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问题

问题太多了,我再总结一下
1、溶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一下.ps:比如说氧化钙和水反应能不能说氧化钙溶于水呢?如果能,那溶解岂不是还包括化学变化?
2、溶解性跟溶解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硫酸到底是有什么构成的?分子还是离子?
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为什么在水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4、还是溶解的问题。比如说氯化钠溶于水形成食盐溶液。如果此时再把蔗糖放入氯化钠溶液中溶解,那么此时的溶液是什么?蔗糖溶液?食盐溶液?蔗糖是溶于氯化钠溶液还是溶于水? ( ps:上述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溶液 )如果说蔗糖是溶于水的话 ,可是现在氯化钠已经饱和了,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为氯化钠已经和水分子全部结合,没有多余的水分子再和蔗糖分子在结合了,那么蔗糖还能溶于水么?或者说蔗糖还能溶解进食盐溶液中么?
5、接上问。如果说蔗糖溶于氯化钠饱和溶液后生成的是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那么如果我要算其中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那么食盐溶液总质量指哪一部分?包不包括其中的蔗糖溶液?
6、浓硫酸的腐蚀性是不是指的浓硫酸的脱水性
7、 NH3属于哪一类的呢?貌似不是碱呀。氨水才是碱呢
接第一问:那能不能说铁溶于稀盐酸呢?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了么
关于溶解我能不能这样理解:溶解分为两类,一类为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例如铁溶于稀盐酸、二氧化碳溶于水;另一类则是我们通常说的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比如氯化钠溶于水的食盐溶液。而溶解性和溶解度都是根据物理变化的溶解而言的。因为像我刚才举的例子:氧化钙溶于水。其实细想想,根本不存在氧化钙溶于水这种状态,因为氧化钙溶于水便会形成氢氧化钙。。这里的溶解应该指的钙离子和氧离子分散到水中,而并不是氧化钙分散到水中。也就是说我认为溶解中的物理变化指的是溶质的分子溶于溶液中,而溶解中的化学变化则指的是溶质中的离子溶解到溶液中。我可以这样理解么?
因为我记得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描述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的现象时,要说金属不断“溶解”,那么这个“溶解”不就是指的化学变化么?

答案:

1.物理变化。溶解是指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如食盐或蔗糖溶解于水而成水溶液。

当两种物质互溶时,一般把质量大的物质称为溶剂(如有水在其中,一般习惯将水称为溶剂)

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注意,是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注意,是过程),放出热量。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当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降低,如硝酸铵等;当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盐、蔗糖。一些溶质溶解后,会改变原有溶剂的性质,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电离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与氯离子,故形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纯水不导电);乙二醇溶解在水中,可降低水的凝固点。
——摘自百度百科
总体而言,溶解还是一种物理变化,只是某些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罢了。而铁一部分溶于稀硫酸,之后便和其他部分一起变成FeSO4了,它实际上是FeSO4溶液。
2. ①物质的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②溶解性是物理性质,溶解是物理变化。
③溶解性是由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决定的。(固体)

3.分子。http://baike.baidu.com/view/1730.htm#2上可以找到它的分子图。只是它过于不稳定,在水中电离了,和NaCl不一样。这个高中的时候会学。

4.这个问题很哲学。我实在绞不出来,做了个实验,结果是能溶。此时,溶液应该叫混合溶液,蔗糖溶于NaCl溶液。你可以将它看做一个箱子,NaCl溶液中仍有空隙,可放下蔗糖分子。

5.既然是NaCl溶液,溶质就应是NaCl,溶剂应是原来的水质量。

6.腐蚀性是个很大的概念,其中也包括脱水性。但准确来说应是腐蚀性而不是脱水性,因为浓硫酸腐蚀性中还包括强氧化性和酸性。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730.htm

7.碱性气体。他只有形成水合物NH3·H2O才能显碱性。氨水中存在以下化学平衡:
NH3+H2O=(可逆)=NH3·H2O
NH3·H2O=(可逆)=NH4+ +OH-
因此仅有一小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而成铵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故呈弱碱性。

顺便郁闷一下你的老师——看吧学生迷成啥样了!说金属不断“溶解”,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0
首先我说几个问题
溶和溶解就是两个概念
溶解物理变化,溶:注意是常在不知道发生物理还是化学反映的情况下所做的描述或统称。
蔗糖放入氯化钠溶液中溶解,那么此时的溶液是什么?
氯化钠溶液 因为蔗糖溶解性几乎为0 蔗糖不溶于水(不存在离子形式,只有分子形式)
NH3是气体
浓硫酸的腐蚀性是不是指的浓硫酸的脱水性
完全是两个概念,
硫酸到底是有什么构成的? 2个H原子+1个S原子+4个O原子(1个硫酸分子)
第2个回答  2009-07-14
1.物理变化.学习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时举过溶解这个例子。还有化学变化一般伴有物理变化的发生。
2.溶解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3.(在水中的情况)离子吧,硫酸是硫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的。
这些可溶性酸、碱、盐溶于水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
不然就是分子了。

4.一种物质的饱和是不影响另一种物质继续溶解的
你一开始的概念就没弄清楚
5.当然包括
6.如果你非要模糊地把它们理解为同一概念,其实也可以,但其实是有区别的
7.不属于酸、碱、盐的任何一种
即普通化合物

至于你说的“溶解”,……狭意的“溶解”其实是指物理变化中的“溶解”;而象你所说的广义上的“溶解”其实也只是生活中口头上会用的一种说法,并不 很严密
第3个回答  2009-07-17
1.溶解是物理变化;氧化钙不是溶于水,而是和水发生反应,所以是化学变化。
2.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的过程;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3.硫酸是由硫酸分子构成的,而硫酸分子则是由带正电的氢离子和带负电的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4.食盐和蔗糖的混合溶液。
5.包括。
6.不是;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可以吸收物质中的水分。
7.NH3是氨气,氨气溶于水后形成氨水NH4,呈碱性。
8.溶解就是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而溶解性和溶解度都是根据物理变化的溶解而言的”这句是对的;但是铁并不是溶解与稀盐酸,二十与其发生化学反应。
可把我给累死了!!!
第4个回答  2009-07-17
1.溶解是物理变化,氧化钙与水有一部分继续以氧化钙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有一部分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溶解性
①是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②溶解性是物理性质,溶解是物理变化。
③溶解性是由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决定的。(固体)
难溶(不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20℃) <0.01g 0.01~1g 1g~10g >10g
溶解: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
3.分子
4.随便,都可以
5.指食盐,不包括蔗糖
6.浓硫酸的腐蚀性包括脱水性,还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7.属于盐,但是它的溶解度很大,溶于水后会电离出氢氧根,所以氨水显碱性
第5个回答  2009-07-20
1.物理 楼主氧化钙和水反应 只要有反应就不能称之为溶解
2.溶解是物理变化 而溶解性是描述某物质在单位水中可溶解的多少
3.硫酸分子 离子是变化产生的
4.此时为两种溶液 蔗糖溶液和实验溶液 而且作为溶剂的物质应是纯净物而食盐水是混合物所以蔗糖溶于水
5.当然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