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未婚生子,孩子父亲来抢孩子的话,抚养权归谁?

如题所述

孩子的抚养权由孩子父母共同享有。如孩子父亲想单独抚养,可以双方协商,或由法院进行裁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31

这种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我们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及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双方父母其实都有发言权,只不过两个人的感情出现问题,所以才会选择分道扬镳。但是孩子的抚养权一定要根据法律的判决结果,自己千万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采取非法手段。这样会违反法律,甚至还会让自己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我刚刚进入一家销售农副产品的公司,其中有一个单亲妈妈就是和自己的丈夫争夺抚养权,到最后两个人因为孩子抚养权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不得不通过法院来判决。

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感情非常好,可以说相濡以沫,但是随着时间变长,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甚至开始发生了争吵。男方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缺点就是脾气暴躁,生活上遇到一点点的问题就会乱发脾气,给女方和孩子留下了一定的生活阴影。经过长达5年的生活,女方终于受不了了,选择提出离婚来结束这段婚姻。

男方刚开始的时候也不同意,因为男方知道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如果再想组建家庭会变得非常困难,自己的年龄也没有了任何优势。所以,在离婚这件事情上一直拖延了很长时间,但是女方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最后拖了差不多有两年时间,两个人终于办理了离婚手续。

但是孩子抚养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孩子只有一个,年龄比较小,所以一直跟着母亲生活,但是男方一直想要孩子的抚养权,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在这个问题上两个人争论了很久,也一直没有结果,到最后双方不得不去法院进行解决。

总结: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如果双方无法坐下来进行谈判,我认为可以直接到法院进行诉讼。法院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法律依据,双方完全可以根据法律判决的结果去认真执行,根本不需要长时间的拉锯。

