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举制度真的公平吗?

如题所述

纵观历史,古人也有自己的选拔官员的方式。在隋朝前期,选择的方式各有不同,秦朝没统一前,采用的是世袭制,许多贵族子弟不管好坏都可以当官。后来秦朝统一天下时,采用功勋换爵位,许多平民得到了上升的机会,但也只是在军中的发展,像许多文官中,还是贵族子弟担任。到了汉朝,为了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征辟制一般是指,在一个地方有名望的人,经过考察,是可以直接招进朝廷当官的。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制度。

征辟制是朝廷对名望贵族的选用,而察举制才是对民间人才的选拔。它是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每一个地方的人才,经过当地的官员推荐给上一级,一层层的推荐和考核,最终进入中央高层。对比之前的世袭制,这种选举可以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但它也有一个弊端,遇到昏庸的官吏,你想得到他的推荐,还得贿赂他,不然你就会优先淘汰。可见当汉朝上层昏庸时,底层的小官吏也会放肆的收取贿赂。经过汉朝的察举制的发展,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它是察举制得升级版。

九品中正制是上承汉朝的察举制,下启隋唐的科举制度。所谓的九品中正是指各州郡,由中央派遣一人担任大中正,下面还有小中正,中正是古代品评人才的官职。他们手中有一种中央发放的调查表,将州郡里有才能的人记录在档案内,又经过民间调查,再写下评语。经过多年的考察,才能往上推荐。而九品中正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考察过后不同的人划分不同的等级。到了后期,由于士族势力强大,他们从中插手,影响公平的选举,最后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景。

到了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度萌芽,当时一些士族的衰落和一些新崛起的士族,两者矛盾加深,新崛起的士族认为现在的选举对他们无利益,需要重新改变,就这样,科举制度开始萌芽。到了隋朝,科举制度创立。对于科举制度的开创,有一些争议,有历史学家认为,它是在唐朝建立的,科举制度最重要的一条是进士科。进士科的确立才是科举制度的开创。不管科举制度是隋朝还是唐朝开创的,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古代的面貌,它可是有着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之称的,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提供了渠道。科举制度同样影响周边。

唐朝是科举制度完善最重要的阶段,经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完善。从公元605年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在古代中国长达1300年之久。什么是科举制度?在现代,我们读书高考,然后选择不同的专业去学习去专攻,达到不同的人才,同样,古代的科举制度也是这样,它设立不同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算等等,细分的话,共有50多种,这些都是对应整个唐帝国内部的职位。如进士科出身的,才能做到更高的官,但进士科并不是那么容易考到的,需要经过中央朝廷的考核过关才能录取。

那么唐朝时期完善的科举制度对平民百姓是否公平呢?总的来说:是公平的。因为有了机会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以前当官都是贵族子弟,他们有钱有势,比普通人起跑线更高。如今即使是贵族子弟。也是需要经过考核才能任职朝廷官员的职位。只要平民百姓努力,又有才能,还是有机会和贵族一争高下的。可见,朝廷给了天下百姓的一个机会,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会安排到需要的的岗位中任职。即使现在,我们也离不开考试来刷选人才,毕竟优胜略汰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正是有了科举制度的采用,整个唐朝内部更加稳定,因为人人有机会,全看个人的努力。相比起以前的世袭制,简直就是给百姓打开一扇门,这样的朝代才是辉煌的。大量的人才涌现,发挥了他们该有的本领。而唐朝之所以这么辉煌,和科举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素。到了宋朝,科举制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才是宋朝不管是在科技,还是在经济方面,达到了历史之最,超越汉唐。这得益于科举制度刷选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科举制度就是古代的高考,现在我们还在继承古代留下来成果,虽然有些改变,但现在的高考就是科举制度的升级。当然,古代的科举制度更接近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从乡试开始,一级一级的往上考,进入进士科后,再决出探花(第三名)、榜眼(第二名)、状元(第一名)。不过从古代的仕途来说,在资源有优势的士族上,往往能更容易获得官职。虽说科举制度给平民带来一定的公平性,但平民受到金钱、资源的限制,往往比贵族子弟落后一些,前途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看似规则改变了,其实还是限制在有钱人身上,许多平民无法上得起学,最终还是有许多人落榜后就不愿意再继续,有的甚至半途选择退出科举考试,很大原因是因为没有金钱的支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