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1.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墙面、活动区等是都是幼儿园具体教学环境的一部分,它们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记录下已经和正在实施的课程,同时也是课程内容的不断延伸。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旧问题的解决产生出新问题,因此不断的创设和完善环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拓展、延伸课程。

  2.环境创设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提供大量的废旧物品,供幼儿操作,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和动手的欲望。教师在科学探索区配置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材料和工具,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轻松、愉快地主动参与到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去。 总之,在环境创设时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创造,乐于探索。增强了孩子的探索欲。

  3.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小主人的精神:

  以往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是由成人为幼儿提供,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参与到环境布置中去,结果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所以,现今幼儿园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让幼儿自己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既可使幼儿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同时让幼儿更加爱护珍惜环境,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4.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

  遵循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活动的部分可由幼儿参与布置,引导幼儿根据教育和自己的意愿创造出不同的形象。这些设计和创造不仅有美感,还蕴藏着美学知识,引导幼儿从色彩、形态美进行欣赏,也让家长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5.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创造优美环境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这种快乐使他更自觉地关心周围事物,产生新的期待。这些围绕教育目标创设的环境,不仅使孩子获得了有关知识,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而且还增强了幼儿间的交往,增进了情感的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ofxuejrum LV9
2016-01-16
满意答案

phenomenontc
LV13
2016-01-16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又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激敬久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孝滑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明慎慎育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
第2个回答  2020-12-06
谈到“环境”,谁都很熟悉,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身处在一个环境中,环境可谓无所不在,有大有小,幼儿园环境则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个环境。幼儿园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地方,幼儿园的一切都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孟母三迁》的故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流传话语无不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环境的重要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与条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要有计划的绿化园地,重视幼儿的环境布置,要使幼儿生活在明朗的、愉快地、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里。”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综上所述,在新《纲要》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是教师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在今天,人们把一直所重视的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被誉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
  近年来,我们广大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以独具匠心的创意和巧妙绝伦的构思及高超非凡的技巧走出了一条“边学习、边实践、边完善”的成功之路。然而多次外出参观学习便发现,有些幼儿园在具体创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一、只求美观,强调环境装饰性摆设。有的幼儿园在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高档的壁画,这些“高高在上”,缺乏童趣和童真,过于成人化的“精品”,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试问这种毫无意义的墙饰怎能为环境教育主体的幼儿服务呢?显然,这与身高仅有一米左右的幼儿是完全不合理的搭配,这将使我们的教育主体白白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机会,再漂亮的墙饰也只能是孩子们眼界以外的摆设。
  其二、形式单一,忽视幼儿的参与性。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应当营造一种美好和快乐的氛围,以此激发了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喜欢与其中的人、事、物交往,而有些老师所创设的环境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观,为了不让幼儿加以“破坏”,有的老师还硬性规定只能看不能动,成了一种华而不实的点辍。这样,严重缺乏可让幼儿参与的活动变化的内容与机会。
第3个回答  2020-10-26
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当你有了很好的环境,才能对他产生非常好的重要性。
第4个回答  2020-10-26
孟母三迁。环境对孩子影响太大了。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
