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的法律规定

定金的法律规定

一、定金的法律规定
1、定金的法律规定:
(1)定金的数额具有约定性,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20%;
(2)约定定金要以书面形式约定;
(3)交付定金一方未能履行债务则不能要求退还定金;
(4)交付定金一方履行债务时,定金可以收回或者抵作价款;
(5)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债务时,应当双倍向债务方返还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二、买房交定金注意事项
一些购房的市民在与开发商签订认购合同时,向开发商交了一定数额的定金,可因考虑不周等原因,不想购买房子向开发商索要定金时,却遭到拒绝返还定金。所以,买房交定金时一定要注意这些事项:
1、定金条款并不具有强制性,仅是指导性的,消费者可以依法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定金条款;
2、应当在定金条款中注明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况;
3、虽然已订立了定金条款,但只有消费者在交付了定金后,合同才生效;
4、要分清定金和预付款的区别,预付款就是预先支付,但预付款,不能适用定金的罚则;
5、谨防有的开发商利用购房者缺乏相应的购房知识和经验,在某些条款内容上设下陷阱,故意让消费者违约;
6、定金和订金在法律上性质是不同的。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