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怎么改变自己的想法?

如题所述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尤其在年轻人中较为普遍。社交恐惧症会使人避免社交场合,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以下是一些帮助年轻人克服社交恐惧症的方法:
首先,积极面对社交场合。尽管可能感到不适,但要勇敢地面对,尝试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可以从简单的开始,比如与陌生人交谈,到逐渐参加更复杂的活动,如聚会和社交活动。逐渐适应社交场合,有助于逐步克服社交恐惧症。
其次,练习放松技巧。社交恐惧症常伴随着焦虑和紧张情绪,因此可以尝试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这些技巧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让人更轻松地面对社交场合。
另外,寻求专业帮助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咨询心理医生或心理治疗师,接受专业的社交恐惧症治疗。专业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曝露疗法和药物治疗等。在专业的帮助下,可以更快地克服社交恐惧症。
最后,要有积极的心态和态度。要坚信自己可以克服社交恐惧症,相信自己可以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色。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
总之,克服社交恐惧症需要时间和努力,但只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采取适当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克服这种障碍。

第一,破担心自己不够好的想法】自卑、敏感的根源是在自己内心有个“我不够好”的种子,害怕别人认为你不好。如果别人认为你好你就认为自己好,如果别人认为你不好你就觉得自己不好,所以会害怕别人给你负面的反应和评价。
这样就把自己的快乐与否的选择权交付给了别人。自己就变的被动了。
然而,即使别人说你不好,你就不好吗?一条鱼嘲笑鸟儿不会游泳,就等于鸟不好吗?
你不够好,这是真的吗?
你好不好是由你自己的想法决定!每颗种子都有自己无穷的生命力,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命特色,每个人都是跟他人不同的足够好的自己!
【第二,破误以为需要获得别人认可的想法】人的痛苦就在于执着的抓取,想通过获得别人的爱(喜欢、接纳、认同)来让自己维持快乐的感受。
人的成长就是面对现实,戳破童年期的美丽的七彩斑斓的肥皂泡泡。鲁迅先生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事实是,根本就没有一个别人的认同你是可以抓的住的。这个误以为能抓住的别人的爱和认同永远不变只是儿童美丽的肥皂泡泡的游戏,一戳一抓就破。所以这只是我们的妄念。
我们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我变的够好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喜欢自己。然而这也是美丽的肥皂泡泡,也是一个幻象。很多人不断的想往上爬,以为爬高了,成就大了,表现好了,别人就会喜欢自己。然而即使当了公司一把手,即使成为国家总统、总理也会被人说哪些做的不够好。
这世界有谁曾被所有人喜欢而不被人骂呢? 好人雷锋有人骂吗?破掉我做好了就会被人认同的妄念,伟人做出对国家对人类杰出的贡献,依然有人说他不好。就连孔子、佛陀、耶稣这些慈悲众生,所有行为都是善行的圣人,也有人说他们坏话。我们以为我们变的更好就会有人喜欢,拼命的向上想自己更美、更有知识、赚更多钱、更多权利和地位,然而,纵然是地位尊为国王,无论国王怎么做都会有一批人骂他们。只要在意执着别人的看法,抓取别人的认同,就会因为自己的念头而受苦了。
所以,爱自己、理解自己是谁的责任呢?实例: 美国乡村歌后卡朋特因想减肥获得歌迷的喜欢而患上厌食症,因营养不良死亡。即使是歌星、影星,成为万人迷,然而只要不懂得爱自己是自己的责任,执着的以为要通过抓取别人爱自己才觉得自己够好的这个念头,而承受痛苦。有谁可以确保别人喜欢自己就不会变化想法喜欢别人呢?
【第三,不在意别人评价】在意别人看法,害怕别人嘲笑,紧张而躲避交往,能真正的自由吗
你唱歌不好听”、“你穿这个颜色不好看”、“你这么笨,学什么数学”.......诸如此类评头论足的话每个人都听过无数次。
在难过的同时,你有想过你为什么要听取、相信他们的评论吗?
我们都在追求自由,可是我们真正的自由吗?
