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忙讲解一下文言文中的“道”字和“得”字的意思,越详细越好

  道
  1、路。《史记 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活用为动词,意为赶路。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晨夜兼道。)
  2、路程:《荀子 修身》:道虽迩(近),不行不至。
  3、方法,措施。《论语 里仁》:(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占有)也。 韩愈《马说》:策之不以其道。 贾谊《过秦论》:行军用兵之道。
  4、规律,道理。《庄子 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
  引伸为道德,道义。《孟子 公孙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史记 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
  5、道家所说的万物之源。《老子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
  后来指道家,道教。如:学道;道家。
  6、主张,思想,学说。《论语 里仁》:吾道一以贯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益慕圣贤之道。
  引伸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刘开《问说》:就有道而正也。
  7、从,由。《管子 禁藏》:凡治乱之情,皆道上始。(都由君主开始。)
  8、说、讲。《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9、读第三声,引导。《汉书 张骞传》:唯王使人道我。(希望王派人引导我。)
  10、读第三声,通,疏导。《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决一个小口子,疏导河水。)
  上面7、8两项的“道”后来写作“导”(繁体是“道”下加“寸”)。
  11、量词。元稹《望喜驿》:一道月光横枕前。
  12、古代行政区域名。

  得
  1、得到,获得,与“失”相对。《孙子兵法 军争》:不用乡(向)导者,不能得地利。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对,正确,指事情做对了。如:古今之得失。 事情之得失。
  3、得意,满足。《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自得,自以为得意。) 王羲之《兰亭序》: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4、贪求,贪得。《论语 季氏》:戒之在得。
  5、能够,可以,表示情况允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晁错《论贵粟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
  6、表示完成。聂夷中《咏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7、实现,达到。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8、通“德”,感激。《孟子·告子上》: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收获,名词。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10、合适,融洽,形容词。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与公甚相得也。
  11、应该,应当。《史记 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2、助词,表示完成或说明结果。白居易《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
  (得无,得毋:1、莫非,莫不是,该不会。《战国策》:日食饮得无衰乎?2、能无,能不。张九龄《感遇》:侧见双翠鸟……得无金丸惧[能不害怕铁丸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