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吃什么补血比较好?

如题所述

铁是人体的重要元素,缺铁会引起贫血,在中国10个婴幼儿中就有4个患有贫血,妇女的贫血率高达60%以上,贫血除了婴幼儿的先天因素以及孕妇的营养所需之外,几乎都与饮食有关,那么,贫血吃什么好呢?哪些食物可以补血呢?

1、补铁是改善贫血关键

如果贫血了,补铁提高血红蛋白是关键。每天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肾、血以及瘦肉、蛋黄、鱼、虾含铁较为丰富,其它蛋黄、海带、黑芝麻、黑木耳、黄豆、蘑菇、芹菜等。为了合理的摄入铁,最好每天保持一份含铁的肉类食物,如猪肝菠菜汤、瘦肉抄黑木耳、牛肉炒芹菜、猪血汤等,并且坚持两个月以上的食补调理。

已患上缺铁性贫血时,单靠饮食调理效果不大,对于血红蛋白偏低的贫血者建议补充铁剂为主,食补为辅,通过服用2-3个疗程的生血宁片,再配合膳食的调理,这样搭配可以更快地提高血红蛋白,改善贫血更有效。

2、荤素搭配补血更佳

植物性食物含铁很少,很多只在3%以下;而动物性食物的含铁量却很高,肝脏、瘦肉的铁吸收率高达7%,因此建议荤素搭配,而且植物性食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辅助铁质吸收,补血更佳。如肉类加素菜伴炒,每周吃一次猪肝菠菜汤,每次饭后再来一个水果补充维C,能使铁被充分吸收。

3、补充蛋白质营养

蛋白质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原料,因此饮食中要多吃一些瘦肉、豆类、奶制品等,早餐时来个鸡蛋、中餐和晚餐吃肉类、鱼肉、黄豆等是最好的选择,要注意的是豆浆和牛奶会影响铁的吸收,与含铁的食物、铁剂要间隔两个小时分开喝。

4、用水果代替下午茶加快补血

如果您被检查出贫血了,医生会提醒您:不要喝茶不要喝咖啡。因为茶和咖啡都含有抑制铁质吸收的物质,尤其是浓茶。所以建议用水果代替下午茶,每天下午或者饭后半个小时固定吃几个水果,葡萄、苹果、橙子等,办公室的女白领还可以常备点葡萄干或枸杞红枣茶,办公之余优雅的喝上一杯。

气血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贫血不但影响健康,动不动就头晕、手脚无力,还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改善贫血要持之以恒,关于贫血吃什么好的饮食调理要重视,多吃一些补铁补血的食物,加之良好的心态和适当的运动,贫血是可以康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贫血会导致头晕眼花,贫血的人需要补血,贫血的人吃什么好?补血的食物有哪些呢?以下这些食物对于贫血的人补血功效特别好,建议要补血的人可以多吃。

补血食物常常有两大特点,即含有较丰富的铁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尤其是维生素B12和叶酸。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而叶酸可促进骨髓中幼红细胞转化为成熟红细胞。

  那么含有丰富铁质的补血的食物有哪些呢?含铁量较多的补血食物有鸭血、猪血、动物肝脏、菠菜、茄子等红根蔬菜、还有大枣、柑橘等水果中,另外,只有二价的铁才容易被人体吸收,而食物中多含有三价的铁,所以还需要吃些酸性食物使三价铁在胃肠道中转化为二价铁被身体吸收,这样的酸性食物有西红柿、酸菜等。

金针菜:金针菜含铁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还含有维素A、B1、C,蛋白质等营养素并有利尿及健胃作用。

龙眼肉:龙眼肉就是桂圆肉,因为所含铁质丰富而且还含有维生素A、B、葡萄糖、蔗糖等,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等症,女性吃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咸萝卜干:萝卜干维生素B、铁质含量很高,是高级养生食物,既咸且爽,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

黑豆:我国向来认为吃豆有益,尤其是黑豆可以生血、乌发。黑豆的吃法随各人之便,孕妇可用乌豆煮乌鸡。

胡萝卜:胡萝卜即红萝卜,日本人称作人参,含有维生素B、C,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所以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菠菜:是有名的补血食物,含铁质的胡萝卜素相当丰富,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第2个回答  2017-12-27

