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做哪些事情

如题所述

曾有一位心理专家说:“无论你多么小心,你的孩子都会留下一些心灵创伤。”没有谁天生懂得为人父母,养儿育女本是一场自我的修行,在这场修行里,我们不断学习教育之道,实则也在不断自我探视、自我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更好的言传身教。

1、做好孩子的领路人

不断前行寻找更好的自己,首先要认识并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人,才能理清自己的优势与短板、才能了解自己的潜力与局限、才能更好地处理自身与外围环境的关系,进而制定自己前进的策略。未来,是一个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场景,如果要从无数种生存可能性之中去寻找自己的生存之路,对自己拥有充分的了解不可或缺,否则容易迷失自己。

自我意识强的人乐观自信、开朗活泼、富有进取心,所以容易成功,这也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寄望。育儿先育己,能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提升”的路先探好的父母,必定能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充分的指导,让孩子少走弯路。

2、拥有持续的学习力

当前,我们正处在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互联网文明以及移动互联网文明齐驱并驾的“四大文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焦虑感普遍而强烈,是因为一切迭代太快。所以,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执行院长王红新说:“这是学习革命的时代,也是终身学习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淘汰有学历的人,但不会淘汰拥有学习力的人,保持好学的态度,才跟得上时代的变化。

没有学习力的父母,他同样没有办法激活孩子的好奇心与学习力,因为两者无法产生深度交集:孩子不懂的,我们不懂;孩子懂的,我们不懂。

孩子不求父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起码我们要做到“日有所知,日有所进”,定期不定期地给孩子带来些思想的小火花、给孩子捎回你在外面见到的小惊喜、给孩子分享你获得认可的小喜悦,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不断学习新知识,可以让我们的人生这么有意思。自然而然地,被燃起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内驱动力。

3、与孩子并肩前行

在两个人的相处中,默契度越高,他们的关系就会越稳定牢靠。如果我们要与孩子并肩前行几十载,默契可以成为我们的助力器。

如何培养我们与孩子之间的默契?攻略见三步曲:

◆  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针对他的生活习惯偶尔为孩子做些出其不意的事情,孩子对于给过自己感动和惊喜的人会特别带感。

◆  观察孩子的语言习惯,让自己懂得辨别孩子的情绪状态,能在孩子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将话说进孩子的心坎;或者留意孩子在什么场景会说哪些频率高的话,你可以尝试跟他异口同声说出来,这会让孩子产生“你懂我”的感觉。

◆  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对对方的行为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例如,孩子在做某件事前会有一个固定的前奏动作,当这个前奏的出现你就能知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在这时如果你能提前帮他将这个事情做好,在孩子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心有灵犀”。

简而言之,培养与孩子的默契感需要从父母做起,不让“你一点都不了解我”成为孩子与我们疏远的理由。

陪伴是培养默契、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杨澜每次出差或者下班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都会抽出时间专心致志地和孩子交流,认真倾听他们说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世界;闲余时间还会和孩子玩拼图、讲故事、打闹、看电影。

