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躬耕南阳还是躬耕襄阳

要有证据

湖北襄樊更名襄阳被指为诸葛亮躬耕地之争
  诸葛亮的出师表,千古留名,冠盖中华:“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明白吧?这是诸葛亮亲自口述的他的躬耕地在南阳的直接证据,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疑案,还有有什么比这样主人公肯定的的更过硬的说明。
  中国历史上,在诸葛亮的躬耕地南阳卧龙岗上建的诸葛亮祠,是中国建祠最早,文物最丰富的诸葛亮祠,里面有当年民族英雄岳飞夜宿诸葛亮一挥而就写的气壮山河的后出师表,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的卧龙岗,西晋的蜀国大将身为南阳郡太守在诸葛亮的故居为诸葛亮建了全国第一座的祠庙,自此南阳诸葛亮躬耕地的诸葛亮祠天下闻名,自古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之说。
  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初见于正史,陈寿注《三国志·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南阳现存明嘉靖七年的碑文《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为乞赐祀典题额》,对南阳说的内容有清楚描述。
  西晋惠帝时,为纪念先贤,曾命令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与李兴一起到诸葛亮故宅祭祀。
  南阳说的证据还包括后来每个朝代派人修缮诸葛祠的文字记载。
  古代一些诗人莫不肯定南阳为诸葛亮出山之地。李白在《南都行》中感叹:“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杜甫的《武侯庙》:“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刘禹锡在著名的《陋室铭》中写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既然诸葛亮躬耕地证据凿凿,那为什么后来却出现了南阳与襄阳千年之争的故事?说来有趣,历史的真相对于后人有多少误解,就有多少怪诞的故事,东晋时期,在南阳诸葛亮耸立二百年后,在现在的襄阳出生了一个狂悖的文人,此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习凿齿,他现在被称为东晋时著名的襄阳史学家、文学家,号称“诸葛亮的异代相知”。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这样写道“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意思是诸葛亮的家在南阳邓县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
  尽管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没有说“躬耕于隆中”,支持习凿齿的人还是说:隆中在汉代属于南阳郡。就这样喜欢诸葛亮的这个习凿齿把诸葛亮没有自己承认的躬耕地隆中硬塞给诸葛亮。
  北京有名的研究诸葛亮的学者说,正是这一位襄阳史学家,硬生生地把本属于南郡的隆中塞给了南阳郡,给后世留下了这个争吵千年的话题。有了东晋的习凿齿,才有了今天襄阳的诸葛亮。而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和西晋惠帝时,为纪念先贤,曾命令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与李兴一起到诸葛亮故宅祭祀。这些历史确凿的证据,在历朝历代襄阳文人的争执与现代经济利益下,却被一再淡化。
  关于习凿齿,《晋书·习凿齿传》有如此文字:“齿好著述,而文辞散乱,矛盾相冲。其书意可观者,皆父兄所代,文体混漫,羞涩难解者,齿之撰也。”虽为一家之言,但显示了习凿齿也曾被人诟病。
  1988年11月,邮电部门开始发行《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第一组发行后,计划于1990年发行第二组邮票,其中包括一枚“三顾茅庐”和一张“隆中对”小型张,在审查通过样稿的过程中,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再度掀起波澜。
  最后因为诸葛亮躬耕地的争议,“隆中对”邮票未能发行。
  但是接下来,襄阳取得优势。2003年春季,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第22课为《隆中对》,第23课为《出师表》。课文中的“隆中”的注解是:“隆中,山名,在现在湖北襄樊”。《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南阳”的注解是:“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
  历史的真正证据与面目,历史的真相,就这样被闲杂文人张冠李戴,南阳与襄阳关于躬耕地之争陷入地方政府经济利益的困顿之中。南阳可能是名人太多,诸葛亮躬耕地的证据太多,或者是欠缺经济效益意识,而不屑与襄阳进一步对诸葛亮躬耕地的争夺,在现代经济利益驱使下,被动防守,而造成步步被动。
  南阳对与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含义,已经不限与经济利益之争,已经不限于地域之争,它是中国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的反映。
  目前我们要做的是,以正史耸视听,以历史的面目与证据为研究的唯一对象,在躬耕地之争的定位上地方政府不要再做进一步火上浇油的举动,要知道,然后鄙视历史的经济利益下的研究得出来的结论都是笑柄,是短命的。所以中国政府教育部过去单方面教科书的不科学的内容必须改变,我们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让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仅限与学术行为,这样才能够对我们的后人有所交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6
是躬耕于南阳,不过古代的南阳与现在的南阳不一样,古南阳指南阳郡,包括襄阳和宛城,今南阳只是古宛城,但那时候宛成是曹魏地盘,而刘备是不可能跑到曹操地盘去三顾茅庐的,所以准确的说是躬耕于南阳郡的襄阳,所以可以说躬耕南阳和襄阳都是没错的,只是古南阳非今南阳这点要清楚
第2个回答  2010-06-18
襄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华夏第一古城池保存完好。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在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古隆中寓居10年,成就了著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隆中对”,闻名中外的《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1回发生在襄樊这片大地上。
你去看看 南阳市的百科 根本就没有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 所以诸葛亮应该就是在现在的襄樊市古隆中 隐居躬耕 专业的历史学家 很早就得出结论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8-27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南阳郡名,在今襄阳城西一带。古荆州也不是指现在荆州,古襄阳也不今天的襄阳,古南阳肯定又不是今天的南阳。说诸葛亮躬耕在南阳的朋友们,好好去学学历史。别的就不多说了。
第4个回答  2010-06-16
据《出师表》记载,在诸葛亮的自述中是这样写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应该是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