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前面一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潭面无风镜未磨”前面一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

全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出处:唐·刘禹锡《望洞庭》

扩展资料:

这首诗作于长庆四年秋。诗人把秋夜的湖光山色描写得优美动人,如同山水画一般。诗人妙手丹青,巧妙地把洞庭湖风平浪静的静态比喻为未被打磨的镜面。形象又贴切地描绘了洞庭湖的淡雅、柔和、静谧。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诗人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读者眼前。

“湖光秋月两相和”,一个“和”字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湖中的君山又被作者巧妙地比喻为“白银盘里一青螺”。“镜未磨”三个字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洞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08

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juan)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liao)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 

第2个回答  2018-03-29
上一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译文对照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注释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2-30

潭面无风镜未磨的上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

望洞庭全文

作者:刘禹锡 (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9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