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谚语

如题所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意思就是如果早晨起来看到天边有朝霞的话,今天的的天气可能会不好,要引起重视,若是傍晚看到天边的晚霞,第二天很有可能有一个好天气。

这是一句农村谚语,一直被农民所信服,直至今日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南。

这句话也不是空穴来风,有科学性的依据:

早霞——东方出现早霞,而西方天空有厚云,受西风带所影响,将有系统性降水天气。

晚霞——西方出现晚霞,则一般西方天空没有大范围云层,阳光直射大地,这是系统性天气已过境的征兆。

扩展资料

早霞:

阳光下空气对流旺盛,大气中尘埃较多,此时出现霞光,且红光显得纯净,这预兆晴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天气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是受西风带影响,系统性天气过程自西向东移动,如果东方出现早霞,而西方天空有厚云,将有系统性降水天气。

另一个是对流性降水过程,随着日照加强而空气对流增强,因此往往随太阳移动,在中午前后形成局地降雨,如果雨后晴天,东方出现朝霞,表现出大气中湿度很大,这是雨兆。

晚霞:

晚霞出现一般表示西方天空没有大范围云层,这是系统性天气已过境的征兆。而且,由于热力对流在傍晚减弱,也就难以形成降雨。

在曙暮光时间内,阳光斜穿过大气层,并且在低层大气中有很长的光程,由于大气中空气分子、水汽、尘埃微粒对光的散射和吸收,使阳光受到很大衰减,各种不同颜色光衰减情况又不相同,因此,通过气层后的阳光已经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这些光再经过大气中散射粒子的散射,才能到达人的眼睛。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天空色彩的复杂性。

大气中成份与状态都在不断地变化,形成了变化万千的美丽彩霞。当大气中湿度较大时,或在系统性云系移近时,空中会悬浮着很多较大的水滴,这些不同大小的水滴对各种颜色光有不同的散射作用

例如,半径比光波波长小的水滴主要散射蓝色光;而半径在0.5微米至1微米区间的水滴主要散射红色光。因而有时在近地面天空形成紫红、褐红的颜色。大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霞的色彩就越鲜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早晚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9

这句话是一个民间的谚语,意思是早上有霞的时候不要出门,因为天气可能会不好,晚上有霞的时候第二天天气会很好,可以出行。

第2个回答  2017-06-17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属于农谚,或称民间谚语。
解释:“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意思是如果早上出现红霞,则可能会有雷雨,所以最好不要出门。其中含有气象知识。而傍晚出现红霞,预示着会有好天气,所以可放心远行。
小贴士:“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适用于夏天。这里面其实含有气象常识。在夏季早上,如果出现了红色的云团,即我们所说的早霞或朝霞,这表示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随着太阳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渐密,因此可能会出现雷雨天气,所以如果早上起来看到了红色的霞光,那么大家还是尽量不要出门的好。
而傍晚时分,因一天的阳光加热,温度较高,低空大气中水分一般不会很多,但尘埃因对流变弱而可能大量集中到低层。因此,如果出现鲜艳的晚霞,说明晚霞主要是由尘埃等干粒子对阳光散射所致,所以说晚上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红色的云霞,那么就证明第二天的天气一般不错,适合出行。
第3个回答  2017-06-17
天气谚语

类似的有: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1-18
这是老辈人说的出行的谚语吧
意思大概是
出现早霞的天气可能有雨,出现晚霞第二天会是个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