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风俗习惯

如题所述

“月也”,是这一村 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其中侗族的年节被称为行年。 吃社饭(二月春社之日)侗族有吃社饭之俗,但不搞什么活动。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苦水,焙干,与野蒜(胡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可掺部分粘米,但需先将粘米煮成半熟后掺入糯米)蒸或焖制而成,吃起来别有风味,其功能是防疫去瘟,促进健康。

  户内供奉祖先的神龛,为最神圣之处。一切凶器,刀、松、剑、戟、戈、矛、弓、弩,甚至棕索,都不准放置其上。否则,为对神大不敬,会招致惩罚。寨内举行祭礼活动期间,禁忌外人入寨。禁忌标志为用斑茅草打4个结,结成十字,悬于寨子口处。

食俗
  侗族分布在中国南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处。侗族种植水稻,稻田养鱼,鱼粮兼营。出产木耳、香菇、玉兰片、西瓜等。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   侗族一般习惯于清晨做好一天的饭菜,带上山去食用。其中香禾稻做成的"抟饭"尤为甘美,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说。侗族人喝的茶专指油茶,它是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肉、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浓汤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饥。与饭、茶配套的,还有蔬菜、鱼鲜、肉品、瓜果、野味、菌耳和饮料,食源广博而异杂。

  蔬菜大多制成酸莱。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作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鱼鲜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鳝鱼、泥鳅、小虾、螃蟹、螺蛳、蚌之类,可制成火烤稻花鲤、草鱼羹、鲜炒鲫鱼、吮棱螺、酸小虾、酸螃蟹等风味名肴。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肉品主要是猪、牛、鸡、鸭肉,吃法与汉族差别不大。瓜果有刺梅、猕猴桃、乌柿、野杨梅、野梨、藤梨、饱饭果、刺栗、大王泡,以及松村嫩皮、桑树嫩皮、香草根等。

  其中,栎木的果实可做成豆腐,"香树"的皮可洁白牙齿,油茶树上长的"茶泡"是天然的酸甜汁。野味包括鼠、蛇、蝌蚪、四脚蛇、幼蝉、幼蝗、土蜂蛹、石蛙、穿山甲、囡囡鱼、麋鹿、梅花鹿、麂子,以及吃松果长大的松香鸡和松香猪,侗族均能巧加利用。   菌耳方面有松菌和鲜美的鸡丝冻菌,还有可制粑粑与粉丝的藤根、葛根,水田生长的细微苔丝,随处可见的竹笋。饮料主要是家酿的米酒和"苦酒",以及茶叶、果汁。

  据粗略估计,侗族的常见食料不少于五百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无不取食。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很强的生存适应能力。侗家能用生姜制成各种酱菜。可加工成腌姜、鼓姜、糖姜、条姜、五味姜、油姜、姜酒等销往各地。 湘西一带侗族姑娘擅长用柚子皮、冬瓜皮等雕成鱼鸟花草各种形状,用白糖渍成蜜饯,待客时,小的泡菜用,大的盛盘中饷客。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   侗族人宴客要打"桐粑",其工艺复杂而细致,品种繁多。例如:加苏子汁的叫红侗粑,加杨桐叶的叫黑侗粑,带馅的叫豆沙侗粑、枣泥侗粑等。宴客时泡茶要加柚子皮、冬瓜皮雕成的蜜饯花卉;席上要备畅销全国的"五味姜",清香适口的"油茶",清甜软糯的"黑珍珠饭",水牛调制的"酸龙肉",以及闻名遐迩的"醅草鱼",为的是宾主一起欢聚共乐。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最有特色的要数客人进寨时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酒"了。侗家人在进入寨子的在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入座后又是换酒"交杯",邻居或自动前来陪客,或将客人请到自己家中,或"凑份子"在鼓楼中共同宴请,不分彼此.酒席上还有"鸡头献客"、"油茶待客"、"酸菜苦酒待客"、"吃合拢饭"、"喝转转酒"等规矩。

