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五味丹方”的配方是什么?需要如何炼制?

如题所述

隋代苏元明《太清石壁记》所载“五味丹方”以水银、水银霜(甘汞)、硝石、寒水石、石膏、石胆为原料,升炼产物为升汞。宋代《灵砂大丹秘诀》最早记载了升炼粉霜(升汞)的盐硝矾法。其配方是:“明信半两,白矾四两,焰硝半两,汞二两,皂矾二两。”但按这个配方升炼,所得产物是升汞和砒霜的混合物。

元代《月桂长春丹》记载的“升粉霜法”也是盐硝矾法,配方为:汞一两、食盐一两、明矾(枯者用)二两、硝六钱。按元代的这个配方升炼,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高汞。

《墨娥小录》卷十一《丹房烧炼》记载了两种造粉霜的方法,一种是“盐硝矾法”,另一种方法所用氧化剂除硝石外,还有无名异(MnO2)。明代刘文泰等在《本草品汇精要》中对升粉霜之法的记述很像现在使用的化学实验法教程,药剂的用量为焰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斤;升炼仪器为阳城罐,上用盛水的铁灯盏盖之;控制反应温度的办法是先文火后武火,并控制盏中存水量,以沿盏边的水滚沸为度;反应时间以烧完三炷香为则;产物规格要求“坚白壮(状)如寒水石一般”,这样才能“入药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