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实施蒙特梭利教育应该如何做?

如题所述

建议年轻父母应尽早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熏陶,使之成为身心正常发育,具有独立能力、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充满情感、遵守纪律、求知欲旺盛、有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儿童。为了将蒙特梭利教育充分地运用于家庭教育中,学术界将它分为以下四大训练板块:感官系统训练“感官教育”是蒙氏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它把幼儿感觉经验的重要性,置于高等智能活动之先。家长可根据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只要年轻的父母们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观察力,随时掌握孩子的特点和发展的需求,并给予适时的辅助与必要的支持,孩子们对感官“教具”的操作会充分发挥孩子生命初期的潜在能力,让学习成为他们生命的食粮,让亲子交往的过程永远是自发的,永远是快乐的。语言能力培养在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语言教育占有特殊地位。蒙特梭利认为语言是出生后从环境中得来的,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让孩子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之中,孩子便可以悠游自在地掌握某种语言。但语言的敏感期具有短暂性,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它将不再回来。1920年,印度有一个男孩一生下来就离开了人类社会,在狼群里生活。后来,他回归人类,专家对他进行了约10年的语言训练,他也不会说话。这充分表明,婴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它对人一生都有深远影响。为了给年轻的父母一些全新的语言教育观念,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语言训练方法,建议从听、说、写、读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语言教育。我们的教育目的是突出培养孩子语言的听、说、写、读的能力与习惯。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既要引导孩子学习口语,又要引导他们学习文字语言;既要让孩子理解、运用日常语言,又要引导孩子学习文学语言。只要父母平时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语言环境,注意和孩子多交谈,不断引导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多看、多听、多触摸,用感觉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孩子就能很好地掌握语言。数学素质培养家长可将枯燥、抽象的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游戏的方式,亲子活动的形式,使它们有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教育,让他们在玩中学。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阶段主要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不是更多知识的积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孩子一起共同游戏,利用他们喜欢的玩具及常见物品,通过动手操作,在玩中学得一些数学知识,内容包括:学习数的分类、排序的方法;学习数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数的形成;初步的加减运算;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一些几何形体,发展空间知觉。在此基础上,家长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化出更多的游戏,进行训练,为入小学打下良好基础。日常生活练习所谓日常生活练习工作,就是将家庭中成人所做的一些日常事务,当成一项“工作”,让幼儿去模仿着做,去真实地体验,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这个板块的训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基本运动。主要是基本动作的练习,如:拧、捏、倒、缝、剪、切、扫、挤的动作练习。可把一个连贯的动作分解成一段段易懂、易学的具体的动作单位,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第二,社会交往。主要介绍人们在生存及生活上必要的礼仪、规则等,如:开关门的方法、传递物品的方法、招待客人的方法等。通过练习,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行为。第三,关爱环境。主要是培养他们关心爱护周围有生命、无生命的物体,从小养成美化环境,有序摆放物品的习惯,如:扫地、擦桌子、照顾动、植物等。在练习中,让孩子了解自己和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关系,获得管理物品及独立的能力。第四,自理能力。针对幼儿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对自己没有信心等现象,对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练习,如:正确穿衣、穿鞋、刷牙等,通过练习使幼儿产生并强化独立、自主意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总之,蒙特梭利非常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她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让幼儿自发主动地学习。以上各个活动的设计,材料多是取之于家庭中的真实事物,而每一个活动又可以延伸、扩展到其他活动之中。这些活动训练力图让幼儿集中心志,内化秩序感,让意志力和活动自然结合,在体会成功的喜悦中建立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