和孩子讨论他们关心的话题、陪他们做喜欢做的事情,往往是教孩子道理的最佳时机;与此同时,放松的状态可以让你看到更立体的孩子。

前路迢迢,“往事不回头,余生不将就”就是父母的高级脸,在孩子懂事之时,除了血浓于水的爱,他对父母必然还有一份不能辜负的尊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05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小太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做父母的谁不希望子女能成人成才呢?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这就需要父母有一个平常的心,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特别是幼儿园至小学年龄的小孩的教育尤为重要,对今后人生道路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说,父母在孩子的吃、穿、用上,只要有条件,从来是不吝舍花钱的。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教育便不是人人都讲究科学了。有的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孩子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有的却采用棍棒和责骂的方式,处处强制孩子接受其意见;还有的的确想科学教育,但方法失当,沟通、引导不灵。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孩子的心灵教育越发要讲求科学,要追求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智的统一。在此,笔者试着概括性地阐述孩子成长过程教育中父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儿童家教观念须更新   近日,全国知名的家教专家王蓬针对儿童家庭教育误区提出了8个观点。   其一,儿童是人不是物体。王蓬指出,许多家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把孩子当成物体,比如当成“玩具”“装饰品”等,以孩子来取乐、炫耀。   其二,儿童不是自然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他提出,现在许多小孩不会与他人交流,这样离开了父母就无法在社会中生活。他提醒家长们: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朋友,如果没有朋友,就无异于语数成绩不及格。   其三,儿童不是缩小的成年人,而是未成年人。他说,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好动、爱想象、喜模仿。要理解他们。   其四,儿童是成长发展中的人。因此,容易犯错误,所以家长们应该允许他们反复犯错误。   其五,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别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家长的任务是找到自己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发展特长。   其六,儿童是独立的人,别什么都包办代替。王蓬说,现在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存在“包、抱、保”的特点,即包办孩子的一切,抱着将其养大,保护得特别好。   其七,儿童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家长别拿自己小时候受的教育苛求现在的孩了。   其八,大人也要向孩子学习。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大人强,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向他们学习的过程。
第2个回答  2017-05-08

    父母应该多读书,成为孩子的榜样 。那么父母要读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家长读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当父母都在读书的时候,孩子是不可能不读书的,而且当家长安静地读书时,就给孩子创造了比较安静的环境,孩子做作业的时间也会延长,不开小差,不会分心。所以我特别主张妈妈们认真地去读书,最好是跟孩子一起读。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习惯,在孩子不认字的时候,就读童话故事给他听。如果你没时间读的话,可以让他用手机听。但是你不能把手机扔给孩子,自己跑了,这不行。

    父母要管理好情绪,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和心情3.父母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热爱。

4.父母要给孩子定原则和规矩,培养好习惯

第3个回答  2018-04-28
以“优能力”助力青少年终身成长,如果要概括性地评价中国式的基础教育,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核心现象,那就是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在内的绝大部分教育者,都相对擅长教给孩子知识,擅长教育出优秀的成绩,而在培养孩子优秀的终身学习能力、核心人格素养方面,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如果顺着一个因果逻辑——“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教育结果”来看的话,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因为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以培养成绩好的孩子为核心目标,便有了以学业学习为主、追求学习成绩的教育过程,因而也产生了相应的教育结果,那就是培养出了一批在学习成绩上优秀甚至出类拔萃的孩子,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成为这种教育逻辑下失败的“残次品”。
今天,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反思这种教育理念;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一个拥有优秀学习品质和人格特质的孩子,会比一个躺在中考、高考成绩簿上的优生在未来走得更远;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优秀的学习品质和人格特质远比一时的学习成绩对孩子更加有益。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之一,既面临成长的挑战,又充满了发展的契机。经历着身体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在外形上正在缩小与成人的差异,父母们似乎没有反应过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转眼间就长成大人了,但事实上他们心理发展水平却远远没有成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会开始变得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更加自我中心并构筑丰富的内心世界,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甚至容易与父母老师发生冲突,更加关注伙伴关系并非常注重他人的评价,也更容易有学习动机问题产生厌学情绪等……青少年正经历着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东西,出现了更加多元的成长性需求。作为教育者,无论是父母的角色,还是教师的角色,如果仍然只把关注点聚焦于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青少年其他方面的成长需求,就容易出现问题了。
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某高三学生因为未能控制住爆发的情绪将班主任刺死的悲剧,我也专门就此事撰写了评论,这个案例虽然属于极端个案,但类似的事情其实每天都在发生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完全以成绩为导向的教育行为,压抑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需求。
教育者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要倾听他们成长的声音,给他们更多自主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真正放飞自我健康成长。jint速读记忆建议:成绩不是一切,成长却是终身,着眼孩子的一生,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能力、人格素养,远比眼前的成绩重要!单纯的知识不能应对未来充满人工智能、变化日新月异的社会,只有具备优秀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人格素养,才能胜任未来!
我认为,拥有优秀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人格素养的人,应该有一个完善的自我认知,拥有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对未来乐观积极,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迎难而上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甚至卓越的成就,我相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