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教学方法7个步骤

如题所述

1、 人 物

在孩子的心目中,书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他们自己。老师或家长也可以借助孩子的这个期待,在读一些角色突出的故事时,采用“角色自居”的方法,让孩子变成书中的角色。

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就可以让孩子当小兔子,尽管他们都不喜欢最后“输”给大兔子,但作为其中一个角色这件事本身会让孩子阅读的参与性更强。

2、 预 测

一般来说,从看封面开始就可以预测故事。比如《我是一条喷火龙》,从图画入手预测这是一条怎样的龙?它什么时候会喷火?又比如《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可以从题目入手,这只猫竟然活了一百万次,预测它有什么特异功能,它是否会一直活着。

3、推 理

有一些绘本中的细节,文字中并没有给出解释,可以让孩子去观察然后推理出原因。比如我们熟悉的《大卫上学去》中,大卫回家的时候是光着屁股的,文中并没有解释原因,那么孩子会如何根据绘本中的内容进行推理呢?所有类似的未知问题都可以运用推理解决。

4、 复 述

根据图片、文字和自己的观察在“讲故事”,其实这也在“复述”。孩子在复述的时候也需要借助图片,特别是低段的孩子,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梳理故事的脉络。另外,最好是给孩子找到一个倾听的对象,你讲给我,我讲给你,一个相同的故事便有了两个不同表达的版本,这样的表达交流才是复述的意义。

5、 建立联系

阅读只有与孩子的生活产生链接才会更好地影响孩子,否则就是生活之外的知识,也无法学以致用。 将孩子与故事联系起来,这个故事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成长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