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达生和楚人学舟原文及译文

如题所述

庄子达生: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

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译文:

通晓生命实情的人,不追求对于生命没有什么;通达性命之情的人,不一定要知道他所没有办法。保养形体必须先用物,物有余而形体不养者有了;有生必事先没有离开形体,形体不离而生亡的人有了。

生之来不能拒绝,他的离去不能停止。悲伤啊!世俗的人认为养育身形便足以保存生命;而养形果不足以保存生命,那么人们为什么值得做呢!虽然不算而不可不做的人,它是免不了了。

要想避免形成的,不如放弃世。抛弃世上就没有累,没有几则正,正是与他再生,再生就差不多了。事情怎么可以放弃生命就怎么能给?抛弃世则形不费力,给人生则精神不亏损。

形体保全精神恢复,与天为一。天地的,万物之父母的,合则成为整体,散则成开始。形体精神不亏损,这对能改变;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已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译文:

楚国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刚转身疾徐,只有船师傅的话。于是我试着沙洲之间,所到之处无不如意,于是任命他为都驾船的技巧,立即向船师,击鼓前进,屡次侵犯在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从桨失去柁。然而,已今天的危险的,这难道不是前一天的到吗?

扩展资料:

《楚人学舟》寓意:学习是一件持久而漫长的事情。学海无涯,最忌讳浅尝辄止,自以为是。

《庄子达生》本篇取开头一句“达生之情者”的前两字“达生”为篇名,合乎全篇宗旨。本篇与《养生主》相类,主要是讲养生之道,环绕着凝神养气这一中心思想,运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寓。

以及意象思维的表达方式,让人领悟其中的玄虚之理。全篇各段思想贯通一致,被认为是《庄子》中比较完整的篇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达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人学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25
【原文】
达生之情者(1),不务生之所无以为()2;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3)。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5),其去不能止(5)。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6)。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7),正平则与彼更生(8),更生则几矣。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9)?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10)。夫形全精复(11),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12),散则成始(13)。形精不亏,是谓能移(14);精而又精,反以相天(15)。
【译文】
通晓生命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对于生命没有什么好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命运无可奈何的事情。养育身形必定先得备足各种物品,可是物资充裕有余而身体却不能很好保养的情况是有的;保全生命必定先得使生命不脱离形体,可是形体没有死去而生命却已死亡的情况也是有的。生命的到来不能推却,生命的离去不能留止。可悲啊!世俗的人认为养育身形便足以保存生命;然而养育身形果真不足以保存生命,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呢!虽然不值得去做却不得不去做,内中的操劳或勤苦也就不可避免。
想要免除操劳形体的情况,不如忘却世事。忘却世事就没有劳苦和拘累,没有劳苦和拘累就算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就能跟随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跟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也就接近于大道了。世俗之事为什么须得舍弃而生命途中的痕迹为什么须得遗忘?舍弃了世俗之事身形就不会劳累,遗忘了生命的涯际精神就不会亏损。身形得以保全而精神得以复本还原,就跟自然融合为一体。天和地,乃是万物(生长、繁育)的父体和母体,(阴阳二气)一旦结合便形成物体,物体一旦离散又成为新的物体产生的开始。形体保全精神不亏损,这就叫做能够随自然的变化而变化;精神汇集达到高度凝聚的程度,返回过来又将跟自然相辅相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