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总是为未来的事担忧,而且总是心很轻,对什么事都不放心.总是做事过分担忧.生怕做不好.请个位帮助.谢了

希望大家多指点.

你这可能是属于焦虑性神经症的广泛性焦虑的表现。其特点是:

1. 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2. 伴植物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如处于紧张的环境不能适应,遭遇不幸或难以承担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等。
正常人在面对困难或有危险的任务,预感将要发生不利的情况或危险发生时,可产生焦虑(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这种焦虑通常并不构成疾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焦虑并不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或者说焦虑是一种积极应激的本能)。只有当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时才构成焦虑症状,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妨碍人应付、对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正常生活。可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焦虑;事实上什么都干不了。焦虑症状也见于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强迫性神经症、癔症、器质性意识模糊状态、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所以广义的“焦虑症”是很大一类障碍的总称,还包括强迫症、恐怖症、惊恐症、创伤后障碍等等。这里所说的焦虑症是狭义的,在正式诊断中称为一般性焦虑症。目前认为,只有焦虑的原因不明显或和程度不相称,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也不明显,且延续时间较长时才诊断为焦虑症。

焦虑症的发病原因
对焦虑症的起因,不同学派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并不一定是相互冲突的,而是互补的。
第一,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是不是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很多研究集中在两个神经递质上: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很多研究发现病人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们大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急剧变化,但是未确定这些变化是焦虑症状的原因还是结果。
第二,认知过程,或者是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第三,在有应激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焦虑症。
我认为,既然焦虑是积极应激的本能,那么应激行为,包括应激准备是焦虑成症的主要原因。由于应激行为的强化,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信息缺失),会出现刺激 -反应的错误联结,或者程度的控制不当,使应激准备过程中积累或调用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持续紧张、心慌等,影响到后续行为,而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和紧张情绪有关的激素的分泌紊乱(过量)则对以上过程有放大作用。至于担心,多疑,也是思维能量过度的标志。

在治疗方面常用的方法是:

1. 精神分析治疗法:就是帮助患者领悟他们的内在心理冲突的根源。

2. 认知行为治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治疗焦虑症。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与某些确定的情境有关,那么,医生通过运用“情境分析”—— 一种行为治疗技术,来找出患者的焦虑症状是由情境中的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然后医生运用“系统脱敏”的技术,降低患者对这些特定因素的焦虑程度。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游离于任何特定情境也就是不与某种特定环境有特殊的关系,那么医生就会运用“放松训练”来降低病人的总体紧张水平。另外,由于焦虑症患者经常表现出无助感,所以治疗者会帮助患者通过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直言技术),来提高患者面对各种情境的信心。由于焦虑症患者特有的认知方式-容易把模糊的刺激解释为威胁,容易过高估计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知治疗常常被用来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

3.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但是抗焦虑药物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嗜睡、抑郁。长期服用甚至对某些内脏器官有损害。而且抗焦虑药物往往有成瘾性。抗焦虑药物的最大问题是,一旦患者停止服用,几乎可以肯定,症状会重新出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09
你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神经官能症,具体为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
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由于对你的了解有限,所以只能给你一些基本的建议,你可以试试.如果效果不明显还是建议你找心理咨询师或发给我更多你的的信息,以便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治疗.
建议:1.通过分析你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内在安全感,我建议从睡眠调节作起,睡前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或做使情绪波动较大的事情,一杯温热的牛奶有助于睡眠.调节卧室光线,可在卧室内放盏暗紫色的小灯.
2.找一个自己认为有安全感的人,与之畅谈,感觉他的一些观点和做法.然后分析自己和他的差别,以及自己到底担心什么事情.(注意要在纸上写下来)

3.不要自己进行药物治疗.如必要,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相信我,你一定会变的快乐健康起来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0-09
我不大懂,但是就觉得放得开点吧,顺其自然、尽了努力
就行。我以前也是有点这样的,想开了就行了,爱咋样咋
样,想多了还不够难受的呢。
呵呵,
第3个回答  2006-10-09
我现在就是这样... 不关我的事,我天天烦 .天天想,而且天天怕..
但是,我想我会度过难关的,,因为,年纪还轻..时间能驱散所有的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