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大神们帮帮忙

如题所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方式,特别是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摆在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位置,并提出“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这是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民群众的权益包括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和物质文化生活权益,在改革开放前后这些权益的表现形式、表现强度、诉求渠道和诉求解决方式有很大不同。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管理模式是民间性的、封闭式的。首先,那时人口流动性很小,主要采取人口单位管理的模式,群众有什么问题都找单位,单位对单位人更是事无巨细一切皆管,大多数民事矛盾都可以通过单位得到解决,只有极少数矛盾找上级单位或政府部门解决。那时社会民事矛盾都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其次,那时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参政议政意识还不强,人民群众政治权益的保障问题并不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最突出表现在:人口流动性加大,“熟人社会”逐步变成了“生人社会”;传统的生产工作单位解体或重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这种变化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不管是生人还是社会人,当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时,只好找法院,但是法院毕竟只是司法机关,它只能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可能解决全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更不能担负起保障人民群众所有权益的职责。这些问题应该由谁来管呢?很显然,应该由政府和新的社会组织共管。但是,我国社会在转型,政府的观念和管理模式却没有完全转型,还不适应这种需要。还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觉醒,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建立起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的机制,畅通人民群众评议政府、监督政府的渠道,稳定国家的大局。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权益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两个方面的建设。 “权益表达机制”解决的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执政、行政的意见,以及人民群众自身的利益诉求能通过正常渠道传上去,为党和政府所了解、所掌握。这是构建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首要的分机制,没有这一分机制的配合,民情民意就不能及时为党和政府所了解、所掌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人民群众权益表达机制要有新的做法,要坚持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充分考虑权益表达机制的快速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实行传统表达手段和现代表达手段结合,人工表达手段和技术表达手段结合。一是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所辖地区领导干部带领工作人员分片联系群众责任制,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二是坚持和改进传统的信访制度。实行人民来信免收邮资制度。政府可以考虑请邮政局对“人民来信”实行单独收寄、单独分拣、集中投递、免收邮资,信访部门还可考虑设立来信查询电话,实行公开办信,确保邮件安全。大力推广网上信访。可考虑开通信访局门户网站,设立省级“信访信箱”,政府行政长官可以考虑设“省长邮箱”、“市长邮箱”和“县长邮箱”,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反映诉求。同时改进接访作风,对于直接到政府信访部门上访的群众要热心接访,及时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三是建立独立巡视员制度。政府信访部门可以考虑派遣独立巡视员定期到各地巡察,接受群众来访,为群众反映诉求提供方便,减少群众集体上访带来的不安定因素。 “权益保障机制”解决的是通过正常的渠道传上去的权益诉求,能及时得到党和政府的解答、吸收、调研、处理、落实、反馈,最终达到维护群众权益的目标。 一是实行信访工作责任制。要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规范,从来信来访的接收、接待,到来信来访的建档,从来信来访所反映问题的调研,到问题的处理,从来信来访答复的时间管理,到处理结果的反馈和疏导,整个过程都要进行规范管理和程序管理。要强化信访工作问责制,出台信访工作责任追究规定,保证信访部门履行“三项建议权”。在进行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要引进民意调查制度,面向信访群众进行民意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建立信访调查结果运用制度。对于在信访调查中发现有问题的单位和官员,视其责任轻重,及时向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报告,处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二是加强群众维权机制建设。认真抓好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工作,积极引导律师以及公证、仲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服务热线等机构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是建立和完善利益调解机制。要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大力量,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组织协调、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基层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四是健全利益调节机制。政府是调整社会利益格局的主体,政府要通过制定法规及相关政策,为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社会成员参与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借助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来实现社会的分配公平、基本公共服务公平。 五是大力治理司法腐败。从以往人民来信反映的问题看,大量是一般的民事纠纷,如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宅基地纠纷问题、三角债问题等,由于司法不公或司法不作为而造成群众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要把治理司法腐败作为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的突破口,下大力气保证司法信访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六是依法保障群众的基本权益。人民群众权益保障机制的最高形式,是通过立法形式保障基层人民群众享受同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这要求党和政府解决好基层群众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代表比例问题,例如农民工代表、低收入群体代表,只有代表比例增加了,人大在立法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基层群众的权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