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放碱行吗?

如题所述

不行。

煮粥加碱的做法在北方常见,认为加碱的粥喝起来口感更好,殊不知这样做会造成维生素B1的全军覆没,也会破坏维生素B2和叶酸。

禁忌

1、捞蒸饭

一些地方的人喜欢吃捞蒸饭,认为这样米饭口感更好。还有的人喜欢把凉饭用热水过一下,然后把汤扔掉。这些做法都会让维生素损失50%~70%之多。实际上,碗蒸饭的营养素和风味物质的损失最小,而捞蒸饭是最大的。

2、淘米次数过多

一般家庭在蒸米饭前都是先淘米,而维生素B类是水溶性的,又分布在米的表面部位,很容易随着淘米水溜掉,维生素B1的损失可高达20%~60%。其实,如今市面上卖的大米都很干净,轻轻淘洗一两次即可,标明免淘米的品种就不需要淘洗了。

扩展资料

技巧

1、煮饭时加一点(1.5kg米/2ml醋),米饭香味反而更浓,还能防馊。如果打算把米饭放久一点,那么煮的时候不妨加点醋。

2、特别是陈米,煮的时候,按正常的比例加一点,煮出来的米饭就会如同香米一样爽口。

3、吃不了剩下的米饭再吃时需要重蒸一下,重新蒸的米饭总有一股味,不如新蒸的好吃。如果在蒸剩饭时,放入少量食盐水,即能去除米饭异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4种煮饭方式不可取 煮饭加什么味道更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楼主你好
在日常生活煮饭时,很多人特别是家庭主妇会有这样的经验:煮饭时放碱以后味道好,而且很绸,口感好,并且缩短了煮饭的时间,米饭很快会煮烂,所以常常在煮饭时放入一些碱,实际上,在经过营养专家的试验后得出的结论,煮饭放碱不好。
在粥中放入一定量的食用碱,这样饭煮出来之后又粘又烂,比较适口.但是,用现代营养科学观点来衡量煮粥放碱这一事情,就会发现,这样煮出的粥饭营养素损失是很大的.人体中必不可少但又无法自身合成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的生理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是:维生素B1,B2,尼克酸和维生素C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物理特性,就是在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会分解;而在碱性环境中很容易被分解破坏,即使温度不是太高也是如此.煮粥放碱,显然改变了粥汤中的酸碱环境,促使食物中的水溶
性维生素遭受严重破坏.煮粥做饭几乎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情,若每次都将其中的维生素损失掉,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知道,体内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患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何况一下子缺乏那么多的重要维生素,其患病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可能导致的疾病是:脚气病,对称性神经炎,便秘,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不良,心悸,气促,水肿,呕吐,舌炎,口角炎,皮脂溢出性皮炎,睑缘炎,伤口和溃疡面不易愈合,皮下出血,营养性贫血,巨红细胞性贫血,易于疲倦,体重减轻,肢体软弱无力等.所以,我们不能等闲视之,煮粥时不宜放碱.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9-03
煮粥的话可以放 但米饭不要放了
第3个回答  2014-09-03
挤柠檬汁几滴,做出来的米饭松软可口,香香哒!!
第4个回答  2014-09-03
煮饭用不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