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睡不醒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可能有以下原因: 1、夜间睡眠差,或睡眠时间过短,或有睡眠呼吸暂停,即睡觉时打呼噜,并有呼吸间歇现象,影响了睡眠质量;时间长了使生物钟紊乱。 2、疲乏、嗜睡,伴有头晕、头脑不清,可能是早期神经衰弱的一种表现。 3、营养不足:能量摄入降低,营养不足容易导致困乏爱睡。补充蛋白质,会使嗜睡好转。 4、其他疾病因素: 1)肥胖:体重超重也会引起白天过度困倦; 2)抑郁症:可能是白天过度困倦的主要诱因,抑郁症患者,白天感到过于困倦的几率是正常水平的3倍。 3)糖尿病:白天过度困倦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出现日间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近2倍。 4)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患者由于基础代谢低,常有嗜睡的表现。 因此,出现困乏、嗜睡,应先查找以上原因,必要时做血糖、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除外病理性的原因。 对无明显原因者,则不必忧虑,消除困倦的方法主要是: 1、重新调整生活节律: 大脑中存在着管理时间的神经中枢,即所谓的生物钟。工作、学习、活动、娱乐以及饮食要有一定的规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造成生物钟的紊乱、失调。因此,白天要集中精力工作,中午可小睡片刻,夜间则要保证睡眠质量,这样就会把紊乱了的生物钟重新调整过来,白天就会有充沛的精力。 2 加强体质锻炼: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整大脑功能,促使大脑疲劳的恢复。另外,运动能明显改变人的情绪,坚持长期锻炼,能增强体质,有利于正常生物钟秩序的建立。 3、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工作或学习的目标,给自己施加一点压力,这样工作或学习起来就有了动力和兴趣。就会感觉时间过的快,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此外,还可安排或参加一些有兴趣的活动,白天就不会感觉困倦了。
麻烦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5
从儿童期到老年期,REM睡眠与NREM睡眠的δ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提前10周出生的早产新生儿,其睡眠时间的80%为REM睡眠;提前2~4周出生的新生儿,其睡眠时间的60%~65%为REM 睡眠;足月新生儿的REM睡眠时间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50%;2岁时的REM睡眠时间降到总睡眠时间的30%~35%;10岁的只有25%;青春期以后约为20%,以后大致稳定在这个水平上,直到70岁以前很少再有改变。因此,REM睡眠的时间由出生时的8小时左右降到青春发动期及稍后的1.5~1.75小时。由于REM睡眠时的脑电活动呈去同步化,这很象醒觉状态下注意力集中状态,而REM睡眠时大脑的耗氧量大于醒觉时;加上童年期REM睡眠的时间变化与大脑皮质联络纤维的发育及大脑髓鞘发育的时间相平行。因此,有的学者认为,REM睡眠对于儿童脑部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有点类似体育锻炼对肌肉发育的作用。 睡眠时间(NREM睡眠三、四期)从童年到老年也慢慢减少,60岁以后基本上没有NREM第四期睡眠。这种情况与晚间自发醒来的次数增多有关。研究发现,70岁的老年人比20岁的青年人夜间醒来的次数要多6.5倍。 睡眠时间从童年到老年慢慢地减少,但NREM睡眠的一、二期却逐渐增多,这说明即使是健康人,年纪大了,睡眠的质量也会下降。婴幼儿期是整个机体,特别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脑力和体力活动都十分活跃,而这时正是睡眠量最大,REM睡眠时间最长的时期。老年期脑力和体力活动都减少,睡眠量明显少于正常儿童,而痴呆老人的REM睡眠量也减少。此外,另有研究发现,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RE M睡眠量也明显少于同龄的健康儿童。以上情况都表明,REM睡眠与脑力活动呈平行关系。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发现,与每天睡八小时的人相比,每个工作日睡眠时间达到9-10小时的人似乎有更多入睡和睡眠品质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他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半夜醒来、晨间早醒、醒来后无法再度入睡以及日常活动时疲倦等等。 此外,与每天八小时睡眠者相比,每晚只睡七小时的人也表示他们入睡更难,早上醒来时更少感觉神清气爽。 《身心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期刊发表的这项研究结果表示,希望获得一夜安眠的人可能不必把睡眠目标定在八小时以上。 研究报告作者克里普克(Daniel Kripke)表示,对于每晚睡眠超过八小时或八个半小时的人来说,考虑减少一下睡眠时间“也许是个好主意”。但他也谨慎地表示,要想证明这一点还需要更多研究。 此前的研究已显示,长期睡眠不足具有潜在的危害。比如有一份报告表示,一个人如果习惯上每晚睡眠不到七小时,那么在一定期间内死亡的风险就高于睡眠较多的人。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连续多晚睡眠不足,即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就会像连续两晚不睡觉一样对人体的精神造成伤害,出现反应能力减慢、不能保持清晰思维现象。31日在沪召开的“关注睡眠健康”专家论坛会上,中国睡眠研究会透露了上述信息。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临床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明介绍,由于一些工作性质所决定,三班倒引起体内生物钟紊乱,又要求脑子高度集中,使脑子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到了该睡眠的时候就很难进入睡眠,这种状况在39-54岁年龄段尤为突出。“雪上加霜”的是年轻人睡不着觉时大多有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喜欢饮用咖啡、浓茶等兴奋饮料,喜欢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听耳机,这部分人群睡眠时间最少,而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保证在7小时以上。 这次全国性的调查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的,在10455份有效单个样本中,有27.3%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有睡眠障碍,42.3%的人没有采取任何药物治疗的措施。 由此可见:人在一天睡眠的时间最好在6——8小时之间,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助您!
