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数学高手帮我总结一下高中数学中的相关解法!高分!

请数学高手帮我总结一下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的变化、解三角形,还有数列中的错位相消,裂项求和、倒序相加,以及不等式的解法!尤其是三角的各种转化,解三角形,以及数列的求和

只说重点
一、三角函数尤其注意数形结合,在各个象限的符号要记清
二、数列的学习要把握一点就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工具性!一些数列问题常常转化成等差等比数列问题
,错位相减法求和就是把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乘积转化为一个等比数列来求和
三、不等式的解法主要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其中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难点,主要是讨论两根的大小。
附:高中数学公式口诀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1,连结顶点三角形;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 顶点任意一函数,等于后面两根除。诱导公式就是好,负化正后大化小, 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 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 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万能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1加余弦想余弦,1 减余弦想正弦,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值范围; 利用直角三角形,形象直观好换名,简单三角的方程,化为最简求解集;
《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数列》 等差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N项和。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 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 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 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 首先验证再假定,从 K向着K加1,推论过程须详尽,归纳原理来肯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6
你好,看来你是位高三应届毕业生,你提到的这些知识模块确实存在公式多,方法活等特点,但在这儿想用较短的语言说清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我就简要的说说,但愿对你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有帮助。
1.三角函数中的关系式
三角函数一章及三角变换一章中的关系式主要用:同角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差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或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等。
上述公式的理解记忆中,用三角函数定义记忆同角关系,以二角和余弦为基础记忆正弦、正切的两角和差公式,其中辅助角公式主要以掌握方法为主。
2.数列中的求和
错位相减是推导等比前n项和公式时用到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结合其推导过程来掌握错位相减这种重要的求和方法,用法主要针对系数成等差、指数成等差一些式子的求和;
裂项求和,其使用的前提是掌握一些常见式子的裂项办法;
倒序相加,这是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推导时用到的一种方法,你可以观摩课本,加以理解。
3.解三角形,主要工具是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其中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时,特别要留意由正弦值确定角时解多少的判定,最好的办法时,解三角形时,据题意,绘出示意图或草图,数形结合。
4.三角的各种转化是比较多,但其中最多的一个是二倍角的余弦的变形要熟记。
数学是以逻辑推理和演算为主要手段的学科,但记忆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能记忆住必要的定义,公式,公理,定理,推论等,空谈再多也是无益的。
就说这些,祝你好运,梦想成真!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26
我来说一下不等式的解法
1.“大于号两根两旁,小于号两根之间”解决3类不等式
绝对值不等式|:|f(x)|<a,|f(x)|>a(a>0)
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 ax2+bx+c<0 注意a>0
两个分式的分式不等式: x-a/x-b >0 x-a/x-b<0

2。指数,对数不等式利用函数单调性
简记为“增一致,减相反”
第3个回答  2010-05-26
背熟课文,结论,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