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盘菜,为什么第一次很好吃,之后却越来越难吃?

如题所述

去餐厅吃饭,感觉到有盘菜味道特好。一人赞叹,众人跟风,于是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意犹未尽,于是再点一份。筷子一拥而上,吃着吃着却很少再举第二筷,因为吃在口里的感觉总是与原先的有差别。这盘菜仅仅可能吃动了一点点,之后被冷清地搁在一旁,无人问津。

相信在餐厅吃过饭的人都有类似经历、相相同感受。人还是这个人,口味还是这个口味,菜还还是那道菜,为们什么却前后判若两“味”,反差如此之大呢?可能与妙菜的水平、菜本身的质量有关,比如厨师不同,工艺不同,火候不同,原料不同。菜的味道是个系统工程,要想复制相同的味道,哪一个细节不同都会产生差异。如果在同一日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个人烹调,区别是细微的,一般难以觉察,但重要的还是味蕾出了问题。即使是菜无任何区别,哪怕与第一盘一样,是原汁原味的,再吃怎么也难以找到当初的感受,吃不出那种味道。这就叫做“少吃多有味,多吃有点味”。

少吃多了回味,多吃味同嚼蜡。吃得恰到好处,想吃又已经没有。记忆就成了回味,一遍遍搜索,那美好的感觉点点滴滴汇集,记得那香、那甜、那辣、那咸、那色,陶醉沉湎,口口舌生津,如此不舍,刻骨铭心,挥之不去,常忆常新。而吃得不留余地,“就让我一次吃个够”,饱了足了,就可能厌了、烦了、嫌了。已经是那么回事,完全彻底享受了,体会了,了解了,也把所有的空间塞满,神经麻木,不会再想到那么子事。

少吃多了向往,多吃只图眼前。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没有吃够的,总是最想。如果好那“一口”,心总会是痒痒地牵挂,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时候再吃,有吃真好,吃到真好,憧憬、期盼、重温“吃”梦,大快朵顾。

欲吃还羞,吃了还盼。有盼头的日子总会是牵挂着过,有梦想的时刻总会是惦记着数。日月轮回,新鲜不,每天的太阳都会是新的。而多吃只原酸就过,不图以后事,生生地拒杀后路,如同折断理想的翅膀。

少吃多了追求,多吃急功近利。尝到了美味佳肴,激活了味蕾的感受,那味道虽吃犹存,那感觉珍藏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于是跟着感受走,寻线好味道,难以释怀,不会轻易放弃。于是就有了不断的追求,有追求的日子总是生动、甜蜜、鲜活的。而多吃会“一剑封喉,把原本美好好的享受推残得如同雨后梨花,霜打茄子,生生破坏。即便还是如此美丽,欲望却因麻木而难以复活。

凡事都有个度,这个度其实靠自己把握。人是个很奇怪的动物,难就难在有时候自己都难把握自己。

为什么会产生审美疲劳?因为再好吃的东西如果反复吃,不断吃,勉强吃,也会变得望而生厌,会很难吃。换一种口味,才会带来新的感受,如果不由着性子,控制住自己的欲望,留下肚子,留有余地,欣赏而不糟蹋,才会留有余味。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好的印象才不会被破坏,好的感受才不会扭曲。因为贪吃,不由自主,以至有人总是难以满足,总是羡慕别人拥有的,不断追求还没有得到的,总是“吃着碗里,还看着锅里”。对已经得到的不属一顾,对自己拥有的不值一提。迷了心智,乱了阵脚。

跳起来摘的桃子味道总是比随手可摘的桃子给人的味道要好。味道就出在这一“跳”,这一“跳”是一种参与与付出,希冀与追求。太容易得到的总是太平凡、太一般,跳摘比平摘当然要难,有B时人的区别就这样形成。

有位外国诗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每年就只写那么十几行诗,但是却在许多国家流行,就是因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人心,少而精,多少人仰望期盼。也有不少作家高产,作品是多了,而响应者寡。这其实与吃菜的感受差不多,文学也是“少吃多有味”。做人处世有时是不是这个道理?

只是在这个喧嚣浮华的年代里,不少人难以放慢前行的步伐。“少不如多吃”,“后吃不如现吃”,先吃了再说,吃够了再说。至于以后有没有吃,好不好吃,那是以后的事,而以后的事又难以预料。这样,一切就变得如此现实,如此冷漠,如此残酷,如此陌生。眼前可能只是短暂的,将来的毕竟太遥远。只图眼前,自己的才是真实的,别人的只能属于别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