贫血吃什么可以补血?往这看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贫血,需要到医院等医疗机构做个化验。这个化验很简单,可以从耳垂、指头尖或静脉里取点血,送到实验室进行化验就可以啦。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就能知道结果

对于由于铁缺乏引起的贫血,解决的办法有: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动物性食物如猪肝、瘦肉、动物全血等,不仅含铁丰富,而且吸收利用也好。因此,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是防治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最直接的方法。注意:增加动物性食物的同时会带来能量、蛋白质、脂类过量的问题,因此,一定要适量。

食用铁强化食品。铁营养强化食品也是改善铁营养状况的一种有效措施,如铁强化酱油、铁强化面粉等。容易发生铁缺乏的人群,如孕妇、乳母、婴幼儿、老人、消化道疾病患者等,可以选用铁强化食品或服用铁剂。

口服铁补充剂。主要用于治疗缺铁严重并且日常膳食无法补充足够铁时。应采用亚铁制剂口服补铁,每日补充铁4~6mg/kg,分2~3次于两餐间服用,总疗程2~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1~2个月以增加铁的贮存。注意:服用铁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过量会导致细胞成分的明显损伤。

促进铁的吸收利用。常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其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膳食中铁的消化吸收。减少影响铁吸收的食物。食物中的草酸盐和植酸盐会影响铁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与咖啡、可可中的多酚类物质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应避免上述食物与含铁丰富的食物同时食用。

胡萝卜,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维生素C,还含有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对补血极其有帮助。龙眼肉,含有丰富的铁质,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和葡萄糖、蔗糖等,可以补血,还可以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等等都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鸡蛋。取鸡蛋2个,将蛋黄打散,水煮开先加盐少许,入蛋黄煮熟,每日饮服2次,这可以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萝卜干,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含量是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对补血有很大的帮助。

萝卜炖牛肉

  材料:白萝卜450克,牛肉(瘦)100克,料酒10克,大葱15克,姜15克,酱油10克,盐4克,味精2克,八角3克,花生油40克。

  做法:首先,将萝卜、牛肉分别洗净,均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分别入沸水中略焯,捞出。接着,锅内加油烧热,放大葱段、姜块、八角炸香,加入鲜汤、料酒、牛肉块,炖到直至熟烂。然后,再放入萝卜块,烧开,撇去浮沫,直至萝卜块熟烂,加入精盐、酱油、味精,拣出葱、姜、八角不要。再撇去浮抹,出锅盛入汤碗内就可以了。

清炖排骨

  材料:猪排骨(大排)300克、盐3克,小白菜50克、花生油20克,味精2克,黄酒3克,大葱4克,姜3克。

  做法:首先,将排骨洗净,剁成四厘米长,三厘米宽的段,下沸水锅焯烫后捞出,冲洗干净。接着,将小白菜洗净,去根部,一切两段,而葱切段;姜切块,用刀轻轻拍松。然后,在锅上火烧热,加少许底油,用葱段,姜块炝锅,烹绍酒,下排骨,添汤。用旺火烧沸,撇净浮沫,倒入陶器,转小火慢炖至接近成熟。最后,下小白菜放精盐、味精调口,再炖至排骨酥烂脱骨就可以了。

以上是贫血的人吃什么补血最快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专家表示,贫血患者忌浓茶、咖啡等浓烈刺激性饮料,多喝会加重病情,尤其是对缺铁性贫血患者来说,不利于铁质的吸收。

第3个回答  2017-12-26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疾病简介

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应注意,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肿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即使红细胞容量偏低,但因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贫血容易漏诊。

我们都知道,贫血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对于女生来说。贫血就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的现象,一般会导致蹲下去两分钟站起来会头晕眼花、嘴唇脸色不红并偏白、有些苍白萎黄指甲、疲倦乏力、睡眠和食欲下降等症状。

分类病因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如: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的异常影响红细胞生成,可形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损害有关。部分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B细胞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进而破坏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有关。

(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ure red cell anemia,PRCA):PRCA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贫血。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PRCA即Diamond-Blackfan综合征,系遗传所致;后天性PRCA包括原发、继发两类。有学者发现部分原发性PRCA患者血清中有自身EPO或幼红细胞抗体。继发性PRCA主要有药物相关型、感染相关型(细菌和病毒,如微小病毒B19、肝炎病毒等)、自身免疫病相关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型(如胸腺瘤、淋巴瘤、浆细胞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以及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等。

