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具体断代时间

如题所述

春秋战国的断代,一般有这样几种:

1、以《春秋》绝笔为限。孔子做春秋,至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停笔,是谓“春秋绝笔”,因此有的学者就以此为限,公元前481年及之前为春秋,公元前480年及之后为战国。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即讫至公元前481年,周谷城《中国通史》则以公元前481年为春秋,前480年为战国。而杨宽《战国史》起自公元前481年,其实也是采用了这个断限。

2、以《史记·六国年表》纪事为限。《史记·六国年表》记述战国之事,以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为开端,所以有学者以这一年为春秋、战国之分界。即公元前476年及以前为春秋,公元前475年及以后为战国。这一说法影响极为广泛,如郭沫若《中国史稿》、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白寿彝《中国通史》都采用这一断限,现在通行的人教版、北师大版中学历史课本也采用这一说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课本   中国历史年表

3、以《资治通鉴》纪事为限。《资治通鉴》开篇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为开端,所以有学者以这一年为春秋战国之分界。即公元前404年之前的时期为春秋,以公元前403年及之后的时期为战国。比如范文澜《中国通史》、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都采用这一说法。

4、以标志性事件——即三家分晋——为界,三家分晋发生在公元前453年,也就是公元前453年之前为春秋,公元前453年及之后为战国。这一说法提出较晚,是1979年金景芳在《中国古代历史分期商榷》一文中提出的,不过影响还是挺大的。现在一般说起春秋战国分界,一般都说是三家分晋。顾德融、朱顺龙所箸《春秋史》就采用这一断限。

除以上四种影响较大的说法之外,还有以《左传》纪事为限的,也就是以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为限的,不过采用的人不多。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的断限有多种,到现在并没有一个压倒性的说法。但是,无论何种断限,总是将春秋战国两个时代紧紧相连,决没有“中间空了几十年”的说法。

易中天这种讲法,我怀疑他是对春秋和战国采取了不同的断限,比如春秋时期的断限采取《春秋》纪事,断在公元前481年,战国却采用三家分晋为限,断在了公元前453年,当然其中就空出了好几十年。——但很可惜,这种混搭的断限是错误的。

PS:春秋和战国当然不同,完全不同,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会明白这一点。但这种变化,是从很早就开始了(甚至在西周宣王时期就开始酝酿),然后经过将近三百年的演变,最终旧制度(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全面崩溃,最后才成了战国,绝非是在哪一时刻一不留神突然一下子从春秋变成了战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1
答:
春秋时代之始史学界共同认定为公元前770年,而春秋时期结束有数种观点:1.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75年)这种说法源于司马迁

2.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注:公元前349年,末代晋侯晋静公才被杀死,晋国才正式灭亡。这种分法是按照大事件的分法。

3.公元前403年4.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这种说法比较小众,山东又称齐鲁大地,其中的齐也即春秋战国的齐国,齐起自直钓江上封神于天的姜太公建国,传至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凭借“尊王攘夷”的政治资源以及绵长海岸线的商贸资源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人称“海王之国”。
第2个回答  2017-09-13
三家分晋是外在标志,划分春秋和战国内在标准在于国家对土地私有的承认。春秋前期,井田制是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到了春秋后期,随着铁器的推广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但是根据井田制,国家不能对新开垦的土地进行征税,因此,各国通过变法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制,希望以此扩大国家税收的规模,为战国时期的吞并战争做准备。正是如此,进入战国时期,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开始了,最终,较早实行改革的秦国凭借强大的国力统一了六国。

公元前544年
第3个回答  2011-08-05
三家分晋是外在标志,划分春秋和战国内在标准在于国家对土地私有的承认。春秋前期,井田制是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到了春秋后期,随着铁器的推广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但是根据井田制,国家不能对新开垦的土地进行征税,因此,各国通过变法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制,希望以此扩大国家税收的规模,为战国时期的吞并战争做准备。正是如此,进入战国时期,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开始了,最终,较早实行改革的秦国凭借强大的国力统一了六国。

公元前544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8-09
从三家分晋开始是战国时期!之前是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