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情绪的因素

如题所述

影响情绪的因素是生理因素、环境因素、自然因素、饮食因素。
认识因素,认识在情绪体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作出的认识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生理因素: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起落有常。
环境因素:如青山绿水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拥挤的人群常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
自然因素:阴雨天气容易产生低落情绪;如果天气转晴,心情跟着也就好多了。
饮食因素:汉堡、薯片等高糖、高脂食品虽然能迅速改善情绪,使人心情愉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30
大学生情绪困扰及其影响因素
情绪困扰,是指人的某一情绪发生的频度和强度过度时,引起情绪之间、情绪与认知及人格适应性的冲突,并加重负性情绪的反应。
大学生情绪困扰的主要表现类型有:
①抑郁,即指自己对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如沉闷、压抑、悲哀、自暴自弃、缺乏生活力、冷漠、精神萎靡、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
②过度焦虑 ,即指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一种情绪反应,如适应焦虑、考试焦虑、健康焦虑、选择焦虑等,容易导致失眠、疲倦、头痛、紧张、恐惧、忧虑、担心、过渡警觉等不良反应
③强迫观念,即指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重复出现的观念、情绪行为,如重复出现的强迫想法、想象和冲动等。
④自卑 ,即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而引起的自我轻视情绪体验。
⑤恐怖 ,即指在某种特定事物、处境或与人交往时而发生强烈恐惧,主动采取回避方式来解除焦虑不安。其具体表现为胆小、害羞、被动、依赖、焦虑等反应。
⑥孤独感 ,即由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而产生的空虚感与失落感。
⑦易激惹 ,即指大学生情绪易波动,出现易怒倾向和攻击行为。
⑧人际交往中的紧张与退缩 。即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出的紧张、动作不自然,缺乏自信心、思维不清及讲话缺乏逻辑性,有时甚至不知所措,形成人际障碍等等诸如此类。大学生情绪困扰的直接转归是导致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进而导致心理疾患,引发有机体本身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躯体疾病。究其形成因素主要有:
1.认知因素 。
认知在人的情绪体验中是个极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对其做出不同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问题,若能做出正确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反之,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然也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诸如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与恋爱问题,学习劳动的付出与就业回报的反差等问题。由于认知的偏差,易导致各种心理冲突和负性情绪。如果根据就业好坏来评价知识的有用价值性,便会降低专业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对自身学习不正确的认知也会引起心理的紧张、焦虑、强迫、压抑、自卑等不良情绪反应。伴随其自我意识发展而出现的认知冲突、不满情绪和回避行为, 较易产生孤独感、抑郁、内疚等消极情绪体验。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同样会引起恐惧、焦虑、紧张和排斥心理。职业选择中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和冲突更易导致抑郁、焦虑,甚至大失所望。可见,认知因素对情绪困扰的形成存在直接作用。
2.遗传因素 。
其对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神经类型上,不同神经类型的人在情绪体验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类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个基本类型:
①不可遏止型 。这种类型的人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而且兴奋相对抑制过程要更强些。这种人的外向性格较为明显,好斗,脾气暴躁,精神负担重。
②活泼型 。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较为平衡,虽然易兴奋,但有很大的灵活性,在面临各种应激情境时具有很大的自我调节能力。
③安静型 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很难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表现很平静、很冷静,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和宽容别人的能力,有时也表现的有些压抑,但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④弱型 。这种类型的人情绪压抑,情感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容易出现异常情绪。
3.精神状态 。
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为情绪高涨,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当情绪状态不佳时,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不清,身体疲惫,行为退缩。大学生精神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睡眠不好,过于疲劳,学习与生活压力等等。
第2个回答  2020-11-30
一、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二、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则: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

  三、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四、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

  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一大诱因。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不善交际已成为家长、老师及教育界人士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家人的溺爱,缺乏集体合作精神。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性,而这些习性则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五、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六、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七、情感困惑和危机

  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问题,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八、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第3个回答  2020-11-30
大学生情绪困扰及其影响因素

情绪困扰,是指人的某一情绪发生的频度和强度过度时,引起情绪之间、情绪与认知及人格适应性的冲突,并加重负性情绪的反应。大学生情绪困扰的主要表现类型有:

①抑郁,即指自己对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如沉闷、压抑、悲哀、自暴自弃、缺乏生活力、冷漠、精神萎靡、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

