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和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如题所述

人的本性并不那么复杂,就是为己。和谐生存的必要,产生具有文明性质的利他。
但本质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就存在为己的时候如果不利于利他,担心会被谴责,就需要用隐蔽的手段和行为来实现。而纸包不住火,即使有些行为短期看没什么害处,长期来看也是灾难性的。
因此需要道德教化,让人自己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可以说道德是人自觉地对自己行为的规范,但其目的还是不变,即和谐生存。
将这种道德观念灌输给自己的是教育和经验,但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决定了教育和经验的差异性,因此对同一概念标示的道德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到了具体的言行自然就是五花八门。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或同一阶级但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中和具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其性格特征就各不相同。中国古人用“五行”推断人物性格,认为“木性则仁,金性则义,火性则礼,水性则知,土性则信”,把人的性格列入道德范畴。道德即相通(“行同伦”)又千差万别,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事实上性格的形成首先从道德休养开始,“人之初,性本善”是也。善即爱,善与爱对个人而言,在“泛爱众”的同时又必须注重个人休养,“克已”,做到“恭,宽,信,敏,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典型人物的个性是丰富的,“其丰富性的源泉”来自于人物个性的复杂性。典型人物的性格思想是“人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说,典型人物个性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人物思想的复杂性,个性的丰富性主要来自于思想性格的复杂性。人物的个性方面为什么具有复杂性这一特征呢?从思想性格上讲,“由于事物的必然性表现为无限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并不是朝着同一逻辑方向运动,而是双方逆反运动。”这种双向的可能性便是偶然性。在典型人物的经历遭际中也存在着诸多可能性,这种偶然性因素的出现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变得复杂起来。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是一个具有复杂个性的主人公。本来作为苏格兰的一员大将,他品行端庄,为人正直,忠于职守,勇敢善战,他在讨伐叛乱、抵御外敌凯旋而归的途中,偶然遇见三个女巫,她们预言麦克白将成为未来的君王,再加上妻子的偶然怂恿,他潜藏着的野心(本来这种野心只是潜藏而已)便迅速膨胀,于是他杀死了邓肯,夺取了王位。在庆祝登基的宴会上,被他谋杀的班戈的鬼魂偶然出现,又是他魂不附体。后来他听信了女巫的话,吓跑了贵族麦克德夫,又杀死了他妻子和女儿。他一直在血泊中前进,直到众叛亲离,最终被麦克德夫和麦尔康消灭。应该说,麦克白实现野心的过程就是他复杂性格产生和呈现的过程。这其中我们看到他野心勃勃、不择手段、凶残险恶、多疑固执等特点,同时我们又看到他思想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他杀人之前有犹豫,杀人过程中感到恐怖重重,杀人后又后悔无穷,忧心忡忡,焦躁不安。由此,他的思想性格变得丰富而复杂,他的个性也复杂起来。 个性的复杂性不是所谓的个性的杂乱性,混乱性,它不能丧失人物灵魂的支撑点。有的作家在追求人物个性的复杂性时,时而将人物写得比什么都好,时而将人物写得比什么都坏,时而由抽象的善跳到抽象的恶,时而由抽象的恶跳到抽象的善,跳跃不定,变化无常,从而使人物变成了怪物,让人捉摸不定。实际上,作为优秀的文学典型,它的个性就性格而言包含着肯定性因素和否定性因素,有着性格因素的二极性,“这种二极性的具体表现是无限多样的,例如美——丑,善——恶,悲——喜,勇敢——怯懦”等等。在不丧失人物灵魂支撑点的前提下,这些肯定性因素与否定性因素以及二极性的特征交叉融合,构成一个多维多向的立体网状结构,人物性格呈现复杂性。这种人物是个性复杂的圆形人物,而不是怪物。 在典型人物的复杂性中隐含着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就性格而言,它是人物“性格深层中各种元素的矛盾运动而引起的颤动”形成的,这种“矛盾运动”与人物的经历、遭际中的偶然性因素的出现有很大关系。在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中,悲剧主人公麦克白可以称得上具有矛盾个性的人物。作品一开始,麦克白就以一个矛盾性的人物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一方面他品貌端庄,为人正直,忠于职守,勇敢善战,做出了有益于国民的事,另一方面,他又潜藏着可怕的野心和强烈的权势欲。我们看到,在善良正直的内心深处,隐埋着一颗多么可怕的罪恶的急待萌发的种子。这是多么惊人的矛盾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换,一系列的偶然性因素的相继出现,悲剧主人公个性的矛盾性进一步显露,谋杀邓肯,夺取王位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的性格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显示出新的矛盾性:一方面他野心膨胀,不择手段,敢于冒险,凶狠残忍,独断专横,另一方面他的内心滋生着忧郁,聚集着恐怖,堆叠着后悔。他就是这样一位具有鲜明矛盾个性的人物,一位独特的悲剧主人公。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矛盾个性的典型人物比比皆是,除麦克白而外,像阿Q、贾宝玉、还有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她时时在向道德准则挑战,又时时在向道德准则妥协;她时时在向世俗观念抗争,但又时时在向世俗观念投降。”)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中。典型人物的个性也不例外。随着间的推移,人物活动环境的变化,人物的经历由于偶然性因素的出现而日趋丰富复杂,富于变化,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就有了发展变化性。莎翁笔下的哈姆莱特就是一例。在矛盾冲突开始前,哈姆莱特热情幻想,天真乐观,把一切事物都看得异常美好,可是后来,一系列的意外事故在他面前展现,迫使他转入忧郁和沉思,尤其是他父王的鬼魂向他揭发了克劳狄斯的血腥谋杀之后,他的精神更是受到了空前的沉重的打击。于是,他的内心紊乱了,他开始了紧张的精神探索。他一方面探索社会罪恶的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探索改革社会的途径和方法。可是,由于人文主义的致命弱点,他虽然在认识社会的深度与广度上达到了当时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水平,但却失重感到势单力薄,无法行动,他的内心由此展开了尖锐激烈的思想斗争,甚至出现了“活下去还是不活”的精神危机。随着敌人凶残面目的不断暴露,他下定决心,认准元凶,沉着应战,内心又出现了相对平静的状态。所以,在和雷欧提斯“比武”中,在身负重伤的紧急关头,他当机立断,以无比的勇气杀死了克劳狄斯,完成了替父报仇的直接任务。