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中的食物相克理论是真的存在吗?

如题所述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食物相克的理论,有的人说吃了这个东西就不能吃某种东西,不然的话,会造成食物相克对我们的生命有危险。但是这种理论纯属是谬论,是根本不存在这种说法的。因为食物相克的这种说法,在2018年315晚会上已经证实了,纯属是谣言。

有的时候食物相克纯属是偶然罢了,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豆腐和蜂蜜一起吃的话会引起耳聋,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食物相克的谣言,可以说,在我国有很多年的历史了,《金匮要略》里面就记载了食物相克,说吃生肉的时候去喝一些乳制品的话,就有可能会产生白虫。对于这种说法,科学家证实了,这是假的,因为有一种虫是寄生在猪肉和牛肉身上的。

如果煮不熟的话,虫卵就会被吃进我们的胃里面,就产生了寄生虫。这并不是食物相克,而是因为某种食物本身就有,才会产生的。有的人吃海鲜的时候喝啤酒的话,确实会拉肚子,但是这并不是说食物相克,而是因为吃的食物不够干净,同时,有吃的太多了,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对于那些过敏的人,更会产生皮肤上的不适,但这绝对不是食物相克。

食物相克纯属是谣言,并且有些人故意利用这些谣言赚钱,我们会发现,无论是网上还是书店,都有这样的书籍,我们用心观察,会发现其实这些作者并没有任何的专业背景,这些书只是速成书罢了。所以说以后不要再相信什么食物相克的谣言了,要相信科学,有的食物在一起吃只是会造成身体不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4
大量人体试验证明:食物相克不科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谢炜教授指出,通过查询中医书籍和文献,没有发现可靠的依据说明食物之间相克,反驳的依据倒是较多。早在1935年,营养学界泰斗、南京大学教授郑集就搜集了民间传说中的184对相克食物,选择同食机会较多的香蕉与芋头、花生与黄瓜、葱与蜜、蟹与柿、蟹与石榴、鲫鱼与甘草、皮蛋与糖等14组食物,让动物和人试吃。结果发现,食后的24小时内,所有被试动物及人的表情、行为、体温、粪便颜色与次数等都正常。这是首次通过科学试验来验证并驳斥“食物相克”导致疾病的说法。2008年,兰州大学与哈尔滨医科大学也做了类似试验,受试者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食物相克”之所以广为流传,有些人甚至深信不疑,主要原因有三点:一、食物中毒、过敏等时有发生,“食物相克”的解释最易理解;二、“食物相克”的当代解释,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真假难辨;三、相生相克的传统思辨依然盛行,科学思维尚待提高。

其中,第二点原因是最让人真假难辨的,因为有一些“食物相克”的谣言确实源自某些科学知识,只是普通人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轻信谣言。下面介绍一下生活中常见的几条“食物相克谣言”的科学解释。

菠菜和豆腐

“菠菜豆腐汤”是家常菜式,但在一些养生栏目里常听到,不建议把小葱、菠菜与豆腐放一起,因为小葱和菠菜中的草酸,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难以溶解的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长期食用易导致结石。专家解析:说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没错,但这并不是坏事。如果菠菜没有和高钙食物一起吃,那吃下去的草酸就会和身体中存在的钙离子,如尿里的钙离子相结合,反而更容易形成结石。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菠菜用沸水焯一下,可去除菠菜中的草酸。

虾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网上传言称,虾含有大量“五价砷化合物”,维生素C会将其转化成剧毒的三价砷,即砒霜。事实上,海产品含的多数是稳定的有机砷,极其微量的无机砷会很快代谢掉,不会跟维生素C反应。另外,我国鱼类砷含量标准是0.1毫克/公斤,而砒霜摄入100—200毫克才有致命危险。也就是说,合格的海产品即便吃10公斤,再加上足够多的维生素C,也不会中毒。何况,化学反应需要适当的条件,不是两种物质相遇就会反应的。事实上,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毒理所曾经做过模拟实验,并未发现砒霜。

柿子与螃蟹

很多人从小就被告知,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否则可能送命。真实情况是,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单宁(也被称为“鞣酸”),成熟后的甜柿子单宁含量能低到0.1%以下,未成熟的涩柿子可高达4%以上。如果大量吃单宁,同时胃中又有很多蛋白质,单宁会让蛋白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并且让胃蛋白酶失去活性。再加上柿子中的果胶、膳食纤维等其他成分,混在一起可能形成“胃柿石”,造成消化道阻塞,从而导致腹痛。传说中的柿子与螃蟹不能同吃指的是单宁含量高的涩柿子,因为螃蟹是高蛋白食物,涩柿子中单宁含量高,一次性大量吃下确实可能发生腹痛。其实,单独吃涩柿子也不保险,因为你不清楚自己的胃里有什么。如果是成熟的甜柿子,那么与螃蟹一起吃也无所谓。

