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一个人的慢性子

如题所述

第一类表现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别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总是拖三落四,那怕大人发脾气也做不快。

原因

天生如此,这类孩子对事物常常表现出畏缩、害怕、害羞沉默,且不愿意与别人互动。

解决之道

这一类宝宝处事磨蹭,是因为性格使然,所以要想从根源上改变这类宝宝磨蹭的习惯是不现实的。但爸爸妈妈一定要坚持给予宝宝帮助与鼓励,不要嘲笑宝宝的慢,而是对他的每一点进步予以最大的表场,从而激发宝宝做事加快速度。

第二类表现

做事并不每件都落后于别的孩子,仔细观察发现,这类宝宝通常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或有较大诱惑时做事动作较快,若所做或将做的事是他不情愿的,动作就变得慢吞吞。

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这类宝宝通常在爸妈吩咐做某事时,并没有集中注意力听到并随之去做,或心里想着其他事,做爸妈要求的事情就显得“漫不经心”,在爸妈眼里这种行为就是“慢吞吞”。

解决之道:可以选择孩子平时最爱东西,比如最爱玩的游戏、最爱看的动画片等等,激发孩子做事的注意力,还可以做一些练习,来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尽量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较,但可以跟他以前的表现比,也可以跟爸爸妈妈比,这样处理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2、爸妈指令太多,孩子无从应付:

爸妈有时往往一个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马上做出响应。然而每个孩子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动作发展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较快,当孩子的思考动作协调不是很好时,而家长却又要求严格,超出孩子动作能力时,爸妈就会认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则会认为他已经很快了。爸爸妈妈和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常是孩子被认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解决之道:爸爸妈妈做事也不能急于求成,孩子做事慢并非说改就改,要孩子改掉一种坏毛病,养成一种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过反复的、多次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第一,家长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人家的差;第二,多给孩子练习的机会,但要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不能操之过急;第三,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第四,要持之以恒,注意在求快的同时,依然要以做得好为最终标准。

3、缺乏兴趣:孩子面对他感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就在那里磨蹭,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话,他就开始慢吞吞,任你喊破嗓子,他的动作还是依然故我的慢。

解决之道:激发孩子的兴趣。爸爸妈妈试着观察一下孩子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试着用孩子喜欢的事物去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例如答应孩子做完事可以看十分钟电视,又或者答应孩子可以买一样玩具等等,只要注意观察,有十足的耐心,孩子磨蹭的坏习惯一定是可以根治的。

4、家庭氛围:爸爸妈妈都是慢性子,叫宝宝如何快得起来。

解决之道:先改变一下自己,再想着改变宝宝吧。又或者来一个家庭比赛,看看谁的动作快。

5、缺乏信心:通常这类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孩子的行为常常有指责之处,令孩子无端失去信心,认为少做少错,自然动作迟缓。

解决之道:对于这样的孩子,爸爸妈妈一定要改变以往追求完美的教育方法,“金无足金,人无完人”,试着把责备改成鼓励。例如:孩子喝牛奶时把杯子弄翻了,如果妈妈能换一个角度问他:“你把牛妈妈的奶洒了,要怎么办?”可能就容易引发孩子对立时解决问题的兴趣,如果只是一味责怪,会搞得孩子不知所措。

6、依赖性过强:“反正我慢吞吞也不要紧,爸爸妈妈会给我做的。”孩子们的普通心理。

解决之道:爸爸妈妈先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照顾孩子过分细致了,是不是为孩子安排了一切,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对于一些需要独立处理的事无法自理,处处依赖成人,等待成人替他做,所以做事喜欢磨磨蹭蹭。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有这样的倾向,爸爸妈妈可千万要注意坚持原则,该是宝宝的事情一定要认他自己做,不要让他养成投机取巧的心理。例如:本来是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但孩子在那里磨蹭想等着妈妈做,结果妈妈看不下去骂几句之后,还是帮他收拾,这样是不会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此,父母坚持原则是很重要的。

