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公司的面试题,99%的人错了!你能答对吗?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只鸡,9块钱卖了,又10块钱买回来,11块

如题所述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该题考查的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看你能否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否明确自己的位置。在解题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即: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经济学上亏两元 数学上赚一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16
该题考查的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看你能否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否明确自己的位置。在解题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即: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第2个回答  2011-10-21
这问题根本没那么绕——赚了2块
不要钻牛角尖什么利益亏不亏的,从字面上看就是问该过程的结果。
在掌握资源有限和信息不平衡的时候,你往往无法作出很长远的打算,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你8块钱买1股涨到9块,因为信息的不平衡你根本无法预测之后这支股是涨是跌,所以保险起见你见好就收卖掉了,没想到之后持续走高,你通过收集到的情况判断还有升值空间就跟着买入,此时已经是10块,涨到11点,你属于谨小慎微型的投机者,又卖掉,你说你实际赚几块?别说你什么"唉~如果当时hold的住就直接可以赚3块"这样的话,既然已经这么做了没有后悔药的。
本该赚到却没赚到怎么能算-1?没赚到就是没赚到,那算0,赚钱的机会多了你能把没赚到的都算亏损那你这老板就真白瞎了呵呵放心吧怎么算都会是亏的,因为钱是赚不完的,为了利润最大化不吃不喝不睡觉,那样才对得起那些"本可以赚到缺流失掉的利润"!!那天天享用元宝蜡烛好了~
有些答案太好笑了,说本来能净赚3块的买卖,被做成赚2块之后,利润变成1块了,因为没赚到那1块算亏的,相抵减2块所以变1块了,我倒要问问,这么个算法,真金白银进来2个你非说变1个了,丫的数钱都不会数了,还有那1个自己吞了阿?你让财务怎么给你做帐?
说回卖鸡的问题,他怎么知道鸡的价格会涨到11块或者更高?如果知道还会这么倒3次?为什么?假设前提是什么?因为和出题人一样是个NC?非要混搅的话,我说如果没涨反跌到3块以下呢,那就等着PT、ST了自己烤着吃吧白痴。然后好好反省亏了多少,3块?5块?8块?9块?10块?11块?有这么算的嘛真是~就当你自己开个小店面,连进帐出账都数不清楚了,还提什么BMW干啥啊~
如果非要较真,这个题目起码忽略交待一个重要因素:时间。如果8-9的周期很短暂,但9-11的周期很漫长,核算单位时间内的收益,倒一手也难不成是很明智的做法。

总结:聪明人往往是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而自作聪明的人特别喜欢把原本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显示自己很聪明。
第3个回答  2011-10-17
如果不是脑筋急转弯,那么答案是2块,两次买鸡卖鸡可以分开看,第一次赚了一块,第二次也赚了一块,所以一共两块。当然也可以总体的看,买鸡第一次和第二次一共花掉了8+10=18块,卖鸡9+11=20块,所以赚到了20-18=2块。 当然根据现在流行的,少赚也亏的原则来看,他要是8元买进来11块卖出去,那么他就应该赚3元,要是他中间不去捣腾一遍那么它会少亏1元,那么从3元和2元的差价1元和他捣腾亏的1元,那么他少赚了2元,也就是亏了2元。
第4个回答  2011-10-21
哎,只能说物价涨了啊。
假设A口袋里原来有9块钱,下面看看他整个过程中的拥有财富变化情况啊。
过程 拥有财富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只鸡 : 1块钱+一只鸡
9块钱卖了 : 10块钱
又10块钱买回来 : 一只鸡
11块又卖了 : 11块钱

这个过程中,虽然他拥有的财富9块钱变成了最终的11块钱,但是要知道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了。下面换算成实际物质。
最初:9块钱=1块钱+一只鸡(8块)= 1/8只鸡+一只鸡 = 1.125只鸡
最终:11块钱=一只鸡(11块) = 1只鸡
原来的1.125只鸡现价 = 1.125*11 =12.375块钱
所以其实他赔了 12.375 -11 =1.375块钱
哈,所以是鸡涨价了,钱虽多了,但钱不值钱了,要早预料到鸡涨价,他可能最初把身上的其他1块钱也买成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