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土战争第三时期有哪些结果?

如题所述

伊土战争第三时期始于18世纪初,土耳其苏丹艾哈迈德又对伊朗发动战争。1723年春,土军乘萨菲王朝崩溃之机侵入外高加索,相继占领第比利斯、整个东格鲁吉亚、东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同时,土军还征服了伊朗西部的卢里斯坦省。1724年6月,俄土《君士坦丁堡条约》在伊斯坦布尔签订。条约规定,1723年俄伊彼得堡条约列举的里海沿岸所有地区转归俄国,外高加索其余地区、伊朗西部和克尔曼沙阿、哈马丹两城转归土耳其。

强占大片领土的土耳其仍感不足,在1725年,又进军伊朗东部并攻占加兹温。1730年,伊朗的实权人物纳迪尔率军打败土军的进攻,并将其驱逐出哈马丹、克尔曼沙阿和南阿塞拜疆。塔赫马斯普二世为提高个人声望,令纳迪尔镇压阿富汗阿布达利部施拉桑起义,自己亲征土耳其,但在1731年的哈马丹城下一战被土军击败。1732年,他被迫承认土侵占的阿拉斯河以北外高加索永久归属土耳其。1732年,纳迪尔推翻塔赫马斯普二世,并同俄国签订《拉什特条约》(1732年),答应肃清外高加索土军后把库拉河以北归还俄罗斯,以换回吉兰省。1735年6月,纳迪尔率7万大军在卡尔斯城下打败了8万土军。1736年,纳迪尔即伊朗沙赫王位,着手改组军队,扩大军队数量和改善装备,特别注重发展炮兵。他的军队近代化计划得到法军事专家的帮助。萨菲伊朗重新统一稳定之后,纳迪尔沙赫为夺回土耳其控制的阿拉伯伊拉克和外高加索,于1743年对土再次发动战争。3年的伊土战争未分胜负。

16~18世纪的伊土战争除各族人民遭到大批屠杀外,任何一方均未获胜。战争阻碍了两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这些落后民族和多部族松散联合而成的封建国家的崩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