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思想史上从来不乏对信仰的怀疑,有一个怀疑主义的比喻:对信仰的寻找好?

如题所述

人类思想史上从来不乏对信仰的怀疑,有一个怀疑主义的比喻:对信仰的寻找好?
19世纪中后期,存在主义哲学家尼采在《悲剧的诞生》的开篇写道:科学与艺术,是苦难人生的两盏明灯。他把科学与艺术,提到了等同于信仰的高度。

今天,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正实现着人们上天入地梦想的时代,“信仰缺失”的悲叹声也正此起彼伏地响起。

“能把科学当成信仰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科学哲学学者李侠。



《中国科学报》:以往人们一说信仰就想起宗教,现在一些人认为,信仰是一种判断,因此有人说:“我信仰科学。”您认为科学是否能被当做一种信仰?

李侠: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人们为什么需要信仰?信仰是什么?

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是:信仰是与人类终极关怀有关的东西。人类的终极关怀是全方位的,于是,问题出现了:科学是否能满足这种全方位的、对人的关怀呢?
本文是屠格涅夫 1860 年的一次演讲,他认为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代表两种人格类型。哈姆雷特爱幻想,喜分析,怀疑一切(包括自己),忧郁,行动遇到一点儿挫折就唉声叹气;而堂吉诃德有热情,勇于行动,没什么思想,甚至有时候看起来愚蠢。所有人都想被视为哈姆雷特,因为他聪明,有思想,像贵族。没有人愿被视为堂吉诃德。但堂吉诃德有爱的能力,也会被爱,爱哈姆雷特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永远怀疑一切,冷嘲一切,不爱任何人。

屠格涅夫当时说:“ 现在哈姆雷特要比堂吉诃德多得多,但是堂吉诃德没有绝迹。” 一百五十多年过去,哈姆雷特好像更多了,其中很多还少了哈姆雷特的善良,所以这篇演讲丝毫没有过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6
义的合理性探析
作者:宋海燕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4期

【摘 要】现如今,道德和信仰问题的缺失,愈来愈令人担忧。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不只是怀疑主义泛滥的表现,也是人们要求深化信仰的集中反映。文章通过对怀疑内涵和演变的追根溯源,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试图找到怀疑和信仰之间的契合点、价值意义及出路。

【关键词】怀疑;信仰;关系;价值意义

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丰腴,人们在精神上愈来愈容易出现困惑和迷惘,对于当前社会而言,信仰缺失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大问题。怎样在怀疑与信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我们对“怀疑论”问题由来及演变做一定的梳理。

一、怀疑的词源分析

怀疑的形成和演化都有着深层的根据。从词源上讲,“怀疑”一词的希腊文意思是“探究”(skepsis)。在中文中,怀疑态度与怀疑主义均用怀疑二字,但是在西文中,怀疑态度用unbelieve或doubt,而怀疑主义则使用skepticism这个词。怀疑主义并非仅仅是单纯的、个别的怀疑态度,也不是关于怀疑的理论。怀疑主义作为一种有教养的意识,凝聚着众多思想流派及其思想家的智慧,所以怀疑主义者必须是抽象思维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的人。

怀疑主义主要是指这样一种哲学倾向,它以克服独断论为目的。独断论,即武断地相信自己的观点,相信自己可以认识上帝、外部世界,相信理性万能。怀疑主义以人们在一定时期所得到的认识为反思对象,即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