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的来历

如题所述

万州,历史悠久,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夏商属梁州地,周属巴子国,秦属巴郡朐䏰县。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 216 ),刘备分朐䏰地置羊渠县,为万州建县之始;蜀汉建兴八年( 230 ),省羊渠置南浦县。
南北朝,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浦为鱼泉县;北周先改鱼泉县为安乡县,后又改万川县,与南州和万川郡同治。
隋朝,开皇十年( 598 ),废万州郡,改万川县为南浦县,与南州同治;炀帝大业三年( 607 ),省南州、南浦县归属巴东郡。
唐代,武德二年( 619 )置南浦郡,领梁山、南浦、武宁 3 县;武德八年改南浦郡为浦州;贞观八年( 634 )改浦州为万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万州为南浦郡;乾元元年( 758 )恢复万州,仍与南浦县同治。
宋朝,沿循唐制。
元代,世祖至元二十的年( 1283 ),省南浦县入万州,领武宁一县。
明朝,洪武四年( 1371 ),并武宁县入万州,洪武六年( 1373 )降万州为万县。
清代,沿循明制。
民国二十四年( 1935 ),设万县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92 年设万县市,辖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开县、梁平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3区8县。
1997年,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撤万县市,设万县移民开发区和万县区。
1998年5月22日,国务院(国函[1998]37号)批准同意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万县移民开发区更名为万州移民开发区。(万州区仍辖龙宝管委会、五桥管委会、天城管委会)[2]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国函[2000]88号)批准同意撤销万州移民开发区,原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的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和巫溪县由重庆市直辖。同时,龙宝管委会、五桥管委会、天城管委会更名为龙宝移民开发区、五桥移民开发区、天城移民开发区,仍由万州区管辖,共32个镇、45个乡、14个街道,1277个居委会、村委会。[2]
2005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撤销龙宝、天城、五桥3个移民开发区,由万州区直接管理镇乡、街道,辖13个乡、28个镇、11个街道,总人口168万人,主城区人口53万,幅员面积3457平方千米。2005年6月24日,国务院(国函[2005]55号)批准同意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太白岩街道迁至陈家坝街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9

一些谎言传得久了,不仅别人不得不信,最后连造谣者自己也会深信不疑了。所以,才会到今天,还有弱智相信万州人自己杜撰的那些所谓“城市宣传”。


长期以来,有部分万州人不知天高地厚,喜欢编造民国时代,自己与成都、重庆比肩,吹嘘曾经“成-渝-万”之类的谣言,四处招摇撞骗。甚至宣称自己1928年就已“建市”,比1929年重庆建市还早。果真如此的话,岂不是证明民国的万县,已比重庆还要强,那应该叫“成-万-渝”才对嘛?!


这里先不说,民国时期,成都、重庆二者谁更强,是“成-渝”呢、还是该叫“渝-成”。这里只说,即使是成都市,也是合并“成都县+华阳县”2个县城才建成的市,重庆市也是合并“巴县+江北县”2个县城才建成的市。唯有万县,区区单独一个小县就敢自称“万县市”?!这是否证明“民国的万县”实际比成都、重庆都要强大?那是不是应该叫“万-成-渝”或“万-渝-成”才对?!


可惜,笑话终归是笑话!如今,连万州以前最顽固的那几个本地学者,都已不得不改口,承认之前万州宣传的那些雷人的民国开埠、建市历史,都是万县“自批”的,从没得到过任何官方认可。而且时间短暂,根本不值一提,但却长期被一些人故意反复炒作,着实骗了不少人。


1949年后,中国历史许多真相被黑白颠倒。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万州一直不过是奉节辖区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地位远不及奉节。即使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代,其地位还不如隔壁的忠县直隶州、石柱直隶厅,但万州人却喜欢四处宣称自己是“川东门户”,让人哭笑不得。


最近几年,一些万州人又开始编造新段子,造谣“万州得名是因为所谓古代万川毕会,万商云集”,到处哗众取宠。万州最早建县始于东汉三国,由当时奉节巴东郡拆分下属云阳朐忍县而得;南北朝北周时期,奉节信州总管府改安乡县置“万川县”,万州始得名“万”字。但是,南北朝是中国战乱频繁、民族分裂时期,中国当时还没有兴起内河航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万县何来“万商云集”一说?最搞笑的是,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也确实有一个万州,不过这个万州,并不是自称“万商云集”的万县,而恰恰是它隔壁的今四川达州!


万州,是川江沿江城市中,历史建制几乎最晚的一个小县城。在漫长的古代,只是长江边上一个“大船不常停靠”的普通过路小站,并不是什么交通枢纽,更不是一些文盲瞎吹的“川东门户”,其地位甚至不如丰都的高家镇、石柱的西沱镇!!!所以,真实历史中的古代万州,一直属于落后地区,名不见经传。


直到南宋,陆游《偶忆万州戏作短歌》,还讥讽万州是天下最穷的地方:“峡中天下最穷处,万州萧条谁肯顾?”《老学庵笔记》载:“忠州在峡路,与万州最好穷陋。岂复有为郡之乐?”。不仅如此,《夷坚志》蜀梁二虎关于万州的记载也与陆游诗文对照:“(蜀中)万州尤为荒寂,略无市肆。”


另外,依照中国现行《八二宪法》,“地区”并非“地级市”,甚至连“行政区”都算不上! 其实,早在《七八宪法》第三十四条就规定:“省革命委员会可以按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作为自己的派出机构。”明确表明“地区”只是一个派出机构,而非行政区。


万州1992年12月,因三峡移民工作需要,才由“县级市”临时升“地级市”。1997年并入重庆直辖市后,重新还原为“县级行政区”(直辖市没有地级政区,区县书记也都叫县委书记)。也就是说,万州做地级市的时间总共还不到5年!其他时间,一直都只是个“县级行政区”。


此外,依照《宪法》,地级市与“县级市、县、自治县”属平级,而非上下层关系。所以,一般的地级市没有资格“辖”县。也没有资格在“县级行政区”之前冠名。如果,它能直接“辖”县,也就不必要强行“县改区”了!


目前,按照惯例(实际是专制时代遗留的坏习惯),地级市可以“代管”县,但仅限于党务、宣传以及“科教文卫”等公共事务,没有事权、财权,不能干涉“代管县”的人事安排、经济规划等主要事务。财税也从来是各自独立核算,自己管自己。除非是中央另外特批有“计划单列”,“计划单列的地级市”才可以管辖“代管县”的经济。但事权依然归属“省”管辖。所以,无论是普通“地级市”,还是“计划单列地级市”都没有资格在“县级行政区”之前冠名!


前些年,因地图出版社市场化改革,市面上出现一批擅自将“地区”误作行政区的假冒伪劣地图,甚至编造“地级市辖县”的所谓地级行政区地图,明显违法、违宪! 尽管国家后来收回了地图出版权,但这批法盲地图至今仍在网路上流传,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