  侗族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不可坐在门坎上吃饭,忌讳看别人吃东西;正月初一不生火;祭祀期间不许外人入寨;丧期孝子忌荤吃素,但鱼虾不限等。

  侗族崇拜龙,天边出现彩虹,称做"龙喝水",谁家也不能去挑水,也不能用手指虹。还崇拜鱼,认同族或认亲时,先问对方是否知道三鱼共头(其先民的图腾符号),若答得出,便认为是同族人。每逢婚丧嫁娶等大事,请客送礼都离不开鱼。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常惯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133.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19
“月也”,是这一村 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其中侗族的年节被称为行年。 吃社饭(二月春社之日)侗族有吃社饭之俗,但不搞什么活动。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苦水,焙干,与野蒜(胡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可掺部分粘米,但需先将粘米煮成半熟后掺入糯米)蒸或焖制而成,吃起来别有风味,其功能是防疫去瘟,促进健康。

  户内供奉祖先的神龛,为最神圣之处。一切凶器,刀、松、剑、戟、戈、矛、弓、弩,甚至棕索,都不准放置其上。否则,为对神大不敬,会招致惩罚。寨内举行祭礼活动期间,禁忌外人入寨。禁忌标志为用斑茅草打4个结,结成十字,悬于寨子口处。

食俗
  侗族分布在中国南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处。侗族种植水稻,稻田养鱼,鱼粮兼营。出产木耳、香菇、玉兰片、西瓜等。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   侗族一般习惯于清晨做好一天的饭菜,带上山去食用。其中香禾稻做成的"抟饭"尤为甘美,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说。侗族人喝的茶专指油茶,它是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肉、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浓汤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饥。与饭、茶配套的,还有蔬菜、鱼鲜、肉品、瓜果、野味、菌耳和饮料,食源广博而异杂。

  蔬菜大多制成酸莱。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作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鱼鲜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鳝鱼、泥鳅、小虾、螃蟹、螺蛳、蚌之类,可制成火烤稻花鲤、草鱼羹、鲜炒鲫鱼、吮棱螺、酸小虾、酸螃蟹等风味名肴。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肉品主要是猪、牛、鸡、鸭肉,吃法与汉族差别不大。瓜果有刺梅、猕猴桃、乌柿、野杨梅、野梨、藤梨、饱饭果、刺栗、大王泡,以及松村嫩皮、桑树嫩皮、香草根等。

  其中,栎木的果实可做成豆腐,"香树"的皮可洁白牙齿,油茶树上长的"茶泡"是天然的酸甜汁。野味包括鼠、蛇、蝌蚪、四脚蛇、幼蝉、幼蝗、土蜂蛹、石蛙、穿山甲、囡囡鱼、麋鹿、梅花鹿、麂子,以及吃松果长大的松香鸡和松香猪,侗族均能巧加利用。   菌耳方面有松菌和鲜美的鸡丝冻菌,还有可制粑粑与粉丝的藤根、葛根,水田生长的细微苔丝,随处可见的竹笋。饮料主要是家酿的米酒和"苦酒",以及茶叶、果汁。

  据粗略估计,侗族的常见食料不少于五百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无不取食。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很强的生存适应能力。侗家能用生姜制成各种酱菜。可加工成腌姜、鼓姜、糖姜、条姜、五味姜、油姜、姜酒等销往各地。 湘西一带侗族姑娘擅长用柚子皮、冬瓜皮等雕成鱼鸟花草各种形状,用白糖渍成蜜饯,待客时,小的泡菜用,大的盛盘中饷客。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   侗族人宴客要打"桐粑",其工艺复杂而细致,品种繁多。例如:加苏子汁的叫红侗粑,加杨桐叶的叫黑侗粑,带馅的叫豆沙侗粑、枣泥侗粑等。宴客时泡茶要加柚子皮、冬瓜皮雕成的蜜饯花卉;席上要备畅销全国的"五味姜",清香适口的"油茶",清甜软糯的"黑珍珠饭",水牛调制的"酸龙肉",以及闻名遐迩的"醅草鱼",为的是宾主一起欢聚共乐。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最有特色的要数客人进寨时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酒"了。侗家人在进入寨子的在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入座后又是换酒"交杯",邻居或自动前来陪客,或将客人请到自己家中,或"凑份子"在鼓楼中共同宴请,不分彼此.酒席上还有"鸡头献客"、"油茶待客"、"酸菜苦酒待客"、"吃合拢饭"、"喝转转酒"等规矩。