帮孩子改掉做作业磨蹭的习惯

孩子做作业是不是磨蹭?那是许多父母的一块心病。学几招应对办法吧——

规定时间,闹钟提醒。根据作业量给孩子规定完成的时间,到时间就不准再做了,完不成就等着挨老师的批评。可以把时间分成三四段,分别上好闹钟,每隔一段时间闹钟就会提醒孩子:过去多长时间了,还有多少时间,如不抓紧做恐怕就来不及了。有了这个压力,几次下来,孩子就变得迅速了。

任务适度,留有空闲。孩子希望完成任务后就马上去玩,但许多父母却让他们接下来做其他练习,让他们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们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如果告诉孩子:“就这些题,做完了你就自由安排。”任务适度,保证孩子会加快速度。多激励,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业的确慢,但可能是作业的难度大,或者孩子已经养成了磨蹭的习惯,或者是智力有一定问题。如果是这些情况,父母越催,孩子越惊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如果考试时你更快一点儿,你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检查。”孩子受到正面的激励,就会在下次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多教方法,培养习惯。孩子做作业慢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知识掌握得不牢、方法不多、思路不清晰,这种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磨蹭。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给孩子复习一下功课,捋清知识点,并教孩子一些解题的方法。另外,要培养孩子做作业时专注的习惯和及时做的习惯。专注的程度也决定快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9
有可能爸妈的催促让孩子注意力被分散,让孩子紧张下做事一团糟;

也有可能是一些事孩子没兴趣去做,爸妈硬要求孩子去做,孩子在做不喜欢的事时有抵触心理,自然就动作慢吞吞;

最有可能是父母惯坏了孩子,没有培养起孩子自理能力,孩子能力不足什么都跟不上,做事慢吞吞。

如果要改变孩子慢性子爱磨蹭的毛病,爸妈就要找出孩子磨蹭的原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纠正孩子的毛病

第一、爸妈要接受现实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若孩子是天性如此,爸妈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对孩子多点耐心,不要总是用自己的节奏去约束孩子,同时要时常鼓励孩子,看到孩子每一点进步都予以赞扬,慢慢改变孩子做事的速度。

第二、爸妈要反思自己

爸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性子太急了,要学会放松心态,不要总是催促孩子,给孩子一些时间自己去考虑怎么做事。

第三、培养孩子做事的兴趣

比如孩子不喜欢收拾房间,妈妈可以与孩子做“竞争”,看谁能把房间收拾的又快又干净,在时间比赛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速度。

第四、培养孩子自立能力

爸妈要放开孩子的手脚,不要总是太过关注孩子或者替孩子安排好一切,要信任孩子,从小事情开始让孩子亲力亲为。

第五、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凡事要多提醒,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性。爸妈可以善用闹钟督促孩子做作业,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4
慢性子也没什么不好的,做事仔细喜欢思考。而急性子多数都粗心大意做事风风火火讲话不把握分寸。银行员工,医生,做细活的人都是由慢性子人来担当的。只要选对了职业能让慢性子性格成为一大优势。慢性子不代表磨叽,一件事做半天不认真做更做不好,那就不是慢性子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11
我是一个干活或者什么事都比别人慢一拍的人,但是最近我发现一种方法,可以让性格慢的人变得稍微快点的,就是每天起来跑步,最少跑半个小时,你就会发现你的速度回有所提升,只要坚持就会改变的!!相信你!!
第4个回答  2013-11-25
如果她的慢性子没有影响到她的成绩和正常的生活,就可以让她自己慢慢成长,不用着急!哈~~其实我就是个慢性子的人,不过有一点不同,我在考试前会知道紧张,或许是我学习不够好的原因吧~~~一个孩子总要走出自己的路才能长大,她不会成为你想让她成为的任何样子,总会有一些你想改变却又改变不了的,这个时候你不要着急哦,阿姨or叔叔,她会自己慢慢的长大,而且会生活的很好~~~因为她有个这么关心她的好妈妈or爸爸,哈,就像你自己一样,有一些坏习惯,可是却还是在阳光下快乐的过着自己的生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