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业?产业是如何划分的?其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什么是产业?产业是如何划分的?其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而言,每个部门都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


2、产业的划分方法为——三次产业分类法

    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

    这种划分法源于工业时代的产业经济发展,其划分依据为: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界;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


3、产业生命周期分为 初创期(也叫幼稚期)、成长期、 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补充:

产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划分标志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潜力、产品品种多少、竞争者多少、市场占有率状况、进入壁垒、技术革新以及用户购买行为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28
产业,是对能够带来增加值(附加值)的社会经济领域的总称,属于经济学概念。

词汇含义
中文词汇“产业”和“工业”属于近义词或同义词,多混合使用来表示同一概念,主要在一定时期、针对的对象表述的差异。中国大陆的计划经济时代,尽管“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低,基本属于自给自足型经济。在极“左”时期(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中期)甚至禁止农民自己生产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易(流通领域),农业基本没有被“产业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局部地区出现农工商联合体即公司加农户的生产、供应和销售体系,政府开始支持、引导和推行农业产业化政策,农业也完全纳入“产业”范畴。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实际上指单纯意义的“工业生产”,即工厂管生产,销售由商业部门负责,实际没有形成现代产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后,生产、经营发生革命性变化,强调公司化经营,产供销一体化,工业生产至此渐渐融入市场,从而纳入现代产业。

产业的定义 一群提供可相互替代的产品或服务的公司,亦即其产品或服务可满足相同基本客户的需要,一个公司最接近的竞争者,就是能满足相同基本客户需要的公司。

分类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最早提出,他当时为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在其所著《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他把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之后产生很多分类方法,中国所采用的为三次产业分类法即“克拉克大分类法”。对“克拉克大分类法”的中文的流行译法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源自日文对其的翻译。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