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说都听不进去,不如试试这5个办法

如题所述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小毛病,也势必会和我们发生冲突,今天列了八种你一定会遇到的状况,结合澳洲育儿专家的一些建议,和大家分享最有操作性的方法。不靠高压和所谓的父母权威,你的孩子照样能接受你的建议。

1孩子总是拖拉,不肯上床睡觉 没用的说法:

快点快点,都很晚了,别玩了,赶紧睡下。(唠叨命令式的最无效)

我们可以这样说:

再过10分钟,我们要上床睡觉咯。(给出事实,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让他感受被尊重)

也可以:

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咯,我们是先洗洗还是先讲个故事?(督促的方式是提供选择的)

宝宝当时这样想:

我一点也不困,不想睡觉。我想再玩会儿,做点有趣的事。我也还不懂时间的概念呢。但是妈妈告诉了我睡觉时间,让我遵守它,同时也给予了我尊重,我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做。我要努力做到,好好睡觉。

2孩子边吃饭边玩

没用的说法:

别玩了,吃饭像吃饭的样子,快给我坐下,快吃。(又是唠叨)

我们可以这么说:

宝宝,吃饭必须坐在饭桌前。我们吃完了饭,再玩玩具吧。让我看看,你既能吃得好,也能玩得好。(规矩不得改变,要明确告知,之后给予鼓励。)

如果还是不肯,就告诉孩子,“那我们吃饭了,你玩好了过来吃!不过我们吃完了,也就收掉咯!

宝宝当时这样想:

其实,我还没区分吃饭和玩是两回事,现在我明白了;或者我这会儿还没饿呢,真的不想吃;我玩得正欢呢,你们又要打断我,我就是不想你们说什么就做什么,不过你们都吃饭了,我一个人玩好无聊啊,还是跑来和你们一起吃饭吧。(请记得,如果他跑来了,别吝啬你们的赞美哦!)

3孩子看电视时间很长不肯关

没用的说法:

你都看得很久了,怎么还在看,要关掉了。随后“啪”直接关掉。(命令、责备,让人听着就接受不了)

我们可以这么说:

时间快到了哦,十分钟后我们把电视关了!(提前告知)

或者:

时间到了,是你关还是我关?(给予选择)

宝宝当时这样想:

爸爸妈妈,电视那么好看,我正看得起劲呢,我还不想关。不过你提醒我时间了,好 ,我知道了。你关还是我关?当然我关,我才不想被你控制呢!

4孩子爱发脾气

没用的说法:

你干嘛发脾气?发脾气不是好孩子,再发脾气,我不理你了。(不耐烦、威胁)

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看你很不高兴,你可以慢慢和妈妈说说,也可以想想做什么可以开心点哦!(孩子还不怎么会表达时,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找他可能有兴趣的东西让他看)

宝宝当时这样想:

我很不高兴,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把它正确表达出来。我看到过别人发脾气,以为这样宣泄是可以的。你们能理解我,真的让我舒服了很多。

5孩子一得不到满足就哭闹

没用的说法:

不要哭了,哭什么哭,你再哭,再哭,不准哭。(不耐烦、命令)

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等你哭完,然后一起商量看怎么办。你想对我说什么?(等得孩子回答你)是想出去玩会儿?还是想再吃个饼干?还是?(孩子会告诉你)

宝宝当时这样想:

哭是个有效武器。之前我哭你们答应过我的要求,所以这次我也哭。恩,我有时候也的确不知道除了哭,该怎么表达自己的要求。你们这样说,我知道了,以后可以不用哭,好好说。

6孩子一定要买不要或者不合适的东西

没用的说法:

你怎么见什么买什么?家里已经有很多了,今天不给你买。(指责)

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不能给你买。请记住这个道理:我们谁都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温和坚定)

宝宝当时这样想:

从小到大,你们给我买书、买玩具,买了很多东西。我没说要买,你们都给我买了,现在我想要了,你们就该给我买啊。当你们这样说时,我明白了,原来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我才懂。

7孩子总是打别人

没用的说法:

宝宝不能打别人,这样是不对的,你明白了吗?(说教)

