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有哪些充满年味儿的习俗?过年你都会做哪些富有仪式感的事?

年味儿随着越来越近的新春脚步愈加浓厚,年夜饭桌上必备的拿手菜、腊肉腊肠悬挂飘香、福字春联张贴换新、天南海北祝福声声,一年又一年,仪式感拉满!

1、挂礼灯

腊月二十九就开始挂礼灯了,礼灯其实就是红灯笼。那些礼灯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做的,就是用红纸,竹条织成笼状就成了。做礼灯是有规定的,只得让辈份最大的来做,我们这些小辈并不得参与。这是一种习俗,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

2、放小炮

从挂礼灯这天开始,小孩儿们也开始放小炮儿了,这个时候不是放那种开年用的红鞭炮,是放那种玩具小炮,炸起来“啪啪"响的那种。我们把它叫作蜘蛛炮。晚上呢,就用那种喷出来的小烟花,喷出来有一米来高,但持续不了多久,那“呲呲……”的声音,就好像小小的火花在呢喃细语,孩子们都想投入到这美丽的对话中,享受这绽放的快乐。

3、年夜饭

大年三十一到,早上七点钟每家每户都醒了。大人们要做的就是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每个人都是笑着的,忙着的。小孩儿们早就把大红色新衣披在身上了,他们今天不到别处去玩,在家里守着。大人们一直忙活到晚上,小孩儿们也在一边守到晚上。团圆饭对于每家来说都很重要,而中国人过年是必吃鸡的。叔叔嫂嫂早已把鸡烹好了,手撕鸡,香菇焖鸡,板栗焖鸭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全家人吃着团年饭,道着今年的总结和明年的计划。这时无需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平朴无奇的话也能嵌进心窝。大人和小孩们开心地吃着桌上的菜,笑语里都是爱,眼睛里都是欣悦。

4、守岁

团圆年饭从七点吃到九点左右,算结束了。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喝茶聊天吃点心,其乐融融。之后的时间就是守岁了。伴着央视春晚的欢歌笑语,十一点后鞭炮声一阵一阵噼里啪啦地响着,这是送旧迎新的鞭炮。放鞭炮是老规矩,谁家炮声响,谁家来年旺。整个县城充满了鞭炮的爆响声,弥漫着火药的香味。每家每户老人孩子都走出屋子,来到院落的空地上,燃放起烟花。一朵又一朵五彩缤纷的礼花盛开在天空中,璀璨美丽。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传递着迎新的快乐氛围。

零点以后,夜终于安静下来,欢乐了一天的人们终于静下来。有些老人们会一直坐守到凌晨两三点,说这样守岁,可以守财远,守福运。

新年第一天,当人们打开房门,迎面扑来的是清新舒爽的新年的气息。走出去,看见地面上铺满了红彤彤的绒地毯——那是除夕迎新燃放的鞭炮烟花的碎屑。踩着厚厚的“红地毯”,一种别样的喜悦在心头荡漾。

家乡的除夕就是热闹,我不禁想起几句话:千门万户庆团圆,送旧迎新贺新年。误把红灯作红脸,明年福运又当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22

1、点“发财火”

  火红代表着吉祥!要火红当然少不了红火!正月初一早上起来放鞭炮,陕北地区通常会在门口设有一个火塘,点起熊熊柴火,意为“发财火”,火苗越大、火光越亮越好!大人小孩要从火塘上跨过去,陕南大多会点燃柏树枝等。这一天,街坊邻居互相拜年。

  2、扭秧歌拜年

  要吉祥,有红火还不够!你看那秧歌舞的红色彩绸,最似轻盈飘动着的火火火~~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说到这里,吉叔不得说一下最开始提到的《南泥湾》,它就属于扇秧歌,很惊讶吧有木有?那可是革命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新秧歌运动留下来的宝贵产物啊!

