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的铁索重达40吨,历经300年完好无损,古人是怎样建造的?

如题所述

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事最初还要从诸葛亮说起。蜀汉建兴三年,昭烈皇帝刘备逝世不久,蜀汉的情况岌岌可危。北方,镇守雍州和凉州的曹魏名将曹真,率军近三十万,对蜀汉虎视眈眈。东北方,司马懿率军五万,西镇上庸、西城和房陵三郡,东方,沿长江而下,出巴郡、巫峡,再到秭归、奉节,当时还未离世的曹魏大司马曹仁,率军数万死死盯着蜀汉东方国门。

至于刚与蜀汉翻脸不久的江东,此时和蜀汉的关系依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种局面下,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上书后主刘禅,认为现在蜀汉四面强敌环绕,与曹魏的关系始终势同水火,与江东则宜结成战略同盟,而且昭烈皇帝刚刚东征大败,国力衰微,无人可用,应当发展经济,恢复生产,然后平定南中叛乱,再兴北伐大业。

对于诸葛亮的上书,刘禅表示支持。《诸葛亮传》载:“故丞相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里诸葛亮五月渡过的泸水,正是后来的大渡河。大渡河在历史上第一次出名,除了因为诸葛亮渡河这件事,还因为诸葛亮在这里进行了进攻前的战略物资准备工作。蜀汉建兴三年六月初,诸葛亮刚刚渡过泸水,认为这个地区地形优势明显,易守难攻,水量充足,就命人在此安营扎寨。扎定阵寨后,诸葛亮拿出了他在成都已经构思成熟的诸葛连弩技术,命人在周边的樟山,寻找和采集能适应这种连弩发射强度的树木和相关材料,然后按照图纸设计,制造诸葛连弩。

历史上的诸葛连弩,最初并非被用于北方战场对抗曹魏,而是用在了与南方蛮族进行的战争中。因此,泸定桥的泸水,与后来泸水之上的泸定桥名称之由来,最初是要从诸葛亮这里说起的。

不过,泸水和大渡河这两个名字,由于始终处在偏远的蜀地之中,自诸葛亮之后,始终再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这个局面,一直保持到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四十三年,位于当时四川蜀地的越隽发生了一起兵变叛乱,史称“西炉之乱”。西炉之乱的起因,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件。当时越隽城内有一家富商,因为勾结当地恶霸,欺压当地百姓,而官府却不能秉公断案,继而引发了整个越隽和建平地区人民的不满。这一地区由于长期得不到发展,社会混乱,权势勾结,贵戚相依的局面十分猖獗,导致人们怨气很重。

这个当地富商的言行,只是这件事爆发的催化剂。但是这次反抗的浪潮,却被当地的一个土匪领袖王冲给利用了。王冲看到这片地区人心蠢蠢欲动,于是借着这股力量,发展起了一支自己的队伍。

康熙在讨伐平定当时西南边陲的一些叛乱后,正好听说越隽和建平地区又发生了叛乱,于是一路北上,沿着蜀汉南部的山地,翻山越岭,来到了这片地区。在康熙四十四年前后,清军在泸水与反叛军相遇,当时为了寻找有利的作战地点,清军将作战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将决战地点选择在了现在泸定桥以南三公里处的一片相对平坦的地势上。这样一来,至少有三个好处。首先,在这个位置的泸水南部,当时已经有了一些小的县城,这些县城距离泸水大约五公里左右,清军驻扎在这里,可以让士兵进行相对充足的修养和换防,保持战斗力。

第二,由于这里距离泸水很近,因此数量巨大的清军,在取水和饮水方面不用发愁了。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时的叛军主要分布在泸水以北,清军的地理位置和后方给养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敌军是不能和清军打消耗战的,只有渡河,但渡河就意味着给了清军半路截杀的可乘之机。

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如此。在双方僵持了两个月左右后,敌军有些熬不住了,于是准备通过声东击西的办法,首先绕过泸水南岸清军的重兵防守,然后到达南岸,再向清军展开进攻。为此,敌军派出了一支部队,数量大约有五千人,作为疑兵,向大渡河南岸西侧行军,然后派出主力部队,开赴大渡河东侧渡口“翟津”。

不过,由于当时清军人数众多,虽然这个计策起到了一定障眼法的作用,讽刺的是,虽然敌军最终成功在翟津渡河,也在几乎没有被发觉的情况下做好了进攻准备,但最终还是在与清军的正面决战中,失败了。清军镇压了这次兵变后,决定彻底解决这一地区长期落后和混乱的局面。康熙四十四年年末,决定利用泸水这一地区的一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以及周边几座规模尚可的城池的人力资源,在这里“平地起高楼”,重新建造一座兵民结合性质的城市,然后作为管辖这一地区的中心和交通枢纽,再由康熙亲自任命的朝廷官员管理。

