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使用电子合同的优势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01

物流行业与电子合同的结合可谓是“珠联璧合”,物流企业在经营中涉及到司机或骑手雇用、运输合同、仓储合同、结款合同、加盟合同等等各个方面的合同签署问题,而且运输的本质,是货物和商品的流转,物流企业必然希望业务拓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因此纸质合同的弊端就暴露无疑:

时效:这一点是最致命的,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异地签署合同暂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通过快递来回,即使是使用顺丰、或者同城急送,也都要花费少则1-2小时,多则数日的时间。第二个方面,如果公司领导不在,或者公章不在的情况下,要等到领导和公章都在了,才能签署,也需要耽误一定的时间。

成本:就像以上所说,物流公司的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合同的签署对象包括甲方、司机、仓库、第三方服务商、加盟伙伴等等,一份合同少则2页,多则十多页甚至更多,而且每份合同要么一式两份,有的一式多份,再加上来回多次的快递费用,签署一份合同的成本需要几十块钱,越是大型的企业,签署的合同越多,每年仅签署的成本就多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风险:风险的含义很多,一方面,纸质合同异地签署的问题就是,你可能不知道签署的是不是本人,使用的公章是否有效,直到对簿公堂,进行鉴定,那么可能损失已经造成且无法挽回了。另一方面,合同是否会在途中丢失,合同的重要内容会不会被竞争对手知悉,等等。合同一旦寄出,这些问题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悬在头顶。

管理:纸质合同的管理需要一定的场所,先不说管理的成本,就说调阅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难度,司机不可能随身携带所有合同,总公司也没法随时查看分公司签订的合同,就算是分公司的员工,想要随时查阅也不可能,也必须要回到保管的地方才能查阅,而且要从陈年累月的合同中找到目标合同,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更不要说纸质合同保管不当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损毁风险。

电子合同融合了多手段身份验证、公司实名验证、本地化部署、CA认证、时间戳固化、在线验签等等,多项先进技术,能够完美解决以上问题:

在线身份验证,通过打通三大运营商、银联、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数据库,能够确保合同签署双方的真实身份,避免冒名签署的风险;

一份合同从发起、传输、到签署完成回传,仅需要1分钟的时间,这样的签署效率,是纸质合同无法比拟的。而且电子合同可以支持多终端签署,只要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ipad等等,都可以完成签署;

合同传输过程中,运用哈希算法进行加密,哈希算法是广泛运用在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算法,是一种不可逆的运算过程,就算在传输中被截获了哈希值,要想破译加密前的文本,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电子合同能够有效防止重要信息泄漏的问题;

合同签署以后,会加盖时间戳进行固化,能够完整记录签署时间、签署状态、文本内容,一旦文档内容进行过修改,系统马上就能进行判断并给出提醒,这是纸质合同无法做到的,在防止合同伪造、篡改方面,电子合同一骑绝尘;

电子合同的管理也更加灵活,随时随地进入电子合同系统,就可以查看所有已签、待签、拒签等状态的合同,而且合同的搜索也变得异常方便,可以按照时间、签署对象、合同名称等信息进行快速定位。

2019年6月12日通过的《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的决定》中,也大力提倡物流行业尽早使用电子合同来替代纸质合同,“鼓励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采用电子合同、电子运单等信息化技术,提升运输管理水平。”

一直以来,物流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国家、行业和企业都寄希望于智慧物流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活力,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物流行业的效率。基于纸质合同的弊端和电子合同的优点,以及政府部门的背书,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子合同是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发展的突破点,是未来的签署方式。

更多物流电子合同内容:

2019-2020中国电子签名物流市场报告

第2个回答  2020-08-30

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是保障电子合同法律效力和便捷高效的最佳选择。

随着“互联网+”遍地开花,电子合同渗入各行各业的速度可能早已超乎了你的想象,最大的原因还是电子合同相对于传统合同的优势

物流快递行业使用传统合同的弊端

    单据易出错:大量物流单据容易造成错配、漏配,且订单管理成本高昂;

    常有意外发生:物流公司在货物的交接、运输过程容易出现突发状况,传统协调方式效率低下。

物流快递行业使用电子合同的优势

    单据线上处理:线上生成、管理物流合同和单据,有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协同效率高:通过电子合同平台高效调度运输全流程,及时实现有效沟通。

总之,电子合同已经进入各个领域,不管是互联网行业还是传统行业,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的利器。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