应该说,矛盾冲突开始后,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就发生了突转性的根本性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一系列的意外事故的出现:父王的被害,母亲的不贞,自己的同窗好友如今成了敌人的帮凶,心爱的情人奥菲利亚居然成了敌人手中的工具,过去对克劳狄斯做鬼脸的人,如今却以高价买下他的画像。在内外矛盾冲突中,他的思想性格不断发展,由紧张的精神探索到产生“活下去还是不活”得精神危机,到决心杀死元凶克劳狄斯,性格由稳健到脆弱,再到坚强。所有这些变化与发展无不给典型人物个性的发展变化性特征以最有力的证明。 以上我们已经指出写好人物的个性对塑造典型人物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强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是写好人物个性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塑造出富有个性的人物呢?主要是避免和克服认识上的错误,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认识上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个性在典型中重要地位认识有偏差,对个性的解释有误。有人认为个性仅是共性的具体体现,个性的地位不很重要。这是不对的,所谓个性应该是事物本身的独特性,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区别性。人物的个性在典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出现问题。如解放后,我国的新闻学作品中曾出现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夸大到不合理的地步,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失掉了真实性,人物的个性受到严重损害,“典型人物”成了概念化的人物,让人遗憾不已。 我们写人物的个性,最主要是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将人物塑造成具有丰富复杂个性的圆形人物,就描写手段而言,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利用环境写人物;二、利用细节写人物;三、利用心理写人物;四、利用语言写人物。 环境塑造人物,这在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随着环境的时空变化,人物的经历变得丰富而复杂。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本是一个勤劳、善良、憨厚、淳朴的乡村小伙子,到北京后,随着环境的变化,他的思想性格渐渐有了变化,勤劳、热情、憨厚忍让不能使他如意生活,于是他变得自私,想到反抗,最后又陷于消沉,不能自拔。老舍先生就是利用这种环境的变化来展示人物独特的曲折的经历,描绘出人物思想性格变化的曲线,突出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运用环境时,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此衬托人物在这种环境中的状态,更要注意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以此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变化的根本原因。莎翁在其悲剧《李尔王》中集中描写了暴风雨场景,他用自然界的暴风雨来写了而亡内心的暴风雨,更加有力的突出李尔王此时心中的骚动与混乱,矛盾与冲突。这比光写他外表的疯狂更能彰显他的个性,更具艺术表现力。所以我们说,利用环境塑造人物具有非凡的杀伤力。 精彩的细节描写也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我们不能忽视。在《范进中举》中,吴敬梓为了表现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丑态,就描写了相关细节:“屠户间女婿以上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在运用细节描写时,我们要抓住典型细节来写。在《变色龙》中,契诃夫巧妙的运用奥楚蔑洛夫脱、穿军大衣这个细节展示主人公变色前的恐慌不安与尴尬的心理,使主人公的个性丰富而鲜明。 相比较而言,写好人物的心理也是表现人物个性的重要一环。在一些典范的文学作品中,作家们无一例外的注意到心理描写手段的运用,或使用景物烘托人物心理,或通过细节反映人物心理,或设置梦境外化人物心理,或直接描写人物心理。在中外现当代一些新文学作品中还出现意识流小说,通过写人物的意识流动来写人物的心理。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弗吉妮亚·伍尔夫(1882—1941)的《墙上的斑点》,是一篇采用“意识流”的技巧写作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在现代派(又称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一篇意识流小说的典范之作。从这篇小说的叙述方式上看,也非常典型地表现出了“意识流”。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特点:一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一种自由联想式的,而且始终呈跳跃式地展开;二是让人物的心理活动呈辐射状态展开。《墙上的斑点》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的个性,达到了写人的目的。通过心理写个性,这方面的例子除《墙上的斑点》而外,很值得一提的是莎翁的力作《麦克白》。作品的主人公麦克白在谋杀邓肯的路上,看见空中漂浮着一把滴血的匕首在引导着他前进。他在进入邓肯的卧房时,耳中充斥着“杀人啦”“不要再睡啦!”的呼喊声。这里,莎翁用幻视和幻听的手法,清楚的写出麦克白在谋杀犯罪时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这为再现麦克白性格的复杂性无疑加上了很好的一笔。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语言学,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也能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对塑造个性人物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悲剧《哈姆莱特》中的哈姆莱特的语言就极富个性色彩。他的语言瞬息万变,有时是一针见血的褒贬,有时是晦涩难解的疯话,有时是粗俗的市井俚语。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情,说出不同的话语是很正常的,但处处显露出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文化素养、有思考能力的遭遇不幸的王子身上能有如此丰富的个性化语言,是在令人拍案! 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此问题的探讨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和拓宽,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23
细节行为心理。。。。。。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