②过度焦虑 ,即指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一种情绪反应,如适应焦虑、考试焦虑、健康焦虑、选择焦虑等,容易导致失眠、疲倦、头痛、紧张、恐惧、忧虑、担心、过渡警觉等不良反应。

③强迫观念,即指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重复出现的观念、情绪行为,如重复出现的强迫想法、想象和冲动等。

④自卑 ,即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而引起的自我轻视情绪体验。

⑤恐怖 ,即指在某种特定事物、处境或与人交往时而发生强烈恐惧,主动采取回避方式来解除焦虑不安。其具体表现为胆小、害羞、被动、依赖、焦虑等反应。

⑥孤独感 ,即由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而产生的空虚感与失落感。

⑦易激惹 ,即指大学生情绪易波动,出现易怒倾向和攻击行为。

⑧人际交往中的紧张与退缩 。即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出的紧张、动作不自然,缺乏自信心、思维不清及讲话缺乏逻辑性,有时甚至不知所措,形成人际障碍等等诸如此类。大学生情绪困扰的直接转归是导致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进而导致心理疾患,引发有机体本身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躯体疾病。究其形成因素主要有:

认知因素 。认知在人的情绪体验中是个极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对其做出不同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问题,若能做出正确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反之,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然也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诸如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与恋爱问题,学习劳动的付出与就业回报的反差等问题。由于认知的偏差,易导致各种心理冲突和负性情绪。如果根据就业好坏来评价知识的有用价值性,便会降低专业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对自身学习不正确的认知也会引起心理的紧张、焦虑、强迫、压抑、自卑等不良情绪反应。伴随其自我意识发展而出现的认知冲突、不满情绪和回避行为, 较易产生孤独感、抑郁、内疚等消极情绪体验。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同样会引起恐惧、焦虑、紧张和排斥心理。职业选择中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和冲突更易导致抑郁、焦虑,甚至大失所望。可见,认知因素对情绪困扰的形成存在直接作用。

遗传因素 。其对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神经类型上,不同神经类型的人在情绪体验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类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个基本类型:

①不可遏止型 。这种类型的人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而且兴奋相对抑制过程要更强些。这种人的外向性格较为明显,好斗,脾气暴躁,精神负担重。

②活泼型 。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较为平衡,虽然易兴奋,但有很大的灵活性,在面临各种应激情境时具有很大的自我调节能力。

③安静型 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很难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表现很平静、很冷静,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和宽容别人的能力,有时也表现的有些压抑,但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④弱型 。这种类型的人情绪压抑,情感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容易出现异常情绪。

精神状态 。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为情绪高涨,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当情绪状态不佳时,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不清,身体疲惫,行为退缩。大学生精神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睡眠不好,过于疲劳,学习与生活压力等等。

躯体健康 。身体健康状况对情绪也有较大的影响。病态躯体会扰乱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可能导致情绪异常以及各种不良心理反应。不少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和生理缺陷,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 [12]

环境因素 。环境对大学生的情绪波动在一定程度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①社会因素 。由于大学扩招,社会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对人才要求高,就业难的问题,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程度。

②学校因素。填鸭式的授课模式,限制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不利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情绪的成熟。

③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成员关系及其变更都会触击大学生脆弱的心理。一些贫困生由于经济问题,过早地承担了生活压力,又由于缺少社会支持,易产生认知偏差,在同辈群体中表现为自卑和退缩性行为,并以消极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和他人及社会,同样产生情绪困扰。

可见,在众多的情绪困扰形成因素中,认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情绪困扰形成的根本因素。不良认知会导致消极的情绪反应,从而产生消极的行为应对方式。
第4个回答  2020-11-30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学业方面

大学生在情绪积极乐观时,学习效率倍增,情绪低迷、忧郁、烦躁时,学习则会一团糟。心理测试发现,优秀学生在心态即情绪的稳定性上,比一般人强得多,所以稳定的情绪状态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二、身心健康方面

现代医学证明,人们患生理疾病时70%同时伴有心理上的病因,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直接威胁人类的重要病症,都与人的情绪状态有直接关系。大学的生活伴随着长期的学习压力,一些学生的失眠、紧张、神经性头痛、消化系统疾病等,大都因为情绪状态没能得到很好的调整,大学生中常见的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也大多与不良情绪密切相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都强调情绪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因此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