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平准书原文及注释翻译

如题所述

《史记·平准书》原文及注释翻译如下:

原文: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翻译:

汉朝刚刚建立时,承接了秦朝的弊端。男子汉只能从军旅,老弱转送粮饷,工程量巨大导致财力匮乏。以至于皇帝不能装备四匹相同颜色的马来拉车,而将相只能乘坐牛车,平民百姓没有存粮。在这种情况下,秦朝的钱币太重难以流通,于是命令百姓新铸榆荚钱,同时规定一黄金一斤,废除或简省秦朝的一些苛刻的法令和禁条。

但是那些不守法令、唯利是图的人,却囤积居奇造成物价飞涨,一石米卖到了一万钱,一匹马的价值是一百金。天下已经平定,高祖才命令商人不能穿丝绸乘车,加重租税以使商人受困苦侮辱。孝惠、高后时期,因为天下刚刚安定,又放宽了商贾的律法,但是商人的子孙还是不能做官吏。评定官吏的俸禄,估量官府的用度,以此向百姓收取赋税。

《史记·平准书》的表达思想:

1、重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史记·平准书》强调了汉初社会的贫困和经济的萧条,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司马迁认为,汉初的贫困状况与秦朝的暴政和战乱有关,而汉武帝时期的政策则是为了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司马迁在文章中提到,汉武帝时期通过调整物价、加强货币管理、减轻赋税等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2、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

《史记·平准书》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这是当时的一种新经济思想。司马迁认为,国家应该通过政策手段来调节物价、管理货币、控制市场等,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目的。这种思想与现代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司马迁的主张是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3、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

《史记·平准书》中还体现了司马迁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关注。司马迁认为,一个好的社会应该给予每个人公平的机会和待遇,而不是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他批评了不法商人和豪强地主的囤积居奇、操纵市场等行为,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百姓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因此,他主张国家应该采取措施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社会的正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