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四成高中生表示恋爱过,早恋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7-03

在我眼中,早恋非但不是“洪水猛兽”,而且还可能是人生动力,关键是看父母和老师如何引导。

我有一对初中同学,从初中就开始谈恋爱,如今已经相伴20多年,不但事业有成,而且家庭幸福,儿女双全。

每次同学聚会,我们都特别羡慕他俩。女同学的父亲在她高中时去世,她说,要不是有男同学的支持,她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过那段难捱的时光!

所以,早恋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情感支持,支持自己的人生之路走下去。

还有个故事,是我的高中同学的故事。也是一对情侣恋爱,本来两个人的成绩都不算特别好,但男同学英语好,女同学数学好,于是,男同学帮女同学补习英语,女同学帮男同学补习数学,最后两人成绩提升很快,双双考入北京。

虽然两人最终还是没在一起,但那段时间的早恋,是双方成绩提升的动力之一吧!

处于青春期的男女会从早恋中获得什么呢?

第一,亲密关系。早恋的高中生有部分其实在家庭中是缺少亲情的,所以他们渴望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可以让他们获得情感的支持和动力。

第二,对异性的好奇心满足。我国的性教育其实是相当落后的,于是,要获得对异性的了解,似乎通过早恋就是一个渠道。如果我们从小就采取科学的性教育,我想他们了解恋爱是什么之后,或许也不一定就那么早恋爱了。

第三,性冲动的满足。作为青春期的男女,都有性冲动。早恋就是自然萌动的产物,那么,对他们进行性教育尤其重要。比如性观念和性行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画走烦恼,活出喜悦——素心心理画(ID:suxin1920)给你更多。

第2个回答  2018-07-03

早恋是“洪水猛兽”?太迂腐了吧,这都已经新世纪了,应该很少有人还有这种想法了,毕竟时代进步了,人的思想也会有所改变,把青春时期的情感萌动看做“洪水猛兽”,这很不科学很不理智。

高中时期所谓的“早恋”,大多是异性双方相互吸引,是没有物质基础掺杂的最美好的感情,我们所看到的所有失败的案例,都是由于家长和老师没有正确引导造成的。很多学校中,班级内部禁止男女生同桌,为的就是防止“早恋”,这可真是把“早恋”恶魔化了。我们看到的是,高中时期大多数谈恋爱的,要么是成绩特别优异的模范生,要么就是成绩特别不好的但是对人特别友好的同学,他们都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的。

也就是说,那些有机会早恋的,大都是比较优秀的,这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早恋”行为好像有些不相符,但却是事实。很多模范情侣在高中的时候互相鼓励,共同考上理想的高校,他们为了能缩小和对方的差距,会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会培养这些青年人的勇气和毅力,培养他们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这种历练对我们后来的人生是有重要意义的。

“早恋”是在学生时期发生的,那时的我们并没有受到外界物质条件的影响,不像现在这般物质,那时的喜欢是真正的喜欢,是真的喜欢那个人,而不是喜欢这个人背后的物质,这跟现在拜金严重的社会现状形成强烈反差。学生时代的恋爱纯洁的让人丝毫不敢亵渎。


自说自话,装腔作势。微信公众号:新装腔指北

第3个回答  2018-07-03

作为一个高二学生的家长,我并不认为孩子在高中恋爱是洪水猛兽。

我的孩子的读初中的时候,我就问她,有没有喜欢的男孩子,有没有男孩子喜欢你。我的孩子给出的回答是:没有喜欢的男生,喜欢她的男生她没感觉。到了高中,依然是这样。

她的好朋友有谈爱的,每天都给她大把大把的撒狗粮,作为一只单身狗,她表示很受伤。她有时候甚至和我说,也想谈个恋爱,那个是暧昧一下也好,但是,没有。我还和女儿开玩笑:这么美好的年华,连个暗恋的对象都没有,也挺没意思的。