你看婴儿在玩耍的时候,其实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自由的。
他们不会担心自己被人嘲笑,他们不会害怕失败或者是被拒绝,他们最真诚的表达的自己的情绪,他们不会害怕去爱,而且当他们看到爱时,会跟爱一起融化。
他人对你的行为动机的解读,是透过了每个人自己价值观的滤网。
所以当下次别人告诉你,你非常擅长说话或者你非常不擅长说话,都可以感谢他们的反馈。
但也请你记得,你擅不擅长说话,跟他们都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你是流动的、发展的、变化的,所以擅长或者不擅长都不是最终的你。而最终的你,是你选择听从真正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向着你想要的方向成长,并且接纳此刻一切你还成长得不够的地方。
永远不要在意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这样的你,就不会在不知不觉中种下限制自己的信念、价值观。你生命的流动性,复杂性和丰盛性,都由你自己来决定。这,我亲爱的朋友,才是是真正的自由!
【第四,超越自卑】自卑感其实是生命的信使,是提高心理素质的礼物。你不是有一个待解决的恐惧交往的问题,而是有一个正在经由自卑唤醒而展开向内心探索从而开启自己内心的潜能和奇迹旅程。从内心深处唤醒我们的潜能和智慧。
一般有两种人生:问题人生,和智慧人生。把问题当成问题,则给自己制造了对立面,就陷在所谓的问题的陷阱里。而即便没有所谓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胆识去面对人生,还有会这个担心而那个担心。所以眼前的所谓的“问题”、“困境”是来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心胸的格局和智慧的台阶,是开启生命智慧的礼物。越把遇到的人事物当做不幸,越创造自己不幸的人生。心理和行为由于存在惯性,需要系统的心理训练调整,一层一层穿越限制自己的心理反应习惯。穿透目前的阻碍和纠结。体验到生命的本自自在、自由。通过心智模式的层层化解。任何事情不是问题。现在的痛苦其实是你找回自信的台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切发生都是来成就我们的,所有发生都是借事练心,都是生命的礼物,经由这个过程我们活出自在、喜悦的生命状态。一个人不自信,就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卡在自己限制性的信念里,通过破解自卑的心理咨询,和详细的人生目标的梳理,找会自己真正的生命驱动力。从看到别人不好看到自己不好的这种看待事情的心理模式中发现闪光,你就可以看到一切都有恩于你都有利于你,是你生命的礼物,是来滋养你的。这样你就会有幸福感,也会更强大。
【第五,重塑心灵之路】在青少年时期,我也曾经是名很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曾经历过强迫症(反复检查、反复担心各种危险)、社交恐惧症(包括视线恐惧症、余光恐惧症、脸红恐惧症、回避见人、紧张、手抖、说话结巴不流畅、出汗、小便紧张不自然等)、焦虑症及其躯体反应(偏头痛、头晕、失眠、易疲劳)、抑郁低落、性心理障碍、情感婚恋挫折障碍等一系列复杂心理障碍,当时很多心理症状纠结在一起。回想我在20多年前高中的一段经历:曾经非常自卑而变的异常敏感。就是高中时候课间十分钟休息时候,几个同学围成一圈在说话、聊天我就认为他们在说我坏话,几个同学在一起讲笑话,我就认为他们在嘲笑我。上课的时候觉得后脊梁骨发凉,因为觉得别人在我背后戳戳点点的说我学习也不好、也不会玩,什么都不会。谁要是发出什么声音就觉得他们是故意的,对我有意见。现在看其实都是自己因为自卑而过于敏感。那个时候都觉得自己敏感的精神分裂了一样。害怕高考考不上,结果考场里直接晕场,头脑一片空白,不得不读三次高三,参加三次高考。大学里的时候跟任何人说话都害怕说错话,害怕被嘲笑,说话就脸红、出汗、身体发抖、说话结巴。为了拯救自我,经过十年不间断的自我分析和体验,深入的研究心理治疗,一点点的清理自己的心灵创伤,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个过程有失望,有反复,有放弃。庆幸的是自己在无望中也一直坚持着自我拯救,对自己经年的修修补补终于换来改头换面,修通了过去的情结,明晰了自我的人生定位。现在的我恬适而安详,已经完全、彻底的康复。如果你想汇入茫茫人海,心态上就要学会调适。不管世人多么浮躁,你只要无条件的爱与接纳自己就不会盲目自大或自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