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定义,定理,公理和定律

如题所述

1. 对定义的理解是:
对于一个名词或术语的意义的规定就是这个名词或术语的定义。
例如,“如果整数a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这就是倍数、约数的定义。又如,“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这就是钝角的定义。
把概念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叫做给这个概念下定义。给概念下定义常用两种方法:
第一: 叫做内涵法.
用内涵法定义概念采用如下公式:
被定义概念=邻近的种+类差。
例如,多边形和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种,而四边形就是邻近的种。类差就是被定义的概念区别于种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平行四边形区别于其他四边形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 行,这样便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第二:叫做外延法。
用外延法定义概念,就是把概念所反映的具体对象一一罗列出来。例如,有理数的定义就是采用了外延法。即“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定义有两个任务:
(1)把被定义的对象同其他对象区别开;
(2)揭示出被定义对象的本质属性。
2. 对定理的理解是:
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是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例如,“如果两个数都能被同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它们的和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又如,“对顶角相等”。这些都是定理。每个定理都包含“条件”和“结论”两个部分,条件是已知的部分,结论是从条件经过推理而得到的结果。
3. 对公理的理解是:
人们在实践中反复验证过的,并且不需要再加以证明就被公认的真理叫做公理。
例如,“经过两点可以作一条直线,并且只可以作一条直线”;“经过直线外的一点,只可以作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平行。”
4. 对定律的理解是,在数学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结论叫做定律。
例如,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c+bc,就是定律。
总结:
定义、定理、公理和定律的区别是很大的。他们在各自不同得领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也要认真理解,分清他们的概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