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量子力学辩论中,你认为谁的观点更胜一筹?

如题所述

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量子力学辩论中重点不是谁赢了或更胜一筹。今天被认为是量子力学奠基人的爱因斯坦,跟当时量子力学的几位KOL,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我大言不惭的类比一下,当时爱因斯坦跟我想法一样。爱因斯坦认为物理世界里一切都是且必须是可测量的,所以才能存在。有些平凡如我之人认为不能测量的东西,爱因斯坦认为只是人类还没有找到足够的测量方法,只要找到了,都可以被量化。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不能接受某些人的物理观点是XX就是不可测量的。

而以玻尔为首的核心量子力学那帮家伙,就是跟我争论的朋友的观点——整个物理世界是随机的、不可测量的。真的是你量不量,它都在那里,可能性和未知性才是这个世界的本性。


至于薛定谔的猫那个事儿,其实是个误会。薛定谔是站在爱因斯坦这边的,他之所以举例猫被关在一个盒子里随时有被毒气毒死的可能的例子,其实是想“讽刺”量子力学中“一切都是不确定”这个理论的可笑性。没想到,这个看似可笑的状况后来成为最前沿的物理研究方向。

量子力学的基本基调,就是,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一切都是可能的。世界的最小物质是粒子,而量子理论研究了半天,就得出一个结论:基本粒子是不可准确测量的。量子力学属于理论物理学,主要是通过假象一个理想环境,然后就是用各种公式狂轰乱炸。但是量子力学不是枯禅。就像我说条状舞蹈是用尽所有能量来表达无力感。量子力学也是用“不确定性来解决全世界的确定问题”。


全世界的量子物理学家,也许我们普通人都很陌生。但,大家一定都至少认识一位量子物理学家。一定。


他就是Sheldon Cooper。量子物理学有多理论呢?《生活大爆炸》有一集Sheldon和Rajesh学术上华山论剑/珠联璧合,比拼了好几天,整整八百回合。但具体的方式就是俩人盯着一块白板看。


换各种姿势看。


这种drama桥段当然是为了搞笑,但也不失是一种非常专业的写真。《生活大爆炸》中作为量子物理学领域中的神童、大学的终身教授、整个学术界能跟霍金聊天的出色英杰,Sheldon工作的方式只是每天在一个白板上不断写公式,再擦掉。他在做的事情就是……我一会儿再说。


Sheldon很瞧不起同为物理学家的小伙伴们,我之前也不太理解。比如Howard是机械工程师,Sheldon最瞧不起的就是他。之前一直猜想,可能是因为更倾向于动手的工作,所以理论工作者瞧不起他?现在才明白,其实不是的。机械工程师秉承的是经典物理学知识——基于牛顿的经典力学,而Sheldon依靠的是弦理论——基于海森堡的矩阵力学。这是根本两种宇宙观。这种瞧不起并不是阶级上的高低瞧不起,而是,我又要自大一下了——就像我跟朋友聊舞蹈和音乐产生分歧一样,我们的意见根本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上一样。


但为什么Sheldon不是不同意,而是瞧不起呢,这就是涉及到了他的真正工作内容了:研究M理论。


什么是M理论?


理论物理学简直就是一个大型斗兽场。几乎每个人都在创造“说”“率”“论”。而被我们熟知的,都是经过漫长的肉搏,幸存下来的理论,但它们即使被写进课本、被写进百科、被世代流传,也不一定是对的,也不一定是压倒性的。现代量子物理学之所以有了特别大的进步,是因为各种声音一直很响亮,嗓门大的理论都是我们普通人接触不到的。


所以,在理论物理世界,一直有一个梦想——大一统。就是有一种理论可以把所有物理原理都解释通,都连接在一起。


Sheldon就是主攻M理论的,所以他认为自己的“目标”是大于且包含了实验物理学家(Leonard)天文物理学家(Raj)小伙伴和应用物理学家(Howard)所掌握的所有物理知识。


从这一点上来说,Sheldon的确是在另外的层次上。

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跟量子力学都是理论物理学的范畴,也有无数人认为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奠基者,但实际上,爱因斯坦一直无法接受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一说,那句“上帝从来不掷筛子”就是针对此而发表的。


钻研了这么多。我发现还是不能接受一切存在都是可能的这种观点,按照量子力学来说,我写了这么多字,也有一种可能是我什么都没写,因为把我、写、文字这三个物质无限放大弥漫之后,的确不存在“我”、也不存在“写”、也不存在“文字”了。


我只能说,少特么诡辩,给我滚蛋!我一会儿发表出来你就知道存在不存在了。


可我更害怕世界上都是我这么狭义的人,因为按照量子纠缠理论,我无法单独存在,如果没有跟我站在对立面上的朋友的理论,那我的这个反对他/她的理论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如果不发生坍塌,我永远不能确定我的观点的位置。或者说在不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并不知道我是持有这个观点的,只有当争论发生了,随机状态才坍塌到“我这是这样想的,而非那样”这个位置上来。如果每个人都跟我想的一样,那坍塌永远不会发生,没有坍塌就不确定位置,没有位置就没有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了时间。duang!


按照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总有一个是方法判断我们到底是谁正确,这个方法有有迹可循的,是可以预知的,是确定的。


按照量子力学,尽管你这个人喜欢争论,而且有乐意跟你争论的朋友,你跟朋友的争论是注定要发生的,但你永远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遇到争论(随机性),在没发生这场争论之前,你既同意这个观点又不同意这个观点,只有争论发生了,你才知道自己到底是同意与否。


微观上的绝对反对,跟宏观上的绝对赞同。就是同时存在且可以忽略光速在不同的时空联动——我是人肉版本墨子号。我此刻就感到了我跟爱因斯坦的联动。


阿尔伯特呀,咱俩好像被量子力学打败了,怎么办啊!


一向喜欢争论,但又对于争论结果消化得特别不好的我,此刻仿佛新生。理论物理世界真的值得探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