我们可以这样说:

宝宝,如果别人打你,你会疼吗?你愿意别人打你吗?如果你不愿意别人打你,你就不能打别人。我们一起想想,不打人的话,还能做点什么?(运用同理心,让孩子去感受,说明道理,让他自己去思考消化)

宝宝当时这样想:

我着急了想打人;我想引起别人注意,我打人。我看到别的小朋友也打人,我学来的,以为是可以的。你们这样说,哦,我懂了,我不想被别人打,所以我以后不会打别人。

8孩子被别人打

没用的说法:

啊,让我看看,谁打你了?是不是很疼?下次,你也要还手打他们。(加大矛盾、粗暴)

我们可以这样说:

你能和妈妈说说,他们为什么要打你?(听孩子说)那你就说妈妈也知道你很难过,不过你很棒,说明你很信任我,和我说了。下次要用手挡住他,保护好自己,也对他说,“你不能打我”。而且,你要记住:你不还手并不是你怕他。(倾听,并给出引导,提供有效的方案)

宝宝当时这样想:

爸爸妈妈,我被别人打了,心里有点难过。我不知道,要怎么做才好。现在我知道了。

特别想说,有时候孩子被打,我们当爸妈的觉得很心疼,然后拼命问他怎么样怎么样。但其实很有可能孩子完全没有那么受伤害,他自己完全抵御得了。而我们这么紧张,反倒让他觉得难受和慌张。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应对也是很重要的一课,我们要教会他们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而不是无谓的紧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7
孩子怎么说都听不进去,不如试试这5个办法
一、多叫一次起床,就晚起10分钟
很多家长向我吐槽,孩子每天都要睡懒觉,每次都急急忙忙地起床,早餐都来不及吃,放假更加起不来,根本就没有清早起来读书的习惯。
而且怎么叫都叫不起,去掀他被子还要发火。一个好习惯都养不成,怎么可能有好成绩嘛。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一位咨询师说的自己家的例子:女儿放假睡懒觉,他的夫人隔一会儿就到床边说一句“起床啦”“睡太久了会头晕的”,但是女儿没有反应。
然后他对夫人说:“你多说一句,她就晚起来10分钟。”结果还闭着眼睛的女儿突然蹦出一句:“老爸说得对!”
为什么喊孩子起床总是喊不起?为什么我多说一句,反而让孩子更加晚起了呢?到底要怎样才能让孩子听话呢?
二、建议为什么会起反作用?
《影响力》的作者西奥迪尼,在他的另一本书《说服力》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员将公园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张贴的告示写着“很多游客偷拿了硅化木,破坏了公园内的自然景观”,第二部分张贴的告示写着“为保护本公园的自然环境,请不要带走园内的硅化木”,第三部分没有张贴告示。
实验结果出乎公园管理方的意料:第一部分硅化木的失窃率高达7.92%,简直就是鼓励盗窃;第二部分的失窃率为1.67%;第三部分失窃率为2.92%。
为什么第一部分的失窃率这么高,甚至比没张贴告示还要高呢?
书中得出的结论是:当建议或者提醒有负面含义时,人们就会往相反的方向行动。
那么前面提到的叫孩子起床的例子,也含有负面的意思吗?
当然啦。我们可以感受到,喊起床的时候,家长们给了孩子一个负面的暗示:你是没有自控能力的,所以得由我提醒你。尤其是当家长带着不耐烦的情绪时,孩子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否定。
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对家长的抵触情绪,家长的提醒自然就毫无作用,甚至越起到反作用。你说我起不来我就真的不起来,哼。
类似的例子在家庭中屡见不鲜。前几天放假,我到阿姨家玩,和高三的表妹一起看《奇葩说》。阿姨过一会儿就端着菠萝过来了,问我们在看什么。
我当然得帮着我表妹说话了,我得告诉阿姨《奇葩说》是对表妹的学习有好处,因此我大肆吹嘘这个节目内容多么丰富、主题多么深刻(当然,《奇葩说》担得起这些夸奖)。
阿姨听了果然很开心,对表妹说:“这个节目很适合积累作文素材嘛,小小(我表妹),那以后我和你一起看,晚自习回来看。”
表妹一点反应也没有,眼睛盯着屏幕,冷漠中带着一丝不屑。