据史料记载,当时为了建造这座军事城镇,付出了相当巨大的代价。“户部额尼统计越隽建平户,五万七千又二百二十五,口二十二万二千又四百五十一,抽其三,参与建设新城。”当时这一地区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都被直接征调来建设新城。考虑到男女比例问题,以及在建设中不可能仅仅是男子出力,女子也要提供充足和及时的后方保障,可以说,当时这一地区的几乎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人口,都以各种各样的角色和方式,参与了新城的建设。

然而,即便如此之多的人参与建设,建设进程还是因为一个绕不过去的天然屏障而推进缓慢,困难重重。当时建设使用的许多材料,都要直接从四周获取,在这种需求下,横亘在新城以北的泸水,就给运输建设材料带来了巨大困难。

史载:“当时每日要运输数量巨大的各式圆木和石块,这些材料如果从泸水北岸获取,就要绕到很远的地方渡河,这样一来成本太大。”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和不便,在泸水上建造一座桥梁的事情,才不得不被提上日程。一七零五年,泸定桥正式开始建造。当时中国的桥梁建造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不过,由于泸水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即便在当时的建造水平下,也面临着巨大困难。史料中说:“建造桥梁之初,先要使用绳索进行建造实验。

当时从周边地区选择了质量最好的绳索,将它们连接起来,在泸水南岸的岸边,固定绳索一端,然后将绳索扔进泸水,再由人乘着舟,舟的两端也用绳索固定在河岸(因为泸水湍急),然后将舟划到对岸的绳索处,将绳索牵引过来,再在泸水的另一边固定下来,然后对绳索的长度和力度等等,进行详细分析和测量。”

由于当时建造这座桥梁的主要目的,在于运送大量物资,因此这座桥梁要建造得十分牢固。最终,决定建造一座铁索桥。但是当时的越隽地区,无法冶炼足够强度和规格的铁锁,因此,还需要派人向北,在成都制造这些铁索。铁索制造完毕后,总重量达到近四十吨,在向南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山路险阻,困难重重。然而,在铁索运到泸水准备安装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由于铁索自身重量太大,当时的技术尚且不能在跨度和河床高度这么大的河道上安装铁索。在第一次安装过程中,原先的方案彻底失败了,许多铁索还沉入了水底,再也无法被打捞上来。为此,当时的建造者们不得不进行创新,发明新的铁索桥建造方法。

这个办法,是由当地的一个和尚想到的。史料记载:“由于泸水水流湍急,使用小舟运输铁索时,许多小舟都翻船了,铁索随即沉入水底。接着,一个当地寺院的僧人给出了建议,先将绳子穿过十五个木制竹筒,然后将绳子系在河岸两边。再从河岸的一边开始,缓缓运输铁索,将铁索一个一个传入竹筒内。”这种方法果然有效,由于铁索的重量,此时既没有完全加在小舟上,也没有完全加在绳子上,而是靠着十几个空心竹筒,将铁索的重量完全分担开来了。这种办法,成功将铁索桥搭建了起来。固定河岸两旁的铁索时,将八个巨大无比的铁柱,敲打进入花岗岩中,然后一边四个,一条铁索两个,将两根铁索紧紧固定在岸边。最后,在两条主铁索的中间,又通过与之前同样的方法,固定了竖条铁索。

然后将木板铺在上面。由于当时古人的建造非常用心,工程质量过硬,大渡桥历经300多年,依然牢固地横跨在大渡河上。正是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耐心而细致地建造,才能让这座桥存活这么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3
古人在邻县把铁链打好 运至泸定 ,再用工匠打造成铁 环,每个工人都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任务 ,力保质量上乘 精益求精 ,13条铁链加起来四十吨,直到现在屹立不倒 。
第2个回答  2021-02-03
据说当年皇帝下令修桥后,方圆几百里地的人民无不欢天喜地。大批人马到处找铁来建桥。众桥工用铁水铸了四根扶手铁桩,每根重1800斤,十几个人也抬不起来。正在为难之时,一位大汉翩然而至,他自称郭达。只见他轻轻一搂,就将铁桩抱了起来,一一安放到大渡河两岸建桥的位置。
第3个回答  2021-02-03
用一根粗绳子连接河两岸,再穿上短竹筒,把铁锁送入竹筒内,对岸拉动绳子。拉到对岸之后,把铁锁拉紧再固定住。
第4个回答  2021-02-03
1705年康熙帝采纳了建铁索桥,铸造造成由牛马拉运过来,但是如何将铁链横跨两岸,辛勤的劳动人民提出用“索渡原理”,最终建成了著名的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