第2个回答  2021-10-31
您好,这涉及的是孩子的抚养权纠纷。虽然是非婚生子,但是非婚生子与婚生子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人和组织不得危害、歧视。对于孩子的抚养权,这需要看您孩子的年龄及您与男方的抚养条件。在实践中,不满两周岁的孩子,以母亲抚养为原则,两周岁到8周岁的孩子,法院要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对于超过八岁的孩子,法院要听取孩子的真实想法。
在争取抚养权的同时,对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对于抚养费数额的主张,也需要考虑所在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和对方的收入等等。
因为未婚生子,您与丈夫并非法律上的夫妻关系,那么在面对财产纠纷时,无法受到有关夫妻法定财产制度的保护。因此,我们要考查您是否签署过相关的婚前协议。如果有相关协议的存在,或许还可以更好地保护您的相关权利。即使没有协议的存在,我们也可以在诉讼之前通过谈判的方式,尝试与男方达成补偿协议和抚养费协议。
【相关法条】
《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第3个回答  2021-08-22
一、既然是孩子的生父,当然有权要求直接抚养孩子了。既然孩子目前在你这边,您首先要做的是看好孩子,好好抚养孩子,防止对方抢走。二、对方抢不走,向法院起诉要求孩子抚养权的话,只要孩子出生一直在你由你抚养,你也没啥不利于孩子抚养的情形的话,其实对方很难把孩子直接抚养权从你这边拿走。三、不过,如果对方真要是起诉争取抚养权,你可以试着参照如下规则举证,以便法院依法裁判。《民法典》第1084条将抚养权的归属区分为三种情形:■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除非母亲患有不利于孩子抚养的重大疾病或者不愿意尽抚养义务。■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孩子意见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但也不是绝对的,还是要个案具体情况。■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由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由法院酌情按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1.自己具备较好的抚养能力1)自己工作条件宽松,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如果父母双方经济能力相当,而一方工作繁忙,无暇照顾或不能亲自照顾孩子,一般法院会优先考虑能直接照顾双胞胎一方获得孩子直接抚养权。毕竟父母或其他亲戚永远是协助,而不是照顾主力军。2)居住环境优良、就学条件便利的,可提供相关证明;3)经济条件优越:自己工资收入、教育程度优于对方的,可提供单位收入证明、社保缴费证明、纳税证明等;4)自己工作表现、思想品质优良,可提供专业资格证明,荣誉证书等证据;5)自身具备其它有利于子女成长情况的,按具体情况提供相应证据。2.优先抚养条件1)自己不能生育或者再次生育的几率较小,可提供相关医疗单据。比如,孩子是母亲曾先后经多次进行试管手术才生育的,对母亲身体造成较大伤害,母亲以后很可能不会再生育,法院将直接抚养权判给母亲的可能性就很大。2)子女随自己生活时间较长,或自己父母照顾更多,可提供与孩子一起的照片、视频,带孩子打疫苗的卡片,签字作业本,幼儿园、学校、邻居、居委会证明、辅导班报名凭证等。3)自己无子女,对方有其他子女,可提供相应出生证明等。4)自己父母愿意帮助带孩子的,可提供父母身体情况证明、自愿带孩子意愿说明等。3.对方不适合抚养子女比如:对方有婚外情的;有不良嗜好,如赌博、酗酒等恶习的;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对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对方有家庭暴力行为等等。4.真的双方条件都不相上下的情况下,法院也会考量其它因素,比如,性别因素,儿子随父亲共同生活更有利于孩子性格养成和教育培养,女孩子的话,青春期随妈妈生活显然更合适一些,等等。四、子女抚养权不是子女归属权,子女始终是双方的子女,即便孩子因亲生父母未办理结婚登记不能同时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争夺子女抚养权的本质问题是夫妻争夺与“与孩子的相处陪伴时间”因此,建议可能的情况下,不要仅仅纠结于直接抚养权,而是通过探视时间的协调设定来平衡双方与子女陪伴照护的时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8-22
一、既然是孩子的生父,当然有权要求直接抚养孩子了。既然孩子目前在你这边,您首先要做的是看好孩子,好好抚养孩子,防止对方抢走。
二、对方抢不走,向法院起诉要求孩子抚养权的话,只要孩子出生一直在你由你抚养,你也没啥不利于孩子抚养的情形的话,其实对方很难把孩子直接抚养权从你这边拿走。
三、不过,如果对方真要是起诉争取抚养权,你可以试着参照如下规则举证,以便法院依法裁判。
《民法典》第1084条将抚养权的归属区分为三种情形: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除非母亲患有不利于孩子抚养的重大疾病或者不愿意尽抚养义务。
■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孩子意见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但也不是绝对的,还是要个案具体情况。
■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由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由法院酌情按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1.自己具备较好的抚养能力
1)自己工作条件宽松,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如果父母双方经济能力相当,而一方工作繁忙,无暇照顾或不能亲自照顾孩子,一般法院会优先考虑能直接照顾双胞胎一方获得孩子直接抚养权。毕竟父母或其他亲戚永远是协助,而不是照顾主力军。
2)居住环境优良、就学条件便利的,可提供相关证明;
3)经济条件优越:自己工资收入、教育程度优于对方的,可提供单位收入证明、社保缴费证明、纳税证明等;
4)自己工作表现、思想品质优良,可提供专业资格证明,荣誉证书等证据;
5)自身具备其它有利于子女成长情况的,按具体情况提供相应证据。
2.优先抚养条件
1)自己不能生育或者再次生育的几率较小,可提供相关医疗单据。比如,孩子是母亲曾先后经多次进行试管手术才生育的,对母亲身体造成较大伤害,母亲以后很可能不会再生育,法院将直接抚养权判给母亲的可能性就很大。
2)子女随自己生活时间较长,或自己父母照顾更多,可提供与孩子一起的照片、视频,带孩子打疫苗的卡片,签字作业本,幼儿园、学校、邻居、居委会证明、辅导班报名凭证等。
3)自己无子女,对方有其他子女,可提供相应出生证明等。
4)自己父母愿意帮助带孩子的,可提供父母身体情况证明、自愿带孩子意愿说明等。
3.对方不适合抚养子女
比如:对方有婚外情的;有不良嗜好,如赌博、酗酒等恶习的;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对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对方有家庭暴力行为等等。
4.真的双方条件都不相上下的情况下,法院也会考量其它因素,比如,性别因素,儿子随父亲共同生活更有利于孩子性格养成和教育培养,女孩子的话,青春期随妈妈生活显然更合适一些,等等。
四、子女抚养权不是子女归属权,子女始终是双方的子女,即便孩子因亲生父母未办理结婚登记不能同时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争夺子女抚养权的本质问题是夫妻争夺与“与孩子的相处陪伴时间”因此,建议可能的情况下,不要仅仅纠结于直接抚养权,而是通过探视时间的协调设定来平衡双方与子女陪伴照护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