  侗族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不可坐在门坎上吃饭,忌讳看别人吃东西;正月初一不生火;祭祀期间不许外人入寨;丧期孝子忌荤吃素,但鱼虾不限等。

  侗族崇拜龙,天边出现彩虹,称做"龙喝水",谁家也不能去挑水,也不能用手指虹。还崇拜鱼,认同族或认亲时,先问对方是否知道三鱼共头(其先民的图腾符号),若答得出,便认为是同族人。每逢婚丧嫁娶等大事,请客送礼都离不开鱼。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常惯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第2个回答  2012-03-26
黎平侗族的居住环境大多数依山傍水,村寨都建于溪河旁,田坝中或山脚下,寨中鼓楼耸峙,村边古树浓荫,花桥横跨流水,风景十分优美。酒在侗族饮食中占有重要位置,常用来消除疲劳,各种节日喜庆、亲友交往,总以酒为礼,以酒为乐,家家都会自酿自烤米酒。 侗族的服饰以自仿自织的青布为主,夏秋配以蓝色,节日盛装配以银饰,与其它民族服饰有很大区别。 黎平的节庆习俗及活动主要有:祭萨、抬官人、对唱大歌、斗牛、“哆吔”(踩歌堂)、芦笙赛、唱敬酒歌、演侗戏、吃长桌饭等。 黎平侗族青年恋爱方式主要是“坐月堂”,通过对唱情歌来交流情感,表达爱意。婚恋自由,情投意合即可互订终身。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一种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民间合唱音乐,为侗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主要流行于黎平县境内和从江、榕江与黎平接壤处。歌声如蝉鸣鸟叫、溪水奔流,自然和谐。其早在宋代就有记载,上世纪50年代方被音乐界发现。黎平侗族大歌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活动演出,1986年在法国金秋艺术节上唱响巴黎,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黎平县人民政府现正积极将其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 每两年一度的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是侗族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总展示,是侗族地区最盛大的庆典,逢双年的10月3日在侗都黎平举行。

  千三欢聚节 黎平地扪村原分散到各地的1300户人家,每年正月11至15日都汇聚地扪,前来祭祀心中无所不能的女神--“萨”(始祖母),故称“千三欢聚节”、亦称“祭祖节”。节日期间安排有唱大歌、演侗戏、斗牛、踩歌堂等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

  长桌饭 是侗族最盛情的待客宴席。当客较多或聚餐时,为促进交流、增添气氛,便在自家的长廊里摆上长桌饭,放上侗家美食,宾主一席而餐,席间敬酒歌此起彼伏,情浓四溢,其乐融融。

  婚俗 侗族婚恋自由,婚礼则因地区不同而各异,但拦亲对歌必不可少。娶亲当日,女方舅家表哥表弟在女方家门外路口拉上一条插有草标的绳子进行阻拦,与男方娶亲队对歌,不管谁胜谁负,新娘新郎均会备礼赠送。这是打破“姑表亲、心连心”旧俗后表示对新娘外嫁的一种婉惜与尊重。图为娶亲队担送礼品。

  抬官人 “抬官人”意为抬着对侗乡有突出贡献的名人、官员,是在节庆活动中把活动掀到狂欢高潮的一项插曲。此项活动已有300多年历史。活动形式奇特,通过化妆表演,夸张地再现了过去的社会现象和传说,具有浓厚的戏剧色彩。

  祭萨 侗语的“萨”即为始祖母之意,“萨”是侗族人心中无所不能的神,侗乡各村寨都设有“萨堂”(祭坛),逢年过节,侗家人都要开展各种活动来祭奠她,以保佑村寨平安。

  寨老议事 侗族村寨过去为加强联防、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管理内务而结款,用“款约”来维持社会秩序。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团结平等政策,结款现象不存,但今侗族民间事务特别是寨内公益性事务仍由寨老召集各房族族长商议而定。

