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士兵明知错误的命令为什么也要执行呢?

如题所述

古代打仗时,前排士兵死亡率最高,虽然大家谁都不愿意当先锋,但终归是要有人做的。被选中的士兵在攻城时却蒙着头义无反顾的往前冲,即使知道必死无疑也还是十分勇敢。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是监军。

据《唐书》记载:“出监宣武军,自置亲兵前人……高崇文讨刘辟,复位监军。”可见我国古代确实有监军一职,在战场上,谁要是不执行命令,或者私自逃跑,监军是有权力当场处死的而且丝毫不会留情面。

《明史》中写道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面对瓦剌大军,亲自督战并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将领不顾士兵私自逃跑者,则斩杀那个将领,士兵不管将领命令逃跑的,后面的士兵有权力直接斩杀前面的士兵。如此环环相扣,互相监督,使得士兵和将领都拼命杀敌,反正是一死,与其被自己人杀死蒙羞,还不如努力杀敌,赢得胜利。

第二个原因是将军的带动力。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优秀的将领有着很强的指挥能力和感染能力,将军的勇猛和超强的作战能力,能在战场上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历史上有很多战役,本已陷入危局,但由于将军在关键时刻的带动而扭转战局获得胜利。比如周世宗柴荣所参与的高平之战,战争开始后,部队便败下阵来,眼看士兵仓皇逃跑,阵脚大乱,周世宗见情势危急,领亲兵冒箭石督战,遂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争先,局面很快转危为安。

历史上的很多善战之将都有带头冲锋的习惯,不但能挫伤敌人锐气,也能激励己方人员奋勇而战。

第三个原因是军功和赏赐。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军功世袭制度,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商鞅提出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就是敌人的人头。所以就出现了秦人战斗时“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的可怕场景。

除此之外,在攻城战中,“先登”的士兵可以得到丰厚的奖赏,有时候甚至比一些斩将夺旗的人的奖励还要丰厚。樊哙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就是在同刘邦攻打天下的时候,由于多次先登而得到刘邦的提拔。

三国时期曹操的手下的乐进原本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后来也是由于在多次战斗中,乐进总是第一个冲锋陷阵先登的人,他的官场之路也是一路走得顺风顺水。由此他被人们称为“先登之王”。而东吴对首登之人直接封校尉(叫先登校尉)。

其它时期如唐高祖李渊在打河南时,张士贵率先登城,光奴婢就赏赐了80人。明朝名将常遇春在投奔朱元璋后,也是靠着首登之功,一步步从盗寇成了明朝的鄂国公。

在古代,就算在率先登城的时候阵亡了,这个士兵的家人也会因此得到重赏甚至升官封爵。所以前锋的士兵们即使知道往前冲就是死路一条,还是义无反顾的前进,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万一自己就冲到了城上,那么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就算死也死得英勇了,家人也能被抚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中国古代士兵都讲究军纪,一旦犯了很小的错误也会被斩掉,因此他们都不敢违抗命令,怕被杀。
第2个回答  2020-12-24
因为在古代军法是非常严厉的。你如果不执行军法很有可能会被杀死。所以说明知是错也要执行。
第3个回答  2020-12-24
因为这是古代的军纪,士兵只能无条件的执行。
第4个回答  2020-12-24
是天职。士兵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管这个命令是对是错,他们只有执行的权力。