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优秀员工的热情激发其他员工的热情和活力?

如题所述

[经典回顾]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港口时,发现大多数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怎么办呢?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时,总先准备几条活跃的鲶鱼,一旦把捕获的沙丁鱼放入水槽后,便把鲶鱼也放入水槽,鲶鱼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因为鲶鱼的追赶而高度紧张,于是便四处逃窜,把整槽鱼搅得上下浮动,也使水面不断波动,从而氧气充足,由此保证了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被运回渔港。

鲶鱼如一方投水之石,击破了平静而死寂的水面,激起了圈圈扩展的涟漪,为疲倦的沙丁鱼群注入了蓬勃向上的动力;鲶鱼就如同一针兴奋剂,神奇般地显示了强大的外驱力,调动了沙丁鱼群蛰伏的潜能,获得了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奇效,可以说是一剂整饬懒散,激励后进的灵丹妙方。

捕鱼如此,管理亦是如此。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常会发现,一个企业如果人员长期稳定,就会缺少新鲜感和活力,产生惰性,出现组织内部人浮于事、缺乏效率等情况。一个企业组织的成员通常由三种人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人才;二是以公司为家辛勤工作的人才;三是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才或废才。如何使用这三种人呢?我们可以运用“鲶鱼效应”,即引进一些个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着较强的个人感召力的人群,让他们在组织中可以拥有一定范围内的权力,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和激励组织中的其他人员。他们新官上任,公司上下的“沙丁鱼”们立刻产生了紧张感。?“你看新主管工作速度多快啊!”“我们也加紧干吧,不然要被炒鱿鱼了。”这样,通过提升鲶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带动和刺激整个组织的其他人员,克服组织惰性,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人人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形成了。

从上面的故事中可看出“鲶鱼效应”所达到的效果是刺激。对于企业来说,管理者对员工的刺激,不是制造紧张,更不是施加压力,刺激是外界事物作用于生物体,使事物产生积极的变化。在企业中,我们可以运用“鲶鱼效应”,用优秀员工的热情激发其他员工的热情和活力。

[案例分析]

日本的企业对管理人的工作颇为重视,以有效的“管理人”工作促进企业的经营成功。

三泽之家公司原来经营停滞不前,其生产的机械设备卖不出去。后来,三泽之家公司根据“鲶鱼效应”原理,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明能干、思维敏捷的25至35岁的生力军。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促进效应,公司甚至着意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让全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触电”的感觉,这样何愁整个公司不生机勃勃呢!?现在,三泽之家公司的“鲶鱼效应”管理法在日本普遍推广了。对此,三泽千代治解释说:“其实用人与捕鱼是一个道理,网罗到人才只是一个初期的目标,如何用活,如何活用才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缺乏了新鲜感和活力,容易产生惰性。因此有必要找些“鲶鱼”,制造一种紧张气氛,这样,企业自然而然就生机勃勃了。”

[巧手点金]

鲶鱼效应的一个作用在于调动大家的积极因素,有效激活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激情,让员工在榜样力量刺激作用的驱动下,展现活力,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鲶鱼效应”的第二个作用表现为带动作用。因为那些“鲶鱼”有着较高的个人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个人感召力,周围的人群总是在关注着他们,不管他们手中有没有权力,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会通过言行去影响和感化周围的人群,使周围的人群不知不觉中能够仿效并追随。?“鲶鱼效应”的第三个作用表现为刺激作用。“鲶鱼”的活动能力会打破现有的平衡,他们的积极向上、领导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以及他们待遇上的巨大变化,会给周围的人群带来压力,会刺激周围人群的自尊心,在“你能我也能”的强烈意识支配下,引导得当,则会出现“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最后,“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