第2个回答  2014-04-25
楼主你好!春节愉快!可能你的睡眠质量不好! 睡眠时间的长短、睡眠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状态、工作和学习效率。如何保证充足的睡眠呢?建议大家不妨试试以下的“睡眠保健”方法—— 按摩涌泉穴 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可以自己按摩涌泉穴: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回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就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梳头松弛神经 睡前梳头有利于血脉通畅,可增强脑细胞营养供应,延缓大脑衰老。而睡前梳头,则可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在一天的紧张工作之后,梳一梳头部,可使神经松弛,消除疲劳,使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 梳头的梳子应尽量采用牛角梳、玉梳、木梳,梳齿不要过尖和过密;梳理用力要适度,不宜太轻也不可过重;梳理速度,不能过快也不可过慢。每次梳理时都要做到快慢适中,用力适度,梳到意到。要全头梳,最好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10分钟。 适度有氧运动 适当的运动是指运动后感到愉快而不疲劳的运动。睡前6小时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要注意不要在临睡前运动。最好快步走30分钟,然后慢步回家,再用热水泡脚(浸过足背部),能够帮助睡眠。体质较差的人,适合太极、气功、散步等缓和的运动。体质较好的人则可以进行慢跑、自行车慢速骑行等低运动量的有氧运动,给身体增加活力。 睡前热水足浴 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促进足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足部穴位较多,热水的刺激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患有失眠和足部静脉曲张者。 建议睡前泡脚15-30分钟,水温宜30℃-40℃。如果有条件,每晚睡前30分钟洗个热水浴。 足浴疗法: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专家建议]快速入睡八法 1、睡觉前先洗个澡,使身体放松,因为洗澡可以提高体温,使人困倦。睡前洗澡要养成习惯。 2、上床睡觉前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胡思乱想,有事情可以留到明天讨论。 3、可以饮一杯温热的牛奶。饮温热饮料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可以使身体放松。 4、睡前1小时要远离电视,因为电视屏幕闪烁的光线会使人神经兴奋而影响睡眠。 5、请把忧虑暂时放在一边,不要去想它,闭上眼睛静静入睡。 6、进行深呼吸,听节奏缓慢和不会令人心情激动的音乐或歌曲,使混乱的心情随着音乐节奏缓和下来。 7、读一些容易拿起来、也容易放得下的书,读一些容易理解的文章,如短篇故事、喜剧故事,或者你童年时喜欢的故事等。 8、睡不着觉时,请保持安静,什么事也不要做,以使精神集中起来,尽快入睡。 [小贴士] 这些食物能催眠 食物与睡眠有一定的关系。若在睡前稍吃一点催眠食物,更容易入睡。 牛奶:睡前喝一杯牛奶,其中的色氨酸量足以起到安眠作用。饮用牛奶的温饱感也增加了催眠效果。 核桃: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桂圆: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等。 莲子:心烦梦多而失眠者,可用莲子心加盐少许,水煎,每晚睡前服。 食醋:劳累难眠时,可取食醋1汤匙,放入温开水内慢服。饮用时静心闭目,片刻即可安然入睡。
第3个回答  2020-07-06
总感觉睡不醒还是因为睡眠质量不好吧,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刺激控制:当有困了才上床,卧室只用来睡觉。
2、睡眠限制:将在床上的时间减少至估计的总睡眠时间(最少5小时)。当睡着时间与在床上的时间达到90%以上时,每周增加15分钟在床上的时间。
3、放松:意念训练、冥想、听催眠音乐
4、认知疗法:改变对睡眠的错误观念和态度,不要因为失眠而恐慌。
5、纠正外在因素:如环境干扰、卧室温度、饮酒、咖啡因、尼古丁等。
6、根本入手:每天服用眠梦香,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入睡快,改善睡眠,延长深睡,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第4个回答  2020-04-1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