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与鲟鱼有啥区别?

如题所述

没有区别。中华鲟别称鲟鱼。

鲟鱼:

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鲟鱼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大家通常所说的鲟鱼就是指鲟形目的鱼类。它是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世界上现存1目2科7属27种,仅分布于北半球,现存9个自然分布区,分别为太平洋东岸、北美大湖地区、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里海地区、西伯利亚及北冰洋流域、黑龙江水系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水系口。

黑龙江进行的达氏鳇与史氏鲟的杂交,故在我国水域出现或养殖的鲟鱼有7、种和杂交种。由于自然环境改变、水工设施修建和过度捕捞等原因,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野生鲟鱼资源明显减少,处于濒危状态。  我国自然水域分布的鲟鱼有8种。 

形态特征:

中华鲟体长形,两端尖细,背部狭,腹部平直。头呈长三角形。吻尖长。鼻孔大,两鼻孔位眼前方。喷水孔裂缝状。眼小,椭圆形,位于头后半部。眼间隔宽。口下位,横裂,凸出,能伸缩。唇不发达,有细小乳突。口吻部中央有2对须,呈弓形排列,其长短于须基距口前缘的1/2,外侧须不达口角。鳃裂大,假鳃发达。鳃耙稀疏,短粗棒状。

体色在侧骨板以上为青灰、灰褐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逐步由浅灰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为乳白色。各鳍呈灰色而有浅边。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中华鲟为底栖鱼类,属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包括虾蟹、鱼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因生活环境的不同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幼鱼在长江中、上游江段主要以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幼虫及植物碎屑等为食,到了河口咸淡水域中的幼鱼则以虾类、蟹类及小鱼为食。亲鱼洄游期间不摄食。在长江口外近海水域,中华鲟摄食强度增大,通常在3-4级。食物以鱼和蟹为主,还有虾和头足类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鲟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