为什么表妹对一个明显对她有好处的建议如此不屑一顾呢?我觉得是因为阿姨的建议中暗含了作文水平不高的否定,所以表妹感觉很不爽,回了一个冷漠脸。
也许有人会说,这难道不是因为逆反期吗?
那我还能举一个我学姐的例子,学姐二十多岁了,她和我说过,她在备考教师编制那段时间,有一次在休息时看剧。一集快看完了,她准备看完就去学习,但是这时她妈在旁边说:“玩多久了,还不去学习。”
于是她瞬间决定再看一集。
学姐妈妈的话里同样有负面的含义:你是没有自制力和上进心的,所以我要提醒你。因此已经过了叛逆期的学姐依然不为所动,反而就要“堕落”给妈妈看。
实际上,家长给孩子的建议很多都是很好的,家长们给孩子建议,都是想要他们能够进步啊。
但是建议的效果总是事与愿违,不仅没能让孩子听进去,反而把关系弄僵了。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尽量听进去我们的建议呢?
三、五个可行的方法
1.释放善意,而不是否定
其实,我们在建议中,带有对孩子的否定是很难避免的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直说孩子的问题,就会让我们的建议效果大打折扣。
那要是不说话呢?
既然直说就是会让孩子排斥,忠言就是会逆耳,那么我们不说话,也就不会有听不进去的问题了啊。
那不说话怎么办?怎么让孩子接受建议呢?
我们可以用行动释放善意。
比如在文章开头睡懒觉的例子,妈妈改变了一直叫女儿起床的方式,而是直接在床上给女儿按摩。
一按摩,女儿马上就笑了,有点不太好意思,于是和妈妈说:“哎呀,别按啦,我起来啦。”
人都是有互惠心理的,这是人的本能。当女儿睡懒觉时,妈妈不说话,就不会给女儿传递否定。
妈妈给女儿按摩,是在释放对女儿的关心和亲密,女儿感受到了来自妈妈的善意,自然而然地想要回报妈妈。既然妈妈是想让我早点起来,那我就起来咯。
又比如我表妹的例子,我阿姨可以在之后某个时候,在客厅里放《奇葩说》,把声音开大,自己看得笑成花一样,表妹就算不用说,也会自己凑过来看。
就算没有凑过来,如果阿姨说一句,哈哈哈这个太搞笑了,你快来看。表妹也会很愿意过来看的。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建议时,容易表现得目的性太强,这很容易招致孩子反感。
我们不带目的,只是分享一个有意思的东西,是释放单纯的善意;如果看个视频还要带着搜集作文素材的任务,真是好大的压力啊。
用对对方好的行动来释放善意,对方自然会用行动来回报你的善意,这不是一句鸡汤,而是一个可实操的方法哦。
2.让他们关注自己
家长和孩子冲突的根源往往是:家长为了孩子好,而孩子感受不到家长们是在对他们好。
为什么呢?因为家长是从自己的角度要求孩子的,这个建议也许对孩子真的有好处,但是孩子感觉是家长强加给他的,那即使是好的建议,他们也不会听。
怎样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建议不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而是真的为他们好呢?
我们要让他们关注他们自己。
比如说有一个女生想考武汉大学,父亲就在女儿生日那天送她武汉大学的精美图册,去武汉出差就带回来武大的邮票和明信片,3月份就带女儿去武大赏樱。
女儿就会感受到,她的理想是多么美好,自然产生了追求理想的愿望。而当她意识到自己与理想还有差距的时候,就会自然有动力努力学习。
就算家长不知道孩子有什么理想,也可以送一套全国著名大学的图册,让他们感受到,读一个优秀的大学有多么美好。
家长想要孩子努力学习,就要让关注自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理想实现了有多么美好,让他们知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3.换个建议人
前几天我问了一个高中学生,你爸妈让你好好学习,你听他们的话吗?
他说,我从来不听。
然后我又问他,那你爸妈对你说什么,你会听呢?
他说,他让我不要抽烟我会听。
为什么呢?
他接着说,我爸还要我好好读书,他什么时候在家摸过书?但是我每天看他夸张的咳嗽、夸张的吐痰,很明显深受其害,所以我肯定会听。
这个同学的话启发了我,原来建议和建议人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平时不怎么学习的家长如果告诉孩子该怎样学习,孩子很难听进去。但是如果是高晓松的父母告诉他怎么学习,他能不听吗?