  拦路歌 客人在进入侗寨时,寨中女孩在寨门前将障碍物把路拦起,摆上侗家米酒,唱起拦路歌。客人若唱起“开路歌”,主人便将碍物逐一拆去,若不能对歌则需喝酒方得进寨。

  踩歌堂 踩歌堂是侗族在节庆活动结束前的一种集体歌舞,宾主手牵手围成圈,伴着节奏明快的歌声旋转跳动,歌曲一人领唱众人跟,侗家人称这种歌曲为“耶”,它象征着侗家人的团结友爱,被称为“东方圆舞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9-25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以《珠郎娘姆》、《莽岁》、《三郎五妹》、《蝉之歌》 等流传最广。音乐曲调既多又美。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语称ki212,俗称牛腿琴)伴奏而得名,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民间的故事传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表现手法富于浪漫性,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善良愿望。侗戏是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始于19世纪初,相传是黎平侗族吴文彩(约1798~1845)所创。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演唱时,用胡琴、“格以琴”伴奏,击锣钹鼓闹场,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哆耶”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边走边唱。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乐器除上述者外,还有侗笛、唢呐等。手工艺品有挑花、刺绣、彩绘、雕刻、剪纸、刻纸、藤编、竹编。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有服饰上刺绣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而调和。银饰有颈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后涂蛋白的“蛋布”,颜色鲜亮,为侗族固有衣料。
鼓楼、风雨桥是侗家建筑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风雨桥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为木质结构,以榫头穿合,不用铁钉。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呈4面或6面8面倒水,高4~5丈,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是族姓或村寨标志,也是公众集会的议事场所。风雨桥是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雄伟壮丽,以三江县的程阳桥最负盛名,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历史由来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百越”中的一支)。古代侗族先民原来居住在广西梧州一带,后来一部份向东移动到贵州、湖南一带;另一部份移至广西定居下来。12-13世纪,江南一些汉族人因乱战而迁到侗族地区;14世纪,从江西迁移来大批的汉族农民;14世纪末,又在侗族地区屯军,军人多为江西籍的汉族人。以上这些移民和屯军,以后有大部份融合到侗族中。

语言文字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方言区,但差异不大。现在多数人能说汉语,有的地方完全说汉语。侗族原来没有自己的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但没推行起来,现在基本通用汉语
侗族(二)
宗教文化

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萨母”,各寨都建有“萨母祠”或神坛供奉她。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侗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称。侗族大歌、哆耶舞、芦笛舞、侗戏、斗牛会是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习俗及社会

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前有行歌坐月,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男女青年交往自由,女青年以来的访的男青年多为荣。男青年去时,每人都手提一个灯笼,晚上谁家的灯笼挂的多,说明谁家的女儿出众,其父母也很得意。过节时,男女青年唱对歌表示爱情。

男人穿对襟或右衽无劣谔衣,包大头巾;妇女穿大襟无领上衣,穿百摺裙,束腰带和绑腿,包头帕,留长辫。

以大米为主食,山区多吃糯米。好饮酒,嗜好酸辣味。打油茶、鱼生、腌鱼为自食和待客的上等佳肴。

多数地区的侗族过春节,也有的地区在十月或十一月择日“过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让牛休息,供以鲜草、糯米饭等食品。吃新节多在七月,届时以新米和鱼祭祖,预祝丰收。

老人去世,男子须剃发。无论男女,均要汲水沐尸,而后装束打扮,含口银,忌铜铁附身。丧期孝事忌荤吃素,实行土葬。

经济方面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也有一些林业,所产杉木非常有名。民间工艺较为发达,鼓楼和风雨桥是独具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新中国成立后,与苗族联合建立1个自治州,单独建立了3个自治县,与苗、瑶、壮族联合建立1个各族自治县。
【风俗习惯】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第4个回答  2012-05-13
不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