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和高考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谈科举与高考的利弊关系及经验教训

科举与高考,分别作为传统教育与当代教育的代表,二者的对比研究,对当代教育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记者就科举与高考的关系,专访了刘海峰教授。

以刘海峰为代表的教育界人士普遍肯定科举和高考的价值。

对科举的坏印象不全面、不够客观

新京报:1998年因某些专家对当年的语文高考试题不满,引发了一场对高考制度的批判,他们将高考与科举相提并论,既然科举是封建取士制度,高考也可等量齐观,是不是应该废除了?

刘海峰

:科举对教育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与高考对教育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确有某些类似之处。但科举本身并不是什么坏制度,以往人们头脑中对科举所形成的坏印象是不全面、不够客观的,近年来学术界对科举制尤其是科举革废的研究已大大改变了以往对科举简单批判所造成的片面印象,而且高考与科举还有不少根本差异,以历史上废止科举的事例来作为当今废除高考的论据是不充分的。全面了解科举考试存废演变的历史,只能证明高考制度有其长期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科举的地位远比高考重要

新京报:那么科举与高考有何异同呢?各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刘海峰

:从考试形式和其作用影响来看,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两者都是竞争性的公开选拔考试,只认成绩不认人。因此,科举和高考都可以选拔出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才。另外,科举与高考都是国家考试,由国家举办。还有,两种考试都有严密的考试程序,这些都为当代高考沿用。科举调动了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和士子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有利于澄清吏治,以任人唯贤取代任人为亲。

但科举和高考的考试目的不同———科举就是选拔政府官员;而现代社会成才途径比古代宽广许多,高考录取率也远比科举及第率高,因此高考只是高中毕业生的最好选择而非惟一选择。考试内容不同也是科举与高考的明显区别。科举在整个社会政治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比高考重要,高考指挥的是中小学教育,对高校只起影响作用,科举制约的是当时所有学校。

科举的消极作用是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和求异思维。考试既成为教育的手段,也成了教育的目的,各地方和学校片面追求中举及第率。片面应试的后果是考什么就学什么,科举考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便无人问津,强化了重治术轻技术的观念,巩固了官本位体制。而现代高考激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选拔人才、振兴科教、发展文化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新京报:高考既然有存在的必要,应该吸取科举的什么经验教训,以完善自身?

刘海峰

:科举虽已停罢,但考试这种选才方式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废止。在当今讲求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越来越多依靠考试来测试人才。历史与现实皆说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读的书、听的课,几乎都说科举不好,结果是造成“读书无用论”泛滥,“走后门”成风,人才断流。

在当前关于高考的争论中,有人批评“应试教育”进而主张取消考试,于是又把对科举的认识提到了议事日程。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的失范,实际上是从废除考试制度开始的。当然,考试必然会有种种弊病,对此确不能忽视。高考制度是有不少局限,也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但它公正客观的选拔人才,对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还是利大于弊。1958年和“文革”中废止高考都以失败告终,充分证明高考在现代中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高考改革首先要改掉人为因素干扰

新京报:你对减少高考消极影响的具体意见是什么?

刘海峰

:要解决或减少高考竞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只有不断改革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但不应幻想取消高考制度。实践一再证明推荐制受人为因素干扰太大,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被推荐者的水平和表现。实际上,除了特招少数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尖子和优秀运动员以外,为了堵住歪门邪道,我认为不必要再实行保送生制度。为了有效地制衡人情与关系的困扰,客观公平地选拔人才,中国人发明了考试。当今中国普通老百姓盼望的高考改革是以公平为本,高考改革首先要改掉的就是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高考竞争的公平性和高招录取工作的公正性。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考试研究、中国考试史(科举学)研究、高等教育理论与历史。著有《中国科举史》、《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等十余种相关著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25
你发现差别了吗?我认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