而且很多时候,某些方面的建议就是不适合由家长提。大多数学生就是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所以家长一管多了,他们就是会不爽,结果重复了无数遍的争吵还是会如期上演。
所以,我们得换个人提建议。
在学习上,最好的就是找一个孩子欣赏的学霸哥哥或者姐姐来鼓励他啦。
孩子感觉到这些哥哥姐姐和他们是一类人,都是学生,但是他们很优秀,自然就产生了亲近的想法。而他们的好习惯和好方法,因为这层崇拜和亲近,也更能够让孩子听进去。
这个方法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在孩子和哥哥姐姐沟通完之后,家长不要问孩子:你和哥哥姐姐沟通得怎么样啦?他们说什么啦?这些相关的问题都不要问。
原因还是目的性太强。孩子会感受到,原来这还是我父母对我的安排,原来他们还是要管我的学习,原来他们还是不信任我。这样,哥哥姐姐的建议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4.注意场合
向孩子提建议的场合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时候家长的建议,阻碍了当时孩子正在做的事,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让孩子反感。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如果你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你10分钟后就要去和闺蜜聚会,但是你还没有挑好要穿的衣服,妆也才画完眉毛。
这时你七岁的女儿缠着你要你教她写数学作业,你的反应可能会是什么呢?
“哎呀,这都不会,找你爸爸去!”
同样的道理,很多家长给孩子提建议时,场合总是不太对。
比如说,一家人在吃饭,电视里在放对外国人的采访,这时候爸爸问儿子:“儿子,这个人说话你听得懂吗?”
儿子顿时感觉非常尴尬,一句话都不说。
爸爸接着说了一句:“要好好学英语啊。”
儿子还是沉默。
这次建议显然没有起到效果,但是这样的“尬聊”在家庭中真是屡见不鲜。
很多家长都喜欢在吃饭时给孩子建议,但是孩子觉得,我现在就是想吃个饭,你为什么还要说我?
因此,如果家长给孩子提建议时,孩子手上有其他事,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一方面,孩子感觉到家长处处都在挑我的刺,没有人会对一个突然出现的负面评价感到开心的。另一方面,孩子根本没做好接受建议的准备,猝不及防,怎么能很好地接受建议呢?
所以,我们要避免在吃饭、散步、孩子在娱乐等场合提建议,而应该事先告诉孩子,现在我要给你建议了。
比如说,提前告诉孩子,我有几句话要对你说,我们去书房说吧。
孩子这时就能放下手机,走到书房,做好心理准备,专注地听家长给他们的建议了。
5.给孩子有不同意见的余地
有时候为什么给孩子提建议会把孩子搞火呢?
因为有时家长的语气,并没有给孩子提出不同意见的余地,家长们的语气是不可置疑、不能反对的。
其实和任何人都用一种不可置疑的语气沟通,都会招致反感的。
所以孩子也同样会反感的,这是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规律,并没有因为他是我儿子,她是我女儿而改变。
所以我们可以用商量式的、给孩子反对余地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我觉得这件事应该这样更好,你觉得呢?”
“这样会不会更妥当一点呢?”
“我更喜欢这样,你呢?”
“这样真的很不错啊,对不对?”
而且实际上,我们也真的是在商量,因为孩子就是有可能不听家长的,我们需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这样我们自己也能降低期望值,不会因为孩子不听我的而不开心。
还是那句话,大多数家长和孩子起冲突的原因,是家长为了孩子好,而孩子感受不到家长们是在对他们好。因此我们换一些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和爱,就能让他们真的变得更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