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抑郁症最佳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医生说,抑郁症最佳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在中国,抑郁症的防治形势也是不容乐观。覆盖全国31个省份、超过30000人的调查中就发现,在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已超过3%,抑郁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会致残,抑郁症会使人损失超过6个健康寿命年,在各类精神障碍排列首位。

中国抑郁患病率为什么高于西方国家?

一、就诊比例不同: 西方社会对精神类疾病非常重视,50%的人群得到常规导致了,而中国只有8%的人接受专业诊疗。

二、对心理康复理解程度不同: 西方国家大多数人群在遇到不顺心时候会积极主动地找专业的心理康复专家进行咨询,治疗。而在中国大多数人觉得找心理专家的人是有精神病的,带着普遍的偏见。

三、患者和家人对这类疾病的理解程度不同: 大多数中国患者自卑,有“病耻感”还有人认为“抑郁”是想多了、软弱地表…很多患者羞于治疗、羞于服药。

抑郁症的病因到底是什么?

抑郁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中枢神经递质紊乱、部分核团异变海马等相应脑区的细胞凋亡、大脑功能出现问题。

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 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

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抑郁症高发的三类人群:

一: 女性。

统计显示,女性抑郁的发病率差不多是男性的2倍,可能原因为女性的生理特征有关。不少女性在生理期、围产期、围绝经期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不良、过度紧张等心理反应。

二: 老人。

退休后生活环境及节律的改变、身体机能的衰退、“带孙子”出现的系列问题、伴侣的离去、空巢老人等。老年人患抑郁同样加重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三: 职业人群。

随着社会的变革,职场压力越来越大。上学时期虽然辛苦,但总体来说心情放松,工作后,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职业能力的需求等,让很多的负面情绪不断暴露。

缓解抑郁情绪的7个方法

给自己制定更明确、详细的目标。

仅仅想着“让自己好起来”,可能会让自己更加恐慌。而给自己一个具体的目标,会让你对生活更有掌控感,更能真正改善情绪。

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当下。

当我们在消极的想法力越陷力深,无法逃离时,不妨试着动一动身体,关注身体当下的感觉。

冥想。

你可以关注你的呼吸,关注脑袋里浮现的念头,想象你面前有一个传送带(或铁轨),当你某个念头冒出来时,将它打包放在传送带,让它被带走。周而复始。

创造一个情绪上的“安身之处”。

在冥想的状态下,回忆或想象一个让自己感到舒适、安全快乐的环境。抑郁来袭时,可以偷偷跑“回去”休息一下积攒一些能量。

在你没那么抑郁的时候,运动一下。

抑郁时不想动也没有关系。不那么抑郁的时候,运动一下可以让情绪更稳定。

偶尔看到抑郁的另一面。

抑郁让我们感觉很糟糕,但也能让我们更好理解他人的情绪。

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对亲近的人或匿名吐槽,或写日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有时可能会有点羞耻感,但是这样能有效缓解消极情绪。

再附赠一个“333”原则:

每天3餐和别人一起吃,每天晒太阳30分钟,每天散步30分钟。

如何帮助抑郁症亲友

千万不要对抑郁症亲友说这几句话:

“你怎么这么矫情”

“多大点事,坚强点”

“想开点,别钻牛角尖”

“我压力比你更大”。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记得一定要叮嘱ta“积极就诊,遵医嘱吃药、求助心理医生、心理咨询”。

陪伴ta。不要试着改变对方。只需陪伴ta,给ta关注、尊重、接纳。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精力。不要试图做救世主。原谅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局限,也建立自己的边界,当你觉得耗竭的时候,一定要花些时间好好照顾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