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由来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在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或形而上学之前,首先要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的概况,要知道“形而上学”的由来。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在诸多领域都有研究,并且颇有建树。他在物理学、逻辑学、文艺学和政治学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也留下了很多著作。在亚里士多德去世后,他的弟子根据他讲的内容,按照分类学的方式分成了不同的系列,整理成了《亚里士多德全集》

这其中把亚里士多德讲到的广义的自然科学的部分归为《物理学》;逻辑方面的内容归为《工具篇》,这其中又包含《范畴篇》《解释篇》等六篇论文;伦理学归为《尼各马可伦理学》;文学艺术归为《诗学》和《修辞学》;但还有一部分领域“实体哲学”(亚里士多德理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很不好分类。在当时“哲学”这个词是对所有知识的一个统称,任何学科都可以叫哲学,如物理学叫哲学,政治学也叫哲学。这部分最重要的理论既不属于物理学,也不属于文学艺术,更不属于政治学。当时的弟子采取了一个权宜之计,索性把这部分内容放在了物理学之后,于是把这部分的内容取名叫《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

“physic”是物理学的意思,前面加了一个前缀“meta”,就变成了“metaphysic”,意思就是“在物理学之后”,以此来统称亚里士多德这部分无法归类的内容。这当然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但这部分内容是亚里士多德整个知识系统或广义哲学的基础,是关于存在本身的学说。当然“metaphysic”这个词到中文翻译的时候借用了《周易》中的词,《周易》中有一句话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是什么?通俗理解,“道”就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抽象思维的东西。而“器”呢,就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事物。所以用“形而上者”去形容那些看不见的道理,用“形而下者”指那些具体的事物。而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本身讲的就是关于存在的道理,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所以就把“metaphysic”翻译成了“形而上学”。

其实之前已经提到过形而上学了,比如毕达哥拉斯提的“数”、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他们对世界根本问题探讨的思路都属于形而上学的方式。整个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黑格尔,形而上学一直都是主流,探寻“存在之为存在”也是西方哲学家研究的总方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