,直接说我们今天学习一个新的章节。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那么我建议课后大家认真地把教材本身研读一下。因为这部分内容从考试层面上,经常性会以材料分析形式出现;最重要的是,这部分内容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个知识点的用途是什么?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这个知识有什么用吗?有的人不是觉得没有用,所以不想学吗?那么这里面就是答案。而且经常性地会出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当你静下来认真分析的时候会对于接下来学习的概念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当然如果老师讲的话,你可以课堂上认真听,同样你会得到刚才我说的那些收获!

其次:关注概念本身是什么,要一个一个字去理解,最好站在语文的角度上去思考。不要在刚开始学新概念时就从理解变成死记硬背。

比如:椭圆的定义,椭圆是平面内到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动点P的轨迹,F1、F2称为椭圆的两个焦点。那么怎么听呢?

这两个点是定点,定点是任意的吗?有没有其他要求?假如你在第一次就思考了这个问题,你就不会问为什么我们学的椭圆的焦点都在坐标轴上了,而且必须关于原点对称了。其实椭圆本身没有这个要求,因为定义上没有这个要求,但是为了研究方便及考试方便,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椭圆都加上了一个特定条件,那就是焦点在坐标轴上,且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所谓的长轴、短轴、以及标准方程就不是我们学的那样了。

这个是点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必须大于两个定点间的距离,为什么啊?一般老师都会自己亲自画一个椭圆或者用多媒体演示一下。如果等于了就不能画出椭圆了,这样的动点只能在两点定点形成的线段上。如果你在第一次学习的时候就注意这样的易错点了,那么以后就不会出错了。毕竟先入为主的思想还是很重要的。

是不是只要符合这样的标准的动点都能按照椭圆的标准方程来计算呢?当然了,高考圆锥曲线的第一问轨迹类问题大多数不都是考的椭圆的定义吗?不都是这样直接用了吗?可是这类题每年不还是大把的人不会吗?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第一次学习概念的时候没有学到位。

最后:听老师讲一下这个概念的易错点,以及应用;当然认真听除了在课后练习题和考试中能用到。更多的是一个知识点的易错点决定了一个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掌握情况和得分情况,因为选择题基本上以考察知识点易错点为主。同时我们在采用排除法的时候第一个代入的特殊值也往往是易错的那个地方。甚至选择题设置的陷阱也基本都是以易错点为主。拉开差距最多的地方还是这个。老师给你总结好了不就省了你不少时间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数学听课第一听数学理论,定理,性质的证明方法,第二听数学理论,定理,性质的应用的限制条件,第三听数学理论,定理,性质的应用的例题。
第2个回答  2020-10-07
听老师的把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