  3、出新牛

  要红火,人畜一起红起来!在龙东地区的人们,正月初一会“出新牛”,也叫“出醒牛”。出新,是初一惊醒耕牛,因牛从十月卧圈至今,已懒散了。也是耕牛出门图新追新,求新生、新运的意思。人们把牛从圈里拉出,精心打扮一番,在牛头上系上红绫或大红花,在鼻孔里插两支花炮,点燃花炮,啪啪两声,牛一下子疯了,带着红色冲出院门,奔向田野。一时间,百牛竞雄,百牛争春,一冬的暮气被甩得干干净净。马、驴、羊也跟着扬蹄振尾。“出新牛”之后,大人小孩便去赶庙会,求福求祥。

  4、耍社火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淳朴的西北老百姓看来,独红火不如众红火,吉祥乐开怀~~全村一起舞起来!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社火通常从农历的正月初六开始,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六日结束

第2个回答  2023-01-22

你好,我的家乡充满年味的习俗有、挂礼灯

腊月二十九就开始挂礼灯了,礼灯其实就是红灯笼。那些礼灯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做的,就是用红纸,竹条织成笼状就成了。做礼灯是有规定的,只得让辈份最大的来做,我们这些小辈并不得参与。这是一种习俗,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

2、放小炮

从挂礼灯这天开始,小孩儿们也开始放小炮儿了,这个时候不是放那种开年用的红鞭炮,是放那种玩具小炮,炸起来“啪啪"响的那种。我们把它叫作蜘蛛炮。晚上呢,就用那种喷出来的小烟花,喷出来有一米来高,但持续不了多久,那“呲呲……”的声音,就好像小小的火花在呢喃细语,孩子们都想投入到这美丽的对话中,享受这绽放的快乐。

3、年夜饭

大年三十一到,早上七点钟每家每户都醒了。大人们要做的就是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每个人都是笑着的,忙着的。小孩儿们早就把大红色新衣披在身上了,他们今天不到别处去玩,在家里守着。大人们一直忙活到晚上,小孩儿们也在一边守到晚上。团圆饭对于每家来说都很重要,而中国人过年是必吃鸡的。叔叔嫂嫂早已把鸡烹好了,手撕鸡,香菇焖鸡,板栗焖鸭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全家人吃着团年饭,道着今年的总结和明年的计划。这时无需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平朴无奇的话也能嵌进心窝。大人和小孩们开心地吃着桌上的菜,笑语里都是爱,眼睛里都是欣悦。

4、守岁

团圆年饭从七点吃到九点左右,算结束了。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喝茶聊天吃点心,其乐融融。之后的时间就是守岁了。伴着央视春晚的欢歌笑语,十一点后鞭炮声一阵一阵噼里啪啦地响着,这是送旧迎新的鞭炮。放鞭炮是老规矩,谁家炮声响,谁家来年旺。整个县城充满了鞭炮的爆响声,弥漫着火药的香味。每家每户老人孩子都走出屋子,来到院落的空地上,燃放起烟花。一朵又一朵五彩缤纷的礼花盛开在天空中,璀璨美丽。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传递着迎新的快乐氛围。

零点以后,夜终于安静下来,欢乐了一天的人们终于静下来。有些老人们会一直坐守到凌晨两三点,说这样守岁,可以守财远,守福运。

新年第一天,当人们打开房门,迎面扑来的是清新舒爽的新年的气息。走出去,看见地面上铺满了红彤彤的绒地毯——那是除夕迎新燃放的鞭炮烟花的碎屑。踩着厚厚的“红地毯”,一种别样的喜悦在心头荡漾。

家乡的除夕就是热闹,我不禁想起几句话:千门万户庆团圆,送旧迎新贺新年。误把红灯作红脸,明年红运又是好当头。

第3个回答  2023-01-22

你好,我的家乡充满年味的习俗有很多,比如挂礼灯。

1.腊月二十九就开始挂礼灯了,礼灯其实就是红灯笼。那些礼灯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做的,就是用红纸,竹条织成笼状就成了。做礼灯是有规定的,只得让辈份最大的来做,我们这些小辈并不得参与。这是一种习俗,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

2、放小炮从挂礼灯这天开始,小孩儿们也开始放小炮儿了,这个时候不是放那种开年用的红鞭炮,是放那种玩具小炮,炸起来“啪啪"响的那种。我们把它叫作蜘蛛炮。晚上呢,就用那种喷出来的小烟花,喷出来有一米来高,但持续不了多久,那“呲呲……”的声音,就好像小小的火花在呢喃细语,孩子们都想投入到这美丽的对话中,享受这绽放的快乐。