(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CDA):CDA是一类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根据遗传方式,该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陛遗传性和显性遗传性。

(4)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这些疾病造血干祖细胞发生了质的异常,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等。前者因为病态造血,高增生,高凋亡,出现原位溶血;后者肿瘤性增生、低凋亡和低分化,造血调节也受到影响,从而使正常成熟红细胞减少而发生贫血。

2.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造血微环境包括骨髓基质,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

(1)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各种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以及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均可因损伤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造血微环境发生异常而影响血细胞生成。

(2)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白细胞介素(IL)、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血小板生长因子(TGF)、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等均具有正负调控造血作用。肾功能不全、肝病和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时产生EPO不足;肿瘤性疾病或某些病毒感染会诱导机体产生较多的造血负调控因子如TNF、IFN、炎症因子等,均可导致慢性病性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造血原料是指造血细胞增殖、分化、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如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等)、微量元素(铁、铜、锌等)等。任一种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都可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1)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由于各种生理或病理因素导致机体叶酸或维生素B12绝对或相对缺乏或利用障碍可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

(2)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缺铁和铁利用障碍影响血红素合成,有称该类贫血为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该类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二)溶血性贫血(HA)即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

根据失血速度分急性和慢性,慢性失血性贫血往往合并缺铁性贫血。可分为出凝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严重肝病等)所致和非出凝血性疾病(如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痔和妇科疾病等)所致两类。

目前,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如果贫血严重,也会伤害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可以用以下方法以补血,如:

多吃含铁高的食物

例如动物内脏、禽肉、鱼肉等,富含血红素铁,由于二价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补铁效果要比植物性食物含的非血红素铁好得多,一周可吃两次。其次,豆制品含铁量也较多,肠道的吸收率也较高。

多吃高蛋白质食物

在现实生活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比较多,常见的有牛奶、鱼类、蛋类、瘦肉、豆类等,这些食物对于蛋白质的补充都有良好的效果。

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

可以服用一些药用的维生素c片和复合维生素,也可以每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因为果蔬中含有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叶酸。并且,维生素C还能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如泥猴桃、鲜橙、柠檬等。

服用补铁的药物

如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或者服用阿胶补血颗粒等补充铁元素,以养血补血调理身体。

总之,如果出现贫血症状,一定不要忽视,轻微的可通过食疗以滋补。此外,在服用补血药物或口服铁剂期间,应该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并且不能喝浓茶或咖啡,因为茶和咖啡中含有大量鞣酸,能与铁生成不溶性的铁质沉淀,而妨碍铁的吸收。平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喝酒,少吃辛辣的食物,不要抽烟,在有贫血的情况下,最好是到医院里检查确定病因,再针对性治疗

临床表现

贫血的病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血容量下降的程度,发生贫血的速度和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的代偿和耐受能力均会影响贫血的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

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乃是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所致常见的症状。小儿贫血时可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皮肤黏膜

苍白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贫血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进行有效血容量重新分配,相对次要脏器如皮肤、黏膜则供血减少;另外,由于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也会引起皮肤、黏膜颜色变淡。粗糙、缺少光泽甚至形成溃疡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另一类表现,可能还与贫血的原发病有关。溶血性贫血,特别是血管外溶血性贫血,可引起皮肤、黏膜黄染。

呼吸循环系统

贫血时红细胞内合成较多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以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组织获得更多的氧。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故轻度贫血无明显表现,仅活动后引起呼吸加快加深并有心悸、心率加快。贫血愈重,活动量愈大,症状愈明显。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长期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且供氧不足,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此时不仅有心率变化,还可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消化系统

贫血时消化腺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进而导致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低、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等。长期慢性溶血可合并胆道结石和脾大。缺铁性贫血可有吞咽异物感或异嗜症。巨幼细胞贫血或恶性贫血可引起舌炎、舌萎缩、牛肉舌、镜面舌等。

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

血管外溶血出现无胆红素的高尿胆原尿;血管内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重者甚至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进而引起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长期贫血影响睾酮的分泌,减弱男性特征;对女性,因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而导致月经异常,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长期贫血会影响各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和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