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评价科举制

简要评价科举制

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影响

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

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作八股文。

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

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本可能是要求用统一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

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

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严复曾对科举制这样描述:“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第二,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追求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

民间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更是很多人悲惨的一生的缩影。这固然与个人本身密不可分,但是不得不说,是科举制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第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

其一,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国家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队伍的素养。在门阀统治时期,统治权被上层士族垄断,世袭相传,将出身寒族的精英分子排除出权力层之外,从本质上讲缺乏官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的机制,表现出凝固和封闭的特征,且随着时间推移,其退化和腐败的倾向愈加暴露。

而科举制则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人才选拔制度,能把不同阶层的精英分子源源不断地吸纳到统治层内,统治基础不断扩大,官僚体系也获得了有效的代谢机制,有助于官员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和改善,这样国家的运行也充满了活力和高效。

其二,科举制的推行有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的提高。科举向全社会开放,每个个体和家庭都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权利。为了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就需要加入考试队伍。

只要努力学习就有可能进入仕途,这就吸引更多的人走上“识字—读书—考试”的道路,而宋代以降逐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为廉价的科举用书提供了保障和支持。这样,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由于百姓识字率的上升而相应地得到提高。

经亦载道,书亦载道,四书五经主要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士子长期的经书诵读,在不自觉中实现了道德熏染、内化和对自身行为约束的规范,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士子把科举考试作为敲门砖、进入仕途后蜕化变质的情况。

但我们更应看到这种国家治理经验学习和伦理道德养成合一的培养模式的作用。封建社会许多有操守官员的存在,正是这种独特的具有多重功用培养方式的结果,对此应给予正视和积极评价。

其三,科举制的某些规定有助于促进偏僻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的文化进步,增强了其向心力和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传统国家认为:天下黎民皆为天子赤子,一视同仁。

如在明代,比较偏远的云贵地区,其文化层次根本无法与先进的江南地区相比。中央政府基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保证相对落后地区文化的继起和发展,采取分区配额制,保证偏僻地区的权利和机会。

而且随其整体社会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乡试解额,甚或给予一定的倾斜,这则有利于边疆和僻远地区的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这在今天对我们仍有启发意义。

科举制的局限性。

首先,八股文的局限。八股文是文体形式,它不是从科举制产生时就出现的,据学者考证,它始于明朝成化年间。乡试、会试第一场的四书义和五经义的题目均须用八股文来做。八股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股又分两股。当然,这里面肯定遵循了一定的作文原则,即起承转合的关系。

其实,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也有其合理因素。现在学生在写作时也讲破题,即导入和切入主题,然后渐次展开,最后收束和归结。但是,当你把它精细到第几句必须如何做的时候,这就出现了问题。这就是八股文的弊病所在。它的格套意义超过了表现作用,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表达。

其次,时文盛行的弊端。在科举时代,年轻士子为走捷径,不去读经书白文和大量注疏,做融会贯通的功夫,只读时文。当时书坊出于利益驱动,迎合这种需要,或从诸科程墨中选取,或是雇人编撰,刊刻售卖,至今仍留存有大量宋元明清时期这样的考试用书。

稍聪明的士子只要背诵百十篇时文,然后加以拼接,便可侥幸获取一第。这样的做法会产生两种负面结果:

一是导致年轻士子养成不看儒家原典和注疏的习惯,因而不可能养成真才实学,造成“束书不观”的空疏之风。

二是这种做法会产生连带作用,导致士子形成浮躁、轻薄的作风和侥幸念头,不能稳健持重,也就不可能在未来的为官行政中踏实肯干、产生实效。

最后,考试科目的单一和僵化,阻滞了多方面人才的成长。如在唐朝,除了明经科外,还有明法、明算等科。宋代之后,却归于进士一科,考试内容也限于四书五经的狭窄范围,清代虽有试帖诗,但基本状况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单一的科目设定不利于多种专门人才的生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2.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大着登台阁,小者任郡县”;
3.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积极影响:(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2
第3个回答  2018-06-18
隋炀帝时,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后来的唐朝和宋朝大力发展和改革科举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整个国家文化素养的提高。但到了明清时期,八股文取士不利于选贤任能,缺少创造性,文字狱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不敢表露个人思想。科举制在此时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教育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