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白要把《蜀道难》写得如此之难?蜀道难在哪里呢?

如题所述

李白的《蜀道难》道尽了他的人格魅力,正是这篇不朽之作获得贺知章的极高评价,因而李白被他称作谪仙人。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雄健的笔调写出了蜀道上奇丽雄伟的山川与高危惊险的栈道。全诗三处直抒胸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咏叹在诗中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诗是分别由三个段落从三个角度来写蜀道之难,分别是蜀道之高、蜀道之险、兵祸之烈,可以说险象丛生,震撼人心。

  第一段侧重写蜀道之高。李白的许多诗篇都是开篇就不凡,这一篇与他的《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开篇就是神来之笔。李白在直呼“蜀道之难”后,却没写蜀道,而是写蜀国开国的茫然,由四万八千年前的开国,写到秦惠文王时的开栈道,这时间的极度绵延与拓展,让人不得不叹服他的“笔落惊风雨”。同时开篇“五丁开山”“羲和驾日”的神话,起到了引人入胜的妙用。接着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峻难行。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以手抚膺坐长叹”,不仅用夸张与神话融合,还借黄鹤与猿猱反衬山的高不可攀。那一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更是寥寥数笔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色描绘得惟妙惟肖。

  第二段侧重写蜀道之险。这一段诗人借“问君”的旅程,把人们带进一个古木阴森、悲鸟哀鸣的荒凉凄切的境界,使人闻之失色,突显蜀道的凶险。接着李白为我们推出一组电影镜头,枯松、绝壁、飞湍、瀑流、悬崖、转石,由静到动,再配合万壑雷鸣的音响,托出一个山谷轰鸣、惊心动魄的险恶场景。

  第三段侧重写战祸之烈。前两段李白描绘了险象丛生的峭拔风光,而最后一段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正是剑阁一带,群峰如剑、壁立千仞的险要地势,形成了一道易守难攻的天然要塞,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接着诗人再一次用他摹景状貌细致入微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敌人如狼似虎的凶恶之态,以及战场上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血腥场面。

  李白在第三段对国事的忧虑,使得这首诗的意图更添神秘色彩。诗大约是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写诗时,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有劝戒他不要长久羁留蜀地,早日回长安之意。然还有人认为李白写此诗有讽玄宗幸蜀之意。

  然而,无论是何种用意,这首诗天马行空的驰骋想象、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是我们赏读不尽的精神食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7
因为古代的蜀道确实很难走,有大山的阻挡,而李白描写蜀道有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感觉更难。
第2个回答  2020-12-07
因为李白要通过写诗向世人展示蜀人的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蜀道难在地形陡峭,山路狭窄,攀登蜀道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勇气。
第3个回答  2020-12-07
因为古代的蜀道就是很陡峭,很不好过。蜀道难,难就难在攀登了,那里非常陡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