桃子和西瓜

每年夏天都有谣言称,桃子和西瓜同食会产生剧毒。真实情况是,桃子和西瓜含有的营养成分都不特殊,除了水分外,含量最多的就是糖,此外还含有一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少量的蛋白质以及脂肪等常见成分,“一起吃产生剧毒”的反应基础根本不存在,大家生活中的实践也已经验证过这一点。

鸡蛋和豆浆

据传,豆浆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抑制蛋白质消化,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事实上,大豆中的确含有这一物质,但豆浆一定是煮熟了才喝,胰蛋白酶抑制物被灭活,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更何况,豆浆本身就是高蛋白食物,蛋白酶抑制物如果依然存在,肯定会影响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这跟鸡蛋一点关系都没有。

茶叶和蛋

茶叶蛋是国人最爱吃的食物之一,但有人说,茶叶中所含的鞣酸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不利于蛋白质吸收。但是,目前没有任何实验证实茶叶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正常人一天摄入蛋白质为60—80克,而茶叶中的鞣酸最多是几百毫克,即使能结合,影响也不大。

总的说来,生活中流传的“食物相克”的说法大都没有科学依据,特别是大众食物间的“相克”更是经不起推敲。所谓的“食物相克”理论的核心无非是食物间某些成分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然而,对于一般毒性物质(致癌物例外),那句“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是万金油。况且,许多化学反应并不能在人体内发生。

在人类生活史上,许多所谓的“相克食物”必然经常有机会搭配在一起食用,如果某些食物的搭配对人体有明显的危害,那肯定会被淘汰在历史长河中。因此,应该理性和科学地认识“食物相克”传言,用事实击碎谣言!
第2个回答  2019-08-14
在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理论中,并没有“食物相克”之说。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素,而食物间营养素的相互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通过平衡膳食可以进行弥补,但不能简单将其归为“相克”。

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由于食物相克导致的食物中毒案例及相关报道。“食物相克”致人死亡的说法,很可能是偶然巧合,或是食物微生物污染中毒引起,或是特殊体质产生食物过敏的表现,并非食物“相克”。更加要关注的是食物安全的问题。

社会上所谓“食物相克”的理由,一是认为食物含有大量的鞣酸、草酸,与钙结合影响营养吸收。事实上,大部分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草酸,以“菠菜和豆腐”为例,比如大家普遍认为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因为菠菜中所含的草酸和豆腐中含有的钙结合后会产生草酸钙,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虽然草酸能与部分钙结合,但其影响小,没有被结合的钙仍可被人体吸收利用。事实上这两种食物共食只是会影响钙的吸收,但并不是两种食物相克。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因为菠菜中含有的草酸溶于水,只要把菠菜过热水焯一下再和豆腐炖着吃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何况,菠菜和豆腐中还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其他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因此,不能因为食物中某个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而放弃整个食物。

二是认为与食物间发生化学反应有关。以“虾和水果相克”为例,认为虾中的五价砷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发生化学反应,可生成三氧化二砷(砒霜)而引起中毒。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海产品中砷有限量规定。

而砒霜中毒剂量是50mg,根据换算系数计算,即使虾里面含有的砷达到最高限量,并且有足够的维生素C转化,也相当于一个人要吃40KG虾,才能达到中毒剂量。

我国营养学专家曾对所谓“食物相克”食物进行健康人试食实验,连续观察一周,均为发现任何异常反应,研究进一步表明,“食物相克”之说是不成立的。
第3个回答  2019-08-14
其实食物相克理论是真的存在的,主要是古代如果有一些人他们要谋害皇帝或者是谋害一些权利比较高的人,他们一般不会用下毒,因为这样的话很容易被查出来,同时也会连累到自己。所以呢他们会使用一些慢性毒药或者是利用食物相克的方法来杀了他们。就像是皇帝宫中有可能他们所需吃的食物和自己宫中所摆的花会相克。有可能平常脑海是家中义新人,他们不满意自己的丈夫或者是她们丈夫对她们是有家暴的话,他们也会使用一些食物相克的方法把自己的丈夫毒死。所以呢,在这个领域的话,食物相克的理论是真的存在的,因为我觉得的话还是好多东西都是相生相克的。
第4个回答  2019-08-14
食物相克的理论肯定是真的,平时生活中也能知道一些,这不是传言。
比如说柿子不能喝酒一起。这样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
所以说关于食物相克平时也要注意,不过大部分情况一般都没有问题。也不用太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