3、年夜饭大年三十一到,早上七点钟每家每户都醒了。大人们要做的就是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每个人都是笑着的,忙着的。小孩儿们早就把大红色新衣披在身上了,他们今天不到别处去玩,在家里守着。大人们一直忙活到晚上,小孩儿们也在一边守到晚上。团圆饭对于每家来说都很重要,而中国人过年是必吃鸡的。叔叔嫂嫂早已把鸡烹好了,手撕鸡,香菇焖鸡,板栗焖鸭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全家人吃着团年饭,道着今年的总结和明年的计划。这时无需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平朴无奇的话也能嵌进心窝。大人和小孩们开心地吃着桌上的菜,笑语里都是爱,眼睛里都是欣悦。

4、守岁团圆年饭从七点吃到九点左右,算结束了。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喝茶聊天吃点心,其乐融融。之后的时间就是守岁了。伴着央视春晚的欢歌笑语,十一点后鞭炮声一阵一阵噼里啪啦地响着,这是送旧迎新的鞭炮。放鞭炮是老规矩,谁家炮声响,谁家来年旺。整个县城充满了鞭炮的爆响声,弥漫着火药的香味。每家每户老人孩子都走出屋子,来到院落的空地上,燃放起烟花。一朵又一朵五彩缤纷的礼花盛开在天空中,璀璨美丽。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传递着迎新的快乐氛围。

零点以后,夜终于安静下来,欢乐了一天的人们终于静下来。有些老人们会一直坐守到凌晨两三点,说这样守岁,可以守财远,守福运。新年第一天,当人们打开房门,迎面扑来的是清新舒爽的新年的气息。走出去,看见地面上铺满了红彤彤的绒地毯——那是除夕迎新燃放的鞭炮烟花的碎屑。踩着厚厚的“红地毯”,一种别样的喜悦在心头荡漾。家乡的除夕就是热闹,我不禁想起几句话:千门万户庆团圆,送旧迎新贺新年。误把红灯作红脸,明年红运又是好当头。

第4个回答  2023-01-22

腊八,祭灶,年夜来到,小的时候过春节年味儿比较重,从腊月开始就为过春节而忙活了。过了腊月20家家都开始蒸馒头,大馒头,小馒头,包子,以及枣山,蒸完馒头就开始过油,过油的意思就是炸吃食,炸一些过年吃的吃食。




一半除夕那天很忙的,男人们忙着去祖坟请先人回家,贴对联。

假若一家贴上了对联,一般人就不要去别人家里了,(家里有父母去世的,三年之内是不贴对联的)就算去的话也不能借东西,女人们则是准备打扫卫生和年夜饭,年夜饭的主食是饺子,我们家的年夜饭不和爷爷奶奶一块吃,但是我们会给他们端饺子,这是我们那儿的习俗。
晚上睡觉前如果有条件肯定会在门口挂灯笼,且让它着一夜,会在门口放一根棍子。用途我也不知道,问我妈妈,她也没告诉我,只是看老一辈人都是这么做的,最为重要的是晚上十二点我们要放关门炮,为一年的结束做一个总结。




有关门炮那就有开门炮,新的一年苏醒了,新年第一顿饭仍然是饺子,在下饺子时我们还是要放炮庆祝。除此之外盛饺子的碗必须多盛。但是不能比家里人少,盛的少了寓意家里会少人。
吃过饭同宗的人就开始相互拜年了,年龄大或者是辈分大的就是需要在家准备好桌子糖果以及香烟,还有垫子等着小辈们来拜年了。
然后一大帮男人或者女人就组队去老人家里拜年,而被拜的人会拿出准备好的香烟或者吃食来招待拜年的小辈们儿。




新年第二天是我们那儿闺女回娘家的日子,第三天一般很少有人拜访亲戚,尤其是父母健在闺女不可去娘家,因为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我们初三所拜是家里有人去世之人。

如果家中没有少人很忌讳有人在这天来走亲戚。
哦!在腊月蒸馒头的时候有大馒头,我们称为大馍,只要不是年龄与辈分都比自己小的人,去拜访亲戚时可以不带别的礼品,但是大馍一定要带,我们过年就是称为送大馍,如同中秋要送月饼要一样。假若不送的话主家一定不高兴。
年味儿一直持续到,过了十五,把先人送走,过了初十小孩子们可以挑着自己的灯笼出来玩儿了,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灯笼灯笼会,灭了回家睡,”那个时候都是蜡烛点的灯笼,最喜欢的就是和小朋友们碰灯笼,灭了或者点着了虽然心疼但是依旧高兴。
可是现在很多习俗都被人们省略了。日子越过越好,红包越来越后,但是年味儿却越来越淡。很多东西只能在记忆里存在了。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