  现代的幼儿教育实际上就是环境教育,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这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环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两方面决定的。温暖和谐的环境能使儿童性格活泼,行为具有理性,并善于交往。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是幼儿重要的生存条件。成人应该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充满关爱和自由的环境,
  环境教育包括了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儿童从小就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当他什么也不懂,只能用哭泣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时,那是一种对爱的渴望和求索。儿童需要得到关爱是因为他需要安全感。蒙台梭利说,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儿童只有得到了充分的关爱,才能够具备健全的人格、心智、道德。可以说,爱是儿童成长的背景和环境,也是儿童早期教育的基础。
  成人在给予儿童关爱之前,首先应该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自己是否拥有爱的能力,二是,对孩子的爱究竟是什么?应该运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对于那些心中没有爱的成人来说,他们本身就是不成熟的,在爱自己还是爱孩子的问题上,他们的做法往往靠近前者。有时候,他们甚至和儿童怄气、作对,直到满足自己的需求、达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的父母不具备一个成人应有的宽容,更不会理解、接纳儿童。有些时候,心理不成熟的成人也会情绪化,当他们情绪好的时候,会将孩子捧上天,情绪不好的时候则会将孩子视为出气筒。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变得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他们早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为了避免惹怒父母,只能不停地揣测和应付,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久而久之,儿童会因为得不到爱而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精神上的不安和焦虑。
  对于那些心理成熟的父母而言,他们可以自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爱。但是,这样的爱有时候会伤害孩子,也会阻碍孩子的自然成长。所以,成人只有真正地学会关爱儿童,才能为其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
  如果成人对儿童的生命发展有所了解,就会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机会,为他们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这就是爱。如果成人对儿童的成长一无所知,却经常按照自己的经历、经验、利益出发,忽视儿童成长的规律和需要,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意愿,这就不是爱。因为,他们并不尊重儿童的成长,他们轻视儿童的成长,他们剥夺了儿童自由成长的权利。
  这些得不到爱的孩子会四处寻找确实的爱,甚至会用心计来获取爱。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还会借用搞破坏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同时,任何人都不能完全代替父母的爱,有些时候孩子会利用心计获得父母的爱,这么做是可悲的,但是他们不得不去揣测怎么做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比如,有些孩子生病了,非常惧怕打针,刚刚走进门诊部就大哭大闹。成人往往认为这是儿童害怕疼痛的表现,他们之所以哭,是因为他们有过这样的经验。可是,真相并非成人想象的那样。
  一个3岁的男孩生病了,病恹恹地趴在母亲的肩膀上。当医生准备给他打针的时候,提议把孩子放下,因为他担心孩子乱动会被扎伤。母亲犹豫地看了一眼旁边的病患儿,那也是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他正在经历一件恐怖的事情——他的父母分别按着孩子的手脚,医生脱掉了他的裤子,正准备打针。孩子眼中露出惊恐的光芒,不安地挣扎着,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起来。
  母亲回头看了看怀里的孩子,他正表情复杂地看着临床的孩子。母亲咬咬牙,拒绝了医生的要求,她让孩子依偎在自己的怀里,不紧不松地拥抱着他,然后找机会让医生给孩子打针。打针的过程中,孩子只是吭哧了几声,但是并没有哭,他紧紧地搂住母亲的脖子,并且一动不动。
  当一个儿童缺乏安全感,并对父母之外的人感到恐惧时,就会大哭大闹,渴望得到父母的保护和关爱。实际上,打针并不疼,是什么放大了儿童的恐惧和痛苦呢?是缺乏安全感。
  其实,儿童的痛苦大部分来自于精神上。比如,一些家长强制儿童学习,使其对美好快乐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恐惧、厌倦,甚至是神经衰竭。成人考虑的并非这些,他们往往打着“爱孩子”,“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兴致勃勃地期待孩子能够通过考试。有些家长甚至不关心孩子学了什么知识,而是觉得别人报了学习班自己的孩子也决不能落后,这样的家长往往更加关心教育费用,并且将全部的兴趣转移到儿童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或拿到某一个证书上。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的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父母一直陪伴着他们成长。这也意味着着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这一重要的任务也是由父母训练完成的。启蒙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如果父母为儿童提供了一个缺少爱或者没有自由的恶劣的成长环境,忽视了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往往就会导致孩子的心智不健全。良好的成长环境,则会推动孩子智力的发展。
  同时,在恶劣的成长环境里,孩子对世界的认识自然会有所歪曲。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良好的意识,也就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现在青少年犯罪率的居高不下,几乎都能从他们成长的环境找到根源。或许缺乏管教,或许误交恶友,或许压力过大等,无一不显示了良好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活给人身心发展所打上的烙印,终生难以磨灭,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要爱护子女,对孩子尊重信任,尽量不板面孔,不随意呵斥、打骂,以平等的、民主的、朋友式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应少一些“专制”式的做法,建立起新型的民主的家庭关系。
  父母要有意识地在家庭中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如关心时事形势、热爱科学、爱好音乐文艺、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注重文化修养、语言文明等。对不文明的东西,父母要善于诱导,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免疫力。在这些方面父母应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