女儿所念高中是我们的重点高中,她们的上一年级,有一对传奇情侣,学弟学妹们称他们为“神雕侠侣”。

这对情侣分属于不同的班级,两个人一起约着在食堂吃饭,在操场跑步,在图书馆读书,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是如影随形。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恋爱而影响学习,女孩子是年级的前十名,男孩子是年级的前五十名。在今年刚结束的高考中,女孩子考了682,男孩子考了677,他们会去同一个城市读大学。看到这样的高考成绩,他们的学弟学妹们纷纷要求:也要谈一场如此牛的恋爱。

当然,并不是所有情侣都像这对一样,感情和学习两不误,很多谈恋爱的高中生,或多或少,还是影响到了学习成绩。

所以,做为一个家长,我不会把恋爱看成洪水猛兽,但也不会支持和鼓励。

第4个回答  2018-07-03

我认为早恋不至于是“洪水猛兽”,那这么多家长这么害怕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首先家长很容易把早恋等同于会怀孕、会耽误学业、会退学、会从此人生考不上大学等等,家长会陷入这种一连串自己的臆想和无穷的担心里,就是这样导致一听到孩子有早恋现象,马上就如临大敌一般焦虑,甚至有的家长就觉得,完了,完了,天马上要塌了的感觉。就这样,

其次因为这种恐慌,导致很多家长开始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比如禁止孩子和对方接触、偷看孩子的日记、偷看孩子的短信、悄悄登陆孩子的网络空间等等诸如此类的限制行为,这些不但没有帮助孩子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还助长了孩子想往外走的决心,也同时促使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想要去尝试什么是早恋的滋味。

这种案例比比皆是,本来孩子只是对对方有好感,然后被家长逼到最后,反正真的谈起恋爱,然后到最后真的就是不爱学习,逃学,跟家长作对。其实一开始没这么严重,都是家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建议家长冷静思考下,自己的青春期其实也暗恋过,这种情愫的萌芽再正常不过了,根本不要大惊小怪。就算是孩子真的有早恋的倾向,也不代表它有早恋的实际行为,不要太过焦虑。但是要在近期及时的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这种感情,让孩子明白,这种感情是正常的,但是目前也是要以学业为主。

第5个回答  2018-07-03

早恋这件对高中生来说是大事、对过来人来说是小事的事,是不是洪水猛兽,因人而异。对有的人、有的家庭来说是,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

谁不曾早恋过?谁没有暗恋过?那朦朦胧胧的喜欢,那有意无意的眼神的碰撞,那胸口像装了小兔子的悸动,那深深浅浅的走在一起的渴望……如果没有经历过,才是人生憾事,简直不能称其为完整的人生了,套用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形容:“跟死鱼有什么区别?”

我有个同事,他跟老婆初中就相识,早恋,一起上了高中,考了同一所大学,学了不同的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结婚生子育女,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我们取笑他:“跟老婆十几岁就认识,还有话说吗?”他一脸幸福满足的表情。

据说他母亲当年得知儿子“早恋”,就到学校找过那个女生。两个“女人”交谈了一个多小时,算是“确认过眼神”,未来的婆婆对当年的女孩说了什么,他从未打听出来。如今,同事的母亲和他们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同一屋檐下这么多年,婆媳相处融洽。同事的早恋,还真不是洪水猛兽。

对孩子的早恋视为“洪水猛兽”的家庭,通常都会存在“伤害”。这种伤害是无意的,是当初“为了你好”的前提下造成的结果。有个亲戚家的儿子今年三十多岁了还不恋爱结婚,家里经常上演逼相亲逼婚的一幕,他们夫妻俩后悔起来也会说:“早知今日,当初……”

孩子上大学时,跟高中考到另一所大学的女生谈着恋爱,因为家长不喜欢女孩的家庭,便极力拆散他们,甚至给那个女孩写过信,让她离开自己的儿子……结果儿子情感受挫,对恋爱的事从此心灰意冷。这样的案例,生活中真是比比皆是。

家长干预得太多,对孩子情感道路来讲,才是真的“洪水猛兽”。有的会适得其反,有的会造成伤害。所以不如放手,不如放心,